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昌碩 自畫像

吳昌碩 自畫像

《吳昌碩自畫像》

吳昌碩擅長各類花卉,兼作人物、山水亦頗有特色,此幅自畫像的來由卻有些特別。八十歲那年秋天的一個清晨,老人一夢醒來,急著提筆揮毫而成,事因夢中在自寫小像,所以得趁記憶猶在,趕緊記錄意寫下來,並吟詩八句一併錄於畫面上。畫面主人公寬袍靜坐山間,面對新秋,神思山石青松之外,十分蒼古、拙重。畫得非常輕鬆,淡墨寫山石,濃墨點松葉和苔點,布局大氣空靈,大寫意境界何等超脫。至於神思老者的精神寄託我們可從題跋「杜陵詩好續秋興」的詩句中覓得。杜甫《秋興》八首是詩人詠秋名作,既有秋色秋聲之美,又含暮年多病飄零於四川夔府,秋日蕭瑟憂念國家興衰,關切祖國安危之愛國情懷。昌碩老人 何其不是如此!

近代名畫家任伯年與吳昌碩交誼特深,曾為其作肖像畫《蕪青亭長四十歲小影圖》《棕陰納涼圖(吳昌碩小像)》等,其所作的《酸寒尉》畫像記錄了昌碩先生「一月安東令」的為官生涯,終因報國無門,回歸書畫,歷史上少了一個縣官,卻多了一位書畫大家,實屬慶幸之事!

《酸寒尉像》

局部

吳昌碩

吳昌碩是二十世紀初中國書畫的集大成者,也是在書畫印以及詩文諸領域齊頭並進、開宗立派的人物。吳昌碩的出現,改變了以往中國書畫的筆法傳統,他以更加個性化的筆法來改造傳統書畫印,使作品表現出一種陽剛、渾厚的審美意境。可以說,吳昌碩的「金石入畫」、「古人為賓我為主」、「苦鐵畫氣不畫形」等實踐和理論主張影響和啟發了後來的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沙孟海等一大批中國書畫的實踐者,時至今日,吳昌碩依然是後來者不斷學習和研究的對象。

大師吳昌碩(上)

吳昌碩藝術年表

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一歲農曆八月初一日(九月十二日)生於浙江安吉縣。父親辛甲,時年二十四。母萬氏。

道光二十八年(1848)戊申五歲 由父啟蒙識字。

咸豐三年(1853)癸丑十歲至鄰村塾中攻讀。

咸豐七年(1857)丁巳十四歲始學刻印

咸豐十年(1860)庚申十七歲太平軍進攻浙江,先生隨父輾轉流亡至石蒼塢,途中被亂軍衝散,隻身逃亡。期間弟死於疫妹死於飢。

咸豐十一年(1861)辛酉十八歲漂泊鄉間,經年不得一飽,曾在農家打雜工。是年小除夕,得知父逃難在孝豐,即奔赴之。

同治元年(1862)壬戌十九歲元配章氏、安吉縣過山村人,未及成婚已先數日病歿。母萬氏於立秋日病逝。流亡皖、鄂等地。

同治三年(1864)甲子二十一歲天京(今南京)陷落,太平天國敗亡。先生於中秋日偕父回鄉,故里荒煙蔓草,瓦礫遍地,骨肉俱死於難。父子相依為命,勤耕苦讀。

同治四年(1865)乙丑二十二歲父娶繼室楊氏,舉家遷居安吉縣城安城。題所居曰「朴巢」,刻印處為「篆雲樓」,屋前小園曰「蕪園」。經老師潘芝畦一再迫促,赴安吉縣補考庚申科秀才中試。

同治五年(1866)丙寅二十三歲從同里施浴升學詩,兼習書法、篆刻。

同治七年(1868)戊辰二十五歲二月二十八日,父卒於安吉安城,年四十八歲。

同治八年(1869) 已巳二十六歲負笈杭州,從名儒俞樾習訓詁及辭章於詁經精舍。編成《朴巢印存》。

同治九年(1870)庚午二十七歲手自集拓第一步印譜《朴巢印存》。

同治十一年(1872壬申二十九歲在安吉娶施氏,名酒,字季仙。歸安縣(吳興)菱湖鎮人,少先生四歲。婚後隻身離開家鄉,到杭州、嘉興、蘇州、湖州、上海等地尋師訪友,刻苦學藝,出遊十年之久。

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三十歲長子育生。從潘芝畦學畫梅。

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三十一歲在嘉興結識金樹本,獲授以識古器之法。集拓印作成《蒼石齋篆印》。由本年至光緒三年(1874—1877)在杜文瀾幕。鬻畫收入僅堪糊口,友人幫助捐官佐貳。

