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儉」為養性之根……道家養生法人人都學得會

「儉」為養性之根……道家養生法人人都學得會

小編導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道 、儒 、釋、 兵、 理學思想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理論思想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其中,道家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的一個重要流派,道家學說主要以老莊學說為主,其倡導的觀點從很多方面都對中醫養生疾病防治等理論的建立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在學習中醫藥理論的過程中會發現中醫藥理論與道家學說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無為論」是道家的基本理論之一,根據「無為」的價值取向,老子提出「清凈」「寡慾」「不爭」「抱朴」等更為具體的要求。《素問·天元紀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如果人的情志活動發生異常,就會導致臟腑組織或氣血發生病變,因此良性或積極樂觀的情緒有利於疾病的好轉乃至痊癒,消極悲觀的情緒或七情強烈波動,可誘發疾病發作或使病情加重惡化。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令人心發狂」,正是論述了人們過於追求物質文化生活的危害,只有排除內心的雜念,斷絕外在各種各樣的貪慾,才能求得內心的清凈平和,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此外,中醫學早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便提倡「和於術數」的形體鍛煉養生法,其五禽戲、易筋經、八段錦、太極拳、氣功等均運用仿生體操作為形體鍛煉的手段,通過這些形體鍛煉,使身體得到適度活動,促進人體氣血流通,增強機體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還有陶弘景的《百一方》,在醫學基本理論、癥狀的描述和鑒別癥狀的客觀指標,以及外科救急經驗方面都有所創新,標誌著南北朝時期道教臨床醫學水平已達到相當程度。

道教養生學與中醫有一些共同關注的基本問題。比如,道教養生學最重視的是人的精、氣、神的保養和修鍊;而中醫的基本理論如天人合一觀、陰陽五行說、人體經絡、臟腑、氣血的學說以及臨床實踐,也十分重視人的精、氣、神的平衡與協調。道教養生學和中醫還有諸如心理——社會療法、康復療法、音樂療法、環境療法等許多方法上的共同點。順應自然是養生治病的前提「天人合一」是道家養生的理論核心。

人要保證相互依存相與自然是一個相互統一的整體,二者在經歷事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的時候是同時進行的。道家養生對於季節和時辰的區與人身的小宇宙和天地所構成的劃分十分明確。其次,大宇宙是相應的,人的身體構造與宇宙的結構相應,通過陰陽五行、八卦等體系,可以將天和人的結構十分巧妙地融入於一個體系當中。

道家的思想影響了中醫的發展,而中醫學不僅吸收了其精華而且進一步拓寬了其內涵,由此道家的養身思想與中醫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單從養生角度看,老子的「三寶」應為養生修性的箴言。

「慈」為修身之本

老子把「慈」作為三寶之首,體現了老子珍重生命,愛惜生命的一貫思想。「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說的何等明白!只有能夠以珍視自己生命去珍重天下人生命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託給他。雖說這是老子給帝王講的治國之道,若借鑒過來,也是很好的養生之道。老子認為,名、利、權、物皆為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如果被這些所累,勢必傷心勞神,憂患不解,損害身心健康,故而多病折壽。所以老子告誡我們:「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可見,凡事知足者常樂,情緒愉悅,保身心而延年。

寬容,更是「慈」的核心。老子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上德若谷,報怨以德」。這是何等寬懷宏量的高尚情操,更是老子倡導的思想。一個人若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以德報怨,不計個人得失,必受人尊重,人際關係和諧;有了這種情懷,更會使自己處於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是「仁者壽」的道理。

「儉」為養性之根

一個人活在世上應多想點別人,少想點自己,這是「儉」的原則。老子要人們「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如貪名、貪利、貪功。終日沉溺於燈紅酒綠、坑騙欺詐之中,必招禍損身。所以警告人們:「甚愛必大費,多藏心厚亡。」並諄諄告誡世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細細品味這些話,真乃養性之道的至理名言。注重養性,清心寡欲,以「儉」為本,從為社會為他人多做奉獻中獲得幸福和歡樂,自然而然地達到強身延年之境界。

「不敢為天下先」為養心之道

「不敢為天下先」,其精髓是不爭、處下、柔順,體現了老子的「無為」思想。老子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發現,凡是活著的東西都具有柔韌性,而枯死的東西則具有堅硬性。老子以水為例,詳細闡說了不爭、處下、柔順、無我、寬容等「不敢為天下先」的豐富內涵。

做人處世應有水的品格,虛懷若谷,謙讓居下,如果事事爭強好勝,爭名奪利,出人頭地,好為人師,驕傲自滿,浮躁浮華,不僅易遭眾人所惡,更會導致自身心理失衡,引發多種心身疾病。至於古代的帝王想長生不老而請道士煉丹,最後服丹而亡,這是古代帝王權益熏心,不講科學亂養生的結果,不能抹殺老莊學說的精髓。

項目資助: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普及宣傳與服務大健康」

作者簡介

顧蘅:副主任中藥師,就職於昆明市中醫醫院,從事中藥工作已經19年,負責配方、複核、管理中藥房毒麻劇藥物等工作。在《河南中醫》、《雲南中醫中藥雜誌》、《陝西中醫》等雜誌上發表專業技術論文及教學論文10餘篇,並參與出版了兩部醫藥學著作。

編 校/陳思思排 版/李艷萍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嗓子疼的12個小方代茶飲
慈禧明目洗眼用桑葉
跟我學中醫|卵巢及激素在一個周期內是如何變化的?
跟我學推拿|拍一拍能促進氣血運行,但不是想咋拍就拍哦!
溫偉波:建設技術精湛的全省龍頭特色中醫醫院,是我最大的心愿!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