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分不清CR與DR,請別和我聊影像達人!

分不清CR與DR,請別和我聊影像達人!

DR與CR的共同點都是將x線影像信息轉化為數字影像信息,其曝光寬容度相對與普通的增感屏,膠片系統體現出某些優勢;CR與DR由於採用數字技術,動態範圍廣,都有很寬的曝光寬容度,因而允許照相中的技術誤差,即使在一些曝光條件難以掌握的部位,也能獲得很好的圖像;CR與DR可以根據臨床需要進行各種圖像後處理,如各種圖像濾波,窗寬位調節,放大漫遊,圖像拼接以及距離,面積,密度等各種功能,為影像診斷中的細節觀察,前後對比,定量分析提供支持。

CR成像和DR成像的性能比較

01 成像原理:

DR是一種X線直接轉換技術,它利用硒作為X線檢測器,成像環節少;CR是一種X線間接轉換技術,它利用影像板作為X線檢測器,成像環節相對DR較多。DR和CR將穿透被照射物體後的X線信息轉化為數字信息,灰階由膠片的256級提升至2048級、能在計算機中處理、因而可通過軟體和功能實現圖像的優化、圖像質量大大提高。

DR的核心技術是它的平板(FP)、採用一個帶有碘化銫閃爍器的單片非結晶硅面板.將吸收的X光信號轉換成可見光信號、再通過低雜訊光電二極體陣列吸收可見光.並轉換為電信號、然後通過低雜訊讀出電路將每個像素的數字化信號傳送到圖像處理器,由計算機將其集成為X線影像,以DOE為評價參數.DR是最高的.因而其圖像層次豐富、影像邊緣銳利清晰,細微結構表現出色.CR則將信息首先記錄在塗有氟化鋇的IP板上.再通過掃描裝置實現數字化轉換,其曝光條件仍由所匹配的X線成像設備所限制.因而圖像與DR相比略遜。CR的圖像對比度和雜訊的表現也不錯.這可能與其攝影時使用較高的mAs有關。圖像質量的提高提升了診斷醫師的滿意度,大大減少了疾病的漏診和誤診。

02 圖像解析度

DR無光學散射而引起的圖像模糊,其清晰度主要由像素尺寸大小決定;CR系統由於自身的結構,在受到x線照射時,影像板中的磷粒子使x線存在著散射,引起潛像模糊;在判讀潛像過程中,激光掃描儀的激發光在穿過影像板的深部時產生散射,沿著路徑形成受激熒光,使圖像模糊,降低了圖像解析度,因此當前CR系統的不足之處主要為時間解析度較差,不能滿足動態器官和結構的顯示。

03 DR是今後的發展方向

但就目前而言,電子暗盒的結構14X17英寸,由4塊75×8英寸採集板所組成,每塊的接縫處由於工藝限制不能做的無縫,且一塊損壞畢將導致4塊全部更換,不但費用昂貴,還須改裝現有的x線機設備,而CR的相對費用較低,且多台x線機可同時使用,無須改變現有設備。

04 CR更適用於X線平片攝影

CR系統非專用機型可和多台常規x線機匹配使用,且更適用於複雜部位和體位的X線攝影;DR系統則較適用透視與點片攝影及各種造影檢查,由於單機工作的通量限制,不宜取代大型醫院中多機同時工作的常規X線攝影設備,但較適合於小型醫療單位和診所的一機多用的目的。事實上,CR和DR系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是一對並行發展的系統。

05 顯著降低患者接受的X線劑量

傳統胸部高KV投照較以前採用低KV已使投照劑量有所減少.而DR和CR同樣採用高KV進行胸部攝片,患者所受的X線劑量更少。

DR的屏感光度最高可達400,甚至1000.很低的X線量就能成像,通過數字化圖像處理技術能獲得理想的診斷圖像;

CR的屏感光度為200,與常用的增感屏相當.同樣能實現小劑量成像,而使用與傳統投照方法相同的劑量時,圖像質量明顯要好。

06 圖像質量的穩定性

DR所具有的自動曝光控制技術(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AEC),其原理是通過設定不同的探測區域(電離室),在曝光前準確測量了打在患者身後X線膠片上的輻射的劑量,當達到屏幕一膠片聯合使用的預定劑量時自動關閉X線系統.這就保證了只採用最小的所需劑量、結果圖像表現出一致的黑度,由於圖像中的錯誤而使X線檢查重複進行的可能性也得到減小。同時用這種方法攝影時,也可間接地減少患者的照射劑量,通過AEC技術、配合其工作站上的多種處理模式,使成像質量穩定且操作簡單化、無需進行任何人為的調整和再處理。

CR之曝光指數(Exposure Index,EI)參考值和EVP值(增加圖像的視覺範圍並同時保留圖像細部的對比度)是影響圖像質量的重要參數.不同的部位都有不同的EI和EVP值、對應有各自的圖像處理曲線,能使掃描轉換後的圖像達最佳.因而可通過控制手動曝光量,使每次曝光後的EI值盡量接近所對應的參考值、再利用EVP處理.達到監控圖像質量的目的.但由於成像和後處理缺乏直接的關聯、要獲得質量好的圖像,仍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經驗以取得合適的攝影條件,使其操作的簡易性和圖像質量的穩定性遜於DR。

07 病人等候時間

DR是直接式數字攝影、在曝光後26秒即可成像,再通過PACS網路約10秒的輸送存儲,即可供影像工作站即時調用,調用時間為2—4秒,整個胸部正側位從攝影到影像生成共需2分鐘時間.CR在數字化處理器(Digitizer)中的掃描時間約70秒,整個攝影過程約需6分鐘,與傳統X線攝影的時間相當或稍快(例如使用多槽掃描方式時).在傳統X線攝影中.從患者檢查至發報告,共約7分鐘(以一名患者照完片馬上沖洗計算,若多人時此時間會更長),DR與CR和傳統X線攝影比較,分別將檢查時間減少了71%和20%,DR則比CR減少了67%。由此可見,DR能更有效地縮短病人檢查和獲得報告的時間,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從而改善了醫療服務質量。

08 系統整體性

另外,從機器的工作流來看,DR與X線系統整合成一體,其外觀明亮簡潔、極具個性化設計,扶手的安裝設置、球管自動跟蹤對應探測板等都充分考慮到被檢者的舒適性和操作者的簡便性。CR外形小巧,佔用空間極少,其操作為觸摸屏式,界面友好而簡單易用。CR與X線成像系統的非對應可分離性,使CR能利用已有的攝片設備,接受通過不同途徑的IP板成像並進行數字化轉換,如小型移動式床邊機,傳統X線乳腺機或多台不同的X光機。從長期的臨床使用中觀察,DR和CR設備質量穩定,故障率較低,售後服務及技術支持較滿意。隨著數字化攝影的不斷發展,DR和CR也將不斷普及。DR成像速度更快,圖像質量更高,能量減影、組織均衡、斷層三維合成等高級應用功能進一步提高病變的撿出率,且DR曝光劑量極低。隨著數字化攝影的不斷發展,DR的優勢將越來越為醫院所認識。

2017醫療大數據交流研討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工達人 的精彩文章:

CT偽影分析及對策
超聲設備的維修和保養
核磁共振儀的磁場究竟有多強?
醫工問道,求索西安——《中國醫療設備》雜誌社陝西分社發展年會圓滿召開
大爆料!「中國好醫工」評選活動竟然能刷票、買名次?

TAG:醫工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