光緒二年(1876)丙子三十三歲次子涵生,字子茹,號藏龕。集拓近作為《齋雲館印譜》。

光緒三年(1877)丁丑三十四歲《紅木瓜館初草》輯成,存詩六十餘首。

光緒五年(1879)己卯 三十六歲編成《篆雲軒印存》,攜往杭州向俞樾求教,俞極為讚許,為之署端並題辭。作七言長古《刻印》詩。

光緒六年(1880)庚辰 三十七歲在蘇州以詩文求教於楊峴,欲師事之,峴複信固辭。客吳雲幕,《篆雲樓印存》由吳雲略為刪削,更名《削觚廬印存》。

光緒七年(1881)辛已 三十八歲仍客吳雲幕。集拓近作為《鐵函山館印存》。

光緒八年(1882)壬午 三十九歲攜眷定居蘇州西畝巷之四間樓。金傑贈以古缶,即以「缶」名其廬。手抄《元蓋寓廬偶存》詩集一種。

光緒九年(1883)癸未 四十歲任頤為作《蕪青亭畫像》。《削觚廬印存》版裝成。結交潘祖蔭,得遍觀潘所收藏彝器及古今名家手跡。吳雲卒。

光緒十年(1884)甲申 四十一歲手拓年來所刻印成《削觚廬印存》四卷。為任頤刻「伯年」印。

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 四十二歲編近作詩為《元蓋寓廬詩集》。作《懷人詩》十七首。

光緒十二年(1886)丙戌 四十三歲三子邁(字東邁)生於蘇州。潘鍾瑞贈《石鼓文》精拓本。任頤為作《飢看天圖》,自題長歌。為任頤刻「畫奴」印。作《十二友詩》。金樹本卒,詩以哭之。

光緒十三年(1887)丁亥 四十四歲遷居上海。任頤為寫《棕蔭納涼圖》。

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 四十五歲長子育病卒於滬,年十六。女姮生。任頤為寫《酸寒尉像》,題詩自嘲。約是年秋任頤為作《焦蔭納涼圖》,光緒三十年甲辰(1904)夏,篆書自題長詩其上。後被竊。緒三十三年丁未(1907)夏,友人鄭文焯得之滬上,即以持歸先生。作《蕪園圖》以慰鄉思。

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 四十六歲為任頤和刻「任和尚」印。編定《缶廬印存》初集刊行。

光緒十六年(1890)庚寅 四十七歲始識吳大澂,商討學術甚相得,為刻「愙齋鑒藏書畫」印。施浴升卒於北京。

光緒十八年(1892)壬辰 四十九歲隨筆摘記生平交遊事迹二十餘篇,名曰《石交録》,譚獻作序。

光緒十九年(1893)癸已 五十歲編選《缶廬詩》三卷,又將題畫詩編為《缶廬別存》。

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 五十一歲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吳大澂督師北上禦日,先生毅然參佐戎幕,嘗立馬榆關。在山海關寫景,作《亂石山松圖》。與蒲華合作《歲寒交圖》。

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 五十二歲作詩自題《削觚廬印存》。任頤為作《棕蔭憶舊圖》、《山海關從軍圖》。任頤病歿滬上,作詩哭之,並撰輓聯。

光緒二十三年(1897)丁酉 五十四歲日本篆刻家河井仙郎受日下部鳴鶴影響,將作品遠寄上海,先生樂以納交。

光緒二十五年(1899)己亥 五十六歲得同里丁葆元保舉,代任江蘇安東(今漣水)縣令一月。後刻二印以記:「棄官先彭澤令五十日」、「一月安東令」。

光緒二十六(1900)庚子 五十七歲日本河井仙郎投門下。俞樾序《缶廬詩》。《缶廬印存》二集編成。

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 六十歲日本長尾甲來華,與先生結為師友。是年自訂潤格。編成《缶廬詩》第四卷,連同前刊三卷,又《別存》一卷,合為一冊,鉛印行世。

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 六十一歲移居蘇州桂和坊十九號,名所居曰癖斯堂。納趙雲壑為弟子。施為(石墨)卒於蘇州。

光緒三十二(1906)丙午 六十三歲俞樾卒於杭州,先生往弔唁並撰輓聯。

宣統元年 (1909) 己酉 六十六歲始識諸貞壯,諸為作《缶廬先生小傅》。刻「明月前身印」,懷念原配章氏夫人。

宣統二年(1910)庚戌 六十七歲日本水野疏梅赴上海,經王震介紹,從先生學中國繪畫。

宣統三年(1911)辛亥 六十八歲蒲華卒,先生為料理後事。脫離蘇州公職,舉家遷居上海吳淞定居。

民國元年(1912)壬子 六十九歲是年始以字行,自刊「吳昌碩壬子歲以字行」印。為美國波斯頓博物館篆題「與古為徒」扁額。

民國二年(1913)癸丑 七十歲由王一亭介紹遷居上海北山西路吉慶里九二三號。被推舉為西泠印社社長。《缶廬印存》初集、二集由上海西泠印社石印刊行。

民國三年(1914)甲寅 七十一歲撰書《西泠印社記》,篆書勒石於社中壁間,供人觀瞻。日本友人白鹿叟發起,在上海六三園翦淞樓為先生舉辦個人書畫篆刻展。《缶廬印存》三、四集付印。摯交朝鮮人閔泳翊卒。

