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特幣,向死而生!

比特幣,向死而生!

最近的虛擬貨幣市場一片腥風血雨。

先是9月4日央行等7部位發布公告叫停所有ICO項目和代幣平台,而後緊接著於上周五9月8日市場傳出消息,說監管層要限期關閉中國境內所有的比特幣交易平台。比特幣應聲暴跌,從周五的29000跌至周日的24000左右,三天跌去5000元。大致比最高點的32000折損25%,但對幣圈而言這個波動真不算個事兒。

只有生死才是事兒。而在中國能決定生死的唯有政策。

用辯證的眼光看,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完美。既沒有隻產生正面作用的政策,也沒有隻產生負面作用的政策。但因為我們從來不缺讚美政策的人,無論是正確的政策、錯誤的政策、還是糾正政策的政策,所以我就嘗試著做一個非主流的政策批評者。

是的,各國政府都在紛紛準備監管ICO,但還沒有哪國政府出台政策一棍子全部打死。甚至有最新消息,說加拿大正式批准了一個項目ICO。如果說中國寧可錯殺也絕不放過的政策是英明的,唯一可以接受的原因必定是中國騙子太多了。

那麼問題來了,有人受騙舉報了嗎?為什麼不抓捕騙子?

如果客觀觀察、理性思考一下當今中國的現狀,中國哪個領域沒有騙子,哪種資產沒有泡沫?那麼多實名舉報都處理了嗎?

歷史的看,任何新事物出現都是泥沙俱下的,虛擬貨幣、代幣ICO也不會例外。2000年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之時表明自己正確的人中,現在還有多少不上網、不用微信支付?

而且,官方在出台政策修訂之前,也應該繼承先前對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商品的定位,接受其生態圈發展的現狀,給區塊鏈技術發展留下一個適合自身基因的融資渠道。

從積極的角度看,個人以為,儘管代幣ICO可能有很多騙局,但同時也表明比特幣生態已初步形成。先暫停、清理已有ICO項目融資,然後在穿透式監管原則下將代幣發行定性為證券發行,納入適當監管框架,甚至採取類似加拿大魁北克金融管理局的做法,將Impak Coin項目置於沙箱監管,這對真正致力於區塊鏈技術的團隊來說,應該是長遠的利好。

還有,那些說比特幣價格暴漲就是旁氏騙局的人,其實是混淆了兩組關係。一是混淆了資產泡沫與旁氏融資騙局,二是混淆了比特幣本身與利用比特幣騙人的人。

如果僅以洗錢、有騙局、有泡沫為由,簡單粗暴的下令關閉比特幣交易平台,而又不去打擊洗錢、行騙的罪犯,除了懶政還能是什麼呢?

即使就資產泡沫話題,比特幣的合理價格是多少呢?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疑惑。朋友圈轉發的關閉所有比特幣交易平台的新聞都只是出自一個財新網報道,文中沒有引用任何正式的文件,沒有一個具名的官員,通篇僅僅出現了一個不具名的「接近領導小組的人士」。文中也沒有提及任何關閉決定的法理基礎,只說有騙子有泡沫,對解決實體經濟問題無益。如果按照這標準關閉,中國還能剩下什麼?

事實上,風險從來就存在於我們的金融體系,創新更是無法避免風險。所以,風險不是問題,風險與收益的匹配才是問題。

而比特幣挑戰的正是信用貨幣制度下風險與收益的錯位。貨幣壟斷髮行者賺了鑄幣稅收益,而使用者承擔了全部風險。哈耶克早在40年前就提出了貨幣非國家化的大膽設想,但彼時的他不會想像到這個大膽的設想如今會以虛擬貨幣的形式展開網路世界的嘗試。

顯然比特幣挑戰的是所有的信用貨幣,並不特別針對某個主權國家,但不同的主權貨幣發行者接納比特幣的程度卻有明顯不同。發達國家普遍較為開放,比較小、欠發達的國家相對保守。目前看到的資料中,孟加拉對比特幣最為嚴厲。有消息稱,在孟加拉使用比特幣交易最高可判12年監禁。

我們的鄰居朝鮮據報道已經開始了政府主導的挖礦活動,目的是在制裁日益加劇的形勢下獲取外匯收入。

這是否會成為國際間協調比特幣監管的契機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到目前為止,監管虛擬貨幣還是各國政府獨立的行為,這也是可以關閉交易平台卻無法取締比特幣的原因。

我們無法否認,比特幣的命運恰恰就在它所挑戰的權威手中。

在世界範圍內,或許比特幣的愛好者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變換函數,能夠將網路世界的算力轉換成現實世界的選力,自己能夠選擇自己希望使用的貨幣。

但在當下,比特幣如同每一個渺小的我們,都是向死而生。(來源:節點金融)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現貨島 的精彩文章:

馬雲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兩個世紀前的英國「紅旗法案」要在中國重演?
空調銷售高峰安裝需求井噴 上海蘇寧跨區調配200組安裝工
上海入伏後開啟「燒烤模式」 空調銷量成倍數增長

TAG:現貨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