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人有三條命:生活、語言和閱讀

人有三條命:生活、語言和閱讀

日常生活安頓我們的肉身,閱讀經典安頓我們的靈魂,語言積累和言語活動成為肉身和靈魂的黏合劑。傳說中貓有九條命,可能是因為貓具有超強的柔韌性、平衡能力以及自我療傷能力。在我看來,人有三條命,人的豐富性和人性的複雜性決定了人具有多個面相、多個維度。我在新書《語文不是語文書》(東方出版社2017年4月版)中提出的「語文大於生活」「語文是為了生活」正是基於此提出的觀點。波瀾起伏的生活、妙趣橫生的語言、逸興遄飛的閱讀,可以讓我們擺脫單向度、平面化、空心化、泡沫化的侵蝕,成為並培養心智健全、胸有丘壑、吐納古今、元氣淋漓的現代人。

求生本能是造物主賦予生命的強大力量,這種強大力量再輔之以語言能力,使人類的生存成為一件艱難而又輕易的事情;獨立性和社會性是人類的屬性,語言使人類的生活兼有個人空間的獨抒性靈和社會交往的表情達意,風俗習慣、規則法律、倫理道德成為生活的規範者和守護者;文明傳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閱讀和記憶得以發揚光大,擺脫動物性、走向神性使得人類的精神存在日益豐盈。生存、生活、存在,語言、閱讀、文明,就是這樣密不可分、如影隨形,如同一個物體呈現出長、寬、高這三個維度一樣;人的生命的三個維度——生物生存、社會生活、精神存在,在日漸豐盈的語言能力的加持之下,彰顯其不斷拓展時空維度的能力。

語言之水長流

語言是人類文明的開路先鋒,是人類能夠從靈長目動物中脫穎而出的決定性因素。一種假說認為,大約在6萬—10萬年前,人類的語言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在7.5萬年前的印尼蘇門答臘的多巴火山的毀滅性災難中發揮重要作用,協調僅剩3萬人的群體走出東非。這些現代人既勇敢強悍、不畏艱險,又具有語言創新意識和能力,而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在兩歲就開始說話(別的孩子要到三歲才學會說話),他更會做事,更有感情,還會在地上畫一些動物,從而能夠協調一致,走向歐亞大陸,於是有了今天70多億的智人群體。智人憑著獨特的虛構—想像能力,在7萬年前的大腦認知革命中脫穎而出。他們有能力談八卦,想像不存在的事物,與陌生人開始合作,建立組織。(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在文字出現之前,先祖的聲音消失在四維時空的過往雲煙里。我們只能想像,那些「答案在風中飄蕩」的時代,上古先民的生活、語言、閱讀狀況。但他們留下了沃爾道夫的維納斯雕像(距今約2.2萬—2.4萬年)、阿爾塔米拉洞窟岩畫(距今約1.1萬—1.7萬年)。如果說化石是造物主的記憶載體,那麼符號、岩畫、雕像則是人類的記憶載體。一直到距今5000—6000年前,人類開始用文字記載語言,記憶載體經歷了礦石金屬記憶—動物骸骨記憶—植物記憶—金屬及塑料記憶—虛擬雲記憶的變化,於是人類文明開始以算術級數到幾何級數直到指數級數的速度躍遷。

凡有人類生活處,即有語言文學。語言文學呈現不同時期的人類生活,讓我們克服時空的阻隔,體驗到狩獵採集—畜牧遊獵—農耕文明—工業文明—信息文明等不同時代的真善美。「斷竹,續竹,飛土,逐肉」,狩獵時代的上古先民已經洞悉音韻之美,認識到作為語言精華的文學最具有時空穿透力,以極富韻律、極為簡潔的八個字,為我們描述了生產生活的時間延續性和動態感十足的勞動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農耕時代的上古先民依循自然,自食其力,藐視王權,怡然自得,透過時間、空間的轉換來描畫不同的畫面,音韻、節奏之美與悠閑自在的生活之美相得益彰。「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宗教祭祀活動的強制驅遣,人類對大自然的能動性,透過四個動詞盡顯無遺:人並不甘心永遠做大自然的奴僕。「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畜牧遊獵時代的曠邈空間,讓人頓生天高地迥、生命可貴之感。「別腸轉如輪,一刻既萬周。眼見雙輪馳,益增中心憂。」工業文明時代的時空轉換,顛覆了傳統的情感寄託和抒發方式,身與心的悖論似乎是一個永遠的話題。「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老天可以再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的話,我會對那個女孩說,我愛你。如果要在這三個字上加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信息文明時代的愛情表白直接醒豁,碎碎念的言語演繹出人類最美好的感情所具有的纏綿悱惻的魅力。生活之樹常青,語言之水長流;正因為有了語言之水的常年灌溉,才有了生活之樹的青蔥茂盛。

