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悲劇的瞬間記錄——「文革」中的彭德懷

歷史悲劇的瞬間記錄——「文革」中的彭德懷

歷史悲劇的瞬間記錄

文/圖錢江 靳建疆

彭德懷(1898-1974),新中國戰功赫赫的開國元勛,當年統兵百萬,鏖戰沙場,軍令如山,威名行於千里之外。然而1959年廬山會議一封書,頓時蒙受千古奇冤。從此厄運降臨,延至「文革」,遭受百般凌辱,在痛苦中結束了生命。

「文化大革命」肇始,是彭德懷晚年悲劇的最後跌宕。他被北京地質大學的紅衛兵從成都押送北京,從此生活於「監護」狀態。20世紀60年代的最後幾年,是他一生中遭受「批鬥」凌辱最多的時段,有若干照片記錄了彭德懷的苦難,看了發人深思。

眼前這張照片,是記錄彭德懷「文革」中遭受侮辱場景中拍攝得最清晰的一張。拍攝者是《人民日報》攝影記者王東。

王東1934年出生在河北邢台一個農村家庭,少年時讀書不多。1951年十七歲時到《人民日報》,初任公務員,後來學習譯電,1957年到駐蘇聯記者站工作時積攢津貼買了一架照相機,由此愛上了攝影。

後來他回國工作,60年代初,《人民日報》的著名攝影家呂相友將他調入攝影組,從此成為職業攝影記者。

勤奮和膽略是王東的特點,他認為有相機在手,看到應該記錄的就要拍攝,即便在「文革」中面對許多場面人們噤若寒蟬,束手束腳,王東也毫不猶豫地按下快門,為歷史存照,哪怕不能即時發表也沒有關係。彭德懷被批鬥照片,就是在這樣的場合中拍攝的。

那天是1967年8月10日下午,紅衛兵運動尚未式微,當時頗為有名的北京航空學院「紅旗」、地質學院「東方紅」等紅衛兵組織和人民日報社「造反」組織聯合舉行「鬥爭反黨篡軍陰謀家彭德懷及其黨羽大會」,地點就在王府井大街人民日報社辦公大樓的五層會議廳。除上述組織人員外,還有當時進駐人民日報社的「首都紅衛兵小組」的骨幹。乃至設在北京的亞非記協書記處的人也參加了大會。在場者甚至還有幾個阿爾巴尼亞人。與會者總數約四百人。

鬥爭的主要對象,除了當時被監護在北京衛戍區的彭德懷元帥,還有人民日報社的「走資派」陪斗,他們是吳冷西、胡績偉、陳浚、王澤民、譚立、林韋(已調出,被臨時揪回)、何燕凌、馬沛文等。

當時,由一輛卡車把彭德懷押送到報社,看押他的是衛戍區戰士。

彭德懷穿一件黑色上衣,神態平靜走進會場。

這次批鬥會,由當時進駐人民日報社的「紅衛兵小組」提議並起草報告,得到了中央文革小組批准,由人民日報社的「造反」組織承辦。 鑒於7月間北京航空學院紅衛兵批鬥彭德懷時毆打了他,北京衛戍區已得到命令,再批鬥彭德懷時,不能體罰、打罵、侮辱人格。

但是,批鬥會組織者為了顯示自己的「革命性」,並沒有完全遵守規定。彭德懷走進會場時,由衛戍區戰士把他交給報社造反組織成員後,他們一擁而上,以「文革」中常用的「噴氣式」,從兩邊將彭的雙臂擰向背後,朝批鬥台押解而去。此時會場上便有人呼喊「打倒彭德懷」的口號。

就在這一瞬間,王東舉起手中的照相機,按動快門,拍攝了當時僅有的這張照片,而且將這張照片拍得十分清晰。

1967年8月10日,彭德懷被押進批鬥會場時的情景。(王東 攝)

彭德懷押上台後,被安排在主席台右側靠前的位置。原人民日報社編委一級領導如吳冷西、胡績偉等站在台上,各部門副主任以上「走資派」則站在台下陪斗。

批鬥會持續將近兩個小時,彭德懷大部分時間低頭站在台上。他恢復了平靜的神態,只有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才偶爾抬一下頭。

