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農民找親戚當上了公安局長,卻因飯桌上的細節被親戚罷免

這個農民找親戚當上了公安局長,卻因飯桌上的細節被親戚罷免

中國古代,裙帶關係是官場的潛規則,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只要有靠山,隨便什麼人都能當上一官半職。但是,也有人還是有底線的。

唐朝中期,有一個名叫鄭浣的大臣,為人正直清廉。在他上任河南尹(相當於直轄市市長)的第一天,就有一個沾親帶故的農民找上門來了。

此人名叫從覃懷,之前一直在家裡務農,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舉止粗鄙,服飾土氣,剛到鄭浣的府邸時,連下人都看不起他。

鄭浣是個厚道人,見從覃懷可憐,就問他:「你有什麼要求嗎?」從覃懷老老實實的說:「我沒讀過多少書,給我個縣尉(縣級公安局長)噹噹就行,也好衣錦還鄉。」

鄭浣點點頭:「這個不難。」於是給屬下寫了一封信,安排從覃懷為縣尉。對於鄭浣來說,這件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很快就搞定了。

赴任之前,鄭浣特意請從覃懷吃飯,也算是為他餞行。吃飯時,席間食物中有蒸餅,從覃懷很講究的將蒸餅的餅皮掰下後扔掉,只吃裡面的餡。

鄭浣看到後非常生氣:「你是農民出身,應該知道種田的艱辛和糧食的珍貴,沒想到竟然比紈絝子弟還奢侈,趕快撿起來!」從覃懷大吃一驚,趕緊從地上撿起餅皮交給鄭浣,鄭浣接過後立即自己吃了。

吃完飯後,鄭浣叫過從覃懷:「你不適合當官,還是回老家種地吧。」並寫信給屬下罷免了從覃懷的官職。臨行之前,鄭浣還是給了從覃懷一筆錢,真是一個厚道人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李清照: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路人臨死前拿出百兩黃金求他代為安葬,多年後路人的哥哥找來了
蘇軾的中秋詞不止「明月幾時有」,還有這一首同樣經典
《師說》中最尖銳的一段話,放到現在再合適不過了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