語言是生活的形塑者

語言文學不僅僅是生活的見證者,更是生活的形塑者。本能驅遣下的生存遵從繁衍至上的最高法則,不受任何東西的束縛;語言約束下的生活必須遵循風俗習慣、規則法律和倫理道德等人類法則;精神信仰引導下的存在則會使人的生存和生活更具有超越意義,更能走向彼岸世界。人類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慾望,運用思維—語言—文字解開各種謎題,在邏輯理性、批判質疑精神的導引下,努力探索外宇宙和內宇宙,語言讓人秉持求真之心成為可能——從這個意義上說,真是善與美的前提,是如同公因數一樣的決定性因素。造物主啟導下的自然法,語言約定下的良風美俗,是對人性中善良的一面的強烈期許,在此基礎上形成倫理道德、規範法律的規則意識,於是群體意識下的人類社會成為可能——從這個意義上說,語言讓人擺脫孤獨,得以立足於社會。內心豐富的人類從來就不缺乏審美追求,甚至在物質極為匱乏的條件下也有愛美之心。在距今2.9萬—3.4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克羅馬農人和格里馬第人在法國西南部拉斯科洞穴中,創造出具有自然主義風格的野馬和野牛壁畫——從這個意義上說,對美的追求讓人類逐漸擺脫動物本能的驅遣,藝術之美提煉語言的純度,文學成為語言中最為精粹的部分,也是最具有張力和穿透力的部分。在美的引導和藝術的熏染之下,語言發育得越來越成熟,從而能對人類精神和行為不斷進行塑造,對社會和群體不斷加以規範,對個體和內心世界不斷施加影響,才使人類逐漸摒棄動物性,皈依真善美的人性。

俗諺云:「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肉身的朽壞與精神的永存似乎是一個悖論,然而因為有了記憶的銘刻、語言的傳承,這一悖論得以化解。試想,一個個生年不滿百的活生生的人,在歷史長河裡註定只是滄海之一粟,然而卻總有「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的願望和突破肉身記憶局限的衝動,於是向著有6000年歷史的文字記憶尋求幫助,向著有3.4萬年曆史的藝術記憶尋求幫助,向著有億萬斯年歷史的化石記憶和宇宙信息尋求幫助,於是我們通過閱讀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可以「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四維時空的限制和向死而在的悖論,在傳承和發揚人類文明的閱讀活動中得以消解。因此不難理解,一個十六七歲的高中生,他(她)可能會擁有138億年前宇宙奇點大爆炸所散播出來的種種信息,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尤卡坦半島所形成的隕石坑透露出來的神秘信息,5000多年前古埃及的納爾邁石板和3700多年前的漢謨拉比法典的人類文明萌芽的信息,3400多年前甲骨文所記載的狩獵、戰爭、祭祀、生產的種種情形,23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百科全書式的人類智慧的高峰,一直到二三百年前牛頓的三大定律、萊布尼茨的微積分、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的戲劇之美、徐光啟介紹先進文明的種種努力,乃至近現代的徐繼畲、麥克斯韋、愛因斯坦……所帶來的大腦風暴和審美愉悅。宇宙的神秘天啟和人類文明的菁華盡收眼底,這一切都是拜閱讀(視聽)所賜。人類就是這樣突破自身的局限,以文化年齡彌補生理年齡的不足,以群體記憶彌補個體智能的有限,得以在各個領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閱讀可以立己立人

千百年累積的語言現象和智慧結晶成為我們的閱讀對象,並啟發我們的言語活動,點燃我們的創造激情,正如老子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此意義上,閱讀能夠喚醒潛藏於我們大腦深處的言說本能,並促使我們尋找適合自己的言說方式。美國認知神經科學家史蒂芬·平克認為,語言能力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作為教師,通過閱讀優化自己的說話能力是自身素質提高的需要;通過閱讀引導學生提高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更是職責所系。於是,教師用人類文明的優秀文化遺產武裝自己的大腦,就具有雙重意義——既能讓教師自己接受文明的沐浴,又能讓學生享受春風化雨的熏染。

另一方面,語言現象和言說活動能夠對生活施加影響,形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是在種種信念引導下而生活的,而信念的體現者是語言,因此不妨說,語言在規範並形塑著我們的生活。有鑒於此,教師作為語言的操練者、言語活動的自覺者,應該認識到:語言現象和言語活動茲事體大,萬萬不可等閑視之。說明意義和表達情感有賴語言言語,良風美俗的形成和移風易俗的可能有賴語言言語,尋找詩意棲居的時間空間有賴語言言語,科學哲學的創新發展有賴語言言語;反之,就像德國詩人斯蒂芬·格奧爾格所言:詞語破碎處,無物可存在。(轉引自海德格爾《在通向語言的途中》)

(作者蘇祖祥,系湖北省仙桃中學語文老師)

蘇祖祥推薦書單:

1.《九三年》雨果 著 鄭永慧 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人類簡史》[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 著 林俊宏 譯 中信出版社2014年11月版

3.《民主的奇蹟》凱瑟琳·德林克·鮑恩 著 鄭明萱 譯 新星出版社2013年7月版

4.《中國印象》湯因比/黑格爾/康德/韋伯 等著 何兆武主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版

5.《一頭自由主義的鹿》狄馬 著 中信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1日第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以新喚心育人
種下西藏孩子夢想的格桑花
「閱讀大篷車」開進校園
師生關係是教育的一面鏡子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