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抗日戰爭時期哪場戰役令日媒驚呼「皇軍名譽盡喪」

揭秘:抗日戰爭時期哪場戰役令日媒驚呼「皇軍名譽盡喪」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日軍增兵達10萬餘人,對平津實行軍事包圍。7月26日,日寇發出最後通牒,限29軍部隊於28日中午前從北平附近撤退完畢。當日,時任132師師長的趙登禹奉命趕到南苑,與佟麟閣副軍長共同負責北平防務

1933年,日軍集中10萬兵力,兵分兩路沿長城一線,向古北口、喜峰口猛撲過來。3月8日,趙登禹被任命為前敵總指揮,統一指揮37師的3個旅。懸殊的火力對比,使在陣地戰中硬拼的中國軍隊損失慘重,官兵傷亡上千人。

「抗日救國,軍人天職,養兵千日,報國時至。只有不怕犧牲,才能救亡!」趙登禹請命夜襲敵軍,計劃被上級批准後,有傷在身的他堅持帶隊襲擊日軍。

一天夜裡,趙登禹率兵在當地樵夫、獵手的引導下,沿著陡峭的山地,悄然摸進日軍營地。敵人毫無防備,一排排圍著篝火躺著睡覺。趙登禹一聲令下,士兵們扔出一排手榴彈,趁著硝煙揮著大刀殺入敵群。日軍被打懵了,不少敵人在睡夢中就成了無頭之鬼。趙登禹親自揮刀上陣砍殺,兩口大刀被砍缺了刃口,左腿在戰鬥中又負輕傷,猶自奮勇搏殺。

長城抗戰,29軍堅守的喜峰口、羅文裕等陣地,面對日軍幾十次猛攻巋然不動,並取得殲滅日軍6000餘人的大勝。日本《朝日新聞》驚呼:「皇軍名譽盡喪於喜峰口外,而遭受60年來未有之侮辱。」天津《益世報》發表評論說:「中國人永世萬代不能忘記喜峰口的英雄。」

「那時29軍裝備很差,子彈炮彈很匱乏,唯一不同的是29軍的將士每人都斜背著一口鑌鐵打造的大刀。能在這種情況下取得這麼大的戰果,太不容易了。」

免責聲明:部分圖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揭秘:為什麼說陳毅在中原野戰軍比在華野作用大

揭秘:1948年毛澤東為何調陳毅到中原野戰軍任副司令員

揭秘:解放戰爭時期為何中原軍區指揮不了華東野戰軍!

揭秘:他總是在關鍵時刻為蔣出謀劃策,最終助蔣問鼎權力巔峰!

揭秘:抗戰時期蔣介石後悔當年錯過徐向前 曾向徐向前示好!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人的使命 的精彩文章:

揭秘:為什麼說陳毅在中原野戰軍比在華野作用大
揭秘:解放戰爭時期為何中原軍區指揮不了華東野戰軍!

TAG:軍人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