民國四年(1915)乙卯 七十二歲吳隱編成《苦鐵碎金》四冊,由上海西泠印社石印行世。

民國六年(1917年丁已 七十四歲為西泠印社撰書對聯:「印豈無源?讀書坐風雨晦明,數布衣曾開浙派;社何敢長?識字僅鼎彝瓦甓,一耕夫來自田間。」刻「西泠印社中人」印。夫人施酒及摯交沈汝瑾卒。

民國八年(1919)己未 七十六歲重訂潤格。張弁群集拓《缶廬印存》八卷。

民國九年(1920)庚申 七十七歲梅蘭芳赴滬獻藝,求教繪藝,為畫梅花一幀,題詩以贈。日本東京文求堂繼刊《吳昌碩畫譜》。日本長崎首次展出先生書畫。日本長崎雙樹園刊行《吳昌碩畫帖》。重訂潤格。諸樂三列為門弟子。

民國十年(1921)辛酉 七十八歲經先生努力奔走,購回《漢三老諱字忌日碑》,由西泠印社建石室永久保存。日本雕塑家朝倉文夫銅鑄先生胸像,先生即轉贈西泠印社。日本東京至敬堂出版田口米舫所編《吳昌碩書畫譜》。日本大阪首次展出先生書畫,高島屋據此刊行《缶翁墨戲》。

民國十一年(1922)壬戌 七十九歲西泠印社「缶龕」施工將畢,策杖來游。丁輔之輯《缶廬近墨》一集,由西泠印社刊行。沈曾植卒,詩以哭之。

民國十二年(1923)癸亥 八十歲丁輔之輯《缶廬近墨》第二集,仍由西泠印社刊行。王個簃來謁。潘天壽持自作畫求教,先生見其才學,極為器重。餘杭超山報慈寺前有宋梅一本,因為寫照,題以長款,又撰聯亭柱上。借華商別墅賀八十壽。

民國十四年(1925)乙丑 八十二歲延王個簃課孫吳長鄴。王執弟子禮甚恭,乃列為門弟子。為沙孟海圈選印稿《蘭沙館印式》,嗣後沙亦列為門弟子。生日畫墨梅一幀,並題七絕二首。商務印書館輯集先生七十以後所作畫十六幀為《吳缶廬畫冊》,以珂羅版精印。

民國十五年(1926)丙寅 八十三歲潘天壽持所畫山水嶂子求教,作長歌勉之。日本大阪高島屋第二次展出先生書畫,出版《缶廬墨戲》第二集。西泠印社輯成《吳昌碩花果冊》。門生王個簃三十生辰,作墨菊一幀祝之。門人劉玉盦卒於蘇州,長歌挽之。

民國十六年(1927)丁卯 八十四歲春,荀慧生赴滬公演,正式列於門下。春夏間避兵亂至餘杭,率兒孫輩同游超山。平生以梅花為知己,因指宋梅亭畔坡地為身後長眠之所。初夏轉赴杭州,寓西泠印社觀樂樓。六月初九日,次子吳涵於滬逝世,家人謊稱涵東遊日本,不報實情。夏末返滬。十一月三日,作蘭花一幀,並題詩,翌晨中風不起,此圖遂成絕筆。十一月六日(公曆十一月二十九日)於滬寓逝世。

承 | 苦鐵金石、亘貫書畫——吳昌碩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7/9/2-10/8

展覽地點:武漢美術館

主辦單位:武漢美術館、吳昌碩紀念館

總 策 劃:樊楓(武漢美術館館長)、王青雲(吳昌碩紀念館館長)

策 展 人:盧炘(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原潘天壽紀念館館長)

《長江書畫》由湖北省文化廳、湖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主管,湖北書畫院主辦,是一本推介長江流域實力派和潛力書畫家,融紙媒、手機網路和美術視頻為一體的季刊雜誌。

《長江書畫》在上海到重慶各省會城市的政府文化機構、商學會、文化部64家誠信畫廊等長江流域500多家畫廊派送。雜誌的電子綜合版、個人版也在推廣中。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展中國 的精彩文章:

「了不起的爸爸」暑期系列活動:夏日遇見漆藝
藝術家園——藝匯堂美術作品展
和風——當代名家畫荷專題典藏展

TAG:藝展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