批鬥會的主要內容是一個一個發言者宣讀已經擬好的批判稿,然後台上台下呼喊「打倒」之類的口號。這次批判會自始至終沒有毆打現象。

有批判者質問:「彭德懷,你為什麼反對毛主席?」

彭回答:「我沒反對毛主席,我只是對他有意見。」

又有人質問:「彭德懷,你為什麼搞軍銜制,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彭回答:「世界各國軍隊都是這樣的。」

對於有些質問,彭德懷說,現場有外國記者,我不能泄密。這大概是他站在台上看到了會場里有外國人的緣故。

當批判者質問不下去的時候,總是以高呼口號了事。在這個過程中,有個人要衝上台毆打彭德懷,馬上被制止了。

批鬥會結束後,彭德懷由士兵押送回監護場所。從此他再也沒有踏入過人民日報社的大門,雖然這裡的檔案處保留著他擔任中央軍委負責人時審閱的許多重要文章清樣。

1974年,彭德懷在孤獨的病痛中辭世,終年七十六歲。

在整理《人民日報》史料時,我們發現了王東拍攝的這張照片。王東後來因為拍攝了1984年國慶遊行中北京大學學生打出的「小平您好」橫幅的場面而聞名於攝影界,但對這張彭德懷被押進批鬥會現場的照片,人們卻很少知道。

在這張照片上,出現在彭德懷身邊的都是年輕人。我們辨認出當年置身現場、如今仍健在的共有九個人,乃於2013年秋天向他們發出一份問卷,希望了解時隔五十年後他們怎樣認識當年對彭德懷的批鬥。

問捲髮出後,有一人沒有作答,實際收回問卷八張。八個當事人的年齡在六十四至八十三歲之間,學歷從高小至大學本科。其中編輯記者二人,行政人員四人,印廠工人一人,其他崗位一人。

在回答「當年參加文化大革命的態度」這一問題時,選擇回答當年「積极參加」的五人,「緊跟形勢走」的三人。

時過境遷,問及當年參加批鬥彭德懷的感受,三人表示「愧悔,不該干那件事」,一人覺得「不該批鬥彭德懷」,一人表示「同情(彭德懷)」,二人表示「只是執行任務」,還有一人表示當時是「跟著哄」。

應該感謝這張照片的拍攝者,他盡到了一名攝影記者的職責,記錄了那個不堪回首的歷史瞬間。

這張照片中的主角早已辭世。儘管他在照片中的形象是蒙受屈辱的,但他在中國歷史上的身影,卻是崇高而偉岸的。出現在主角身邊或起鬨或旁觀的年輕人,都已進入生命的晚秋。而今天看到這張照片的人們,則應該深深地記住,殷鑒未遠,為了中華民族有一個美好的明天,必須徹底否定「文革」。

以上圖文選自《老照片》九十四輯,作者錢江 靳建疆,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新書

預售

8.30-9.15

接受預訂

《老照片》第114輯

目錄

王永義?一位汽車兵的抗美援朝

本田善彥?1965年:齋藤康一的中國之旅

許恩浩?我的大舅吳景超

朱?煒?趙紫宸的最後二十年

穆?公?羅振玉一家的合影

邵迎進?父親的「緘默」

楊機臣?從警察到村長

劉大力?鎖在祠堂里的歲月

龔玉和?記得當時年紀小

趙?淮?口述?李儉樸?整理

????我的戰地攝影生涯

劉光生?親歷農村戰備歲月

楊衡善?六十年前的一次春遊

梅?堤?記憶中的「三年困難時期」

王繁榮?當鋪後人

佟?昕?1950年:一位知識分子的思想彙報

楊覓楠?一名大尉軍醫1961年前後的日記

馮克力?普通人與大歷史

獨家預售

《老照片》第114輯

14

(原價¥20)

加入購物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東畫報出版社老照片 的精彩文章:

TAG:山東畫報出版社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