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古韻丨中藥知幾許,以葯入詩也寄情

古韻丨中藥知幾許,以葯入詩也寄情

原創2017-09-11南山威門大健康威門大健康

編輯丨南山

圖片丨網路

01

古人云:

不為良相,則為良醫。

相傳,范仲淹曾說:「人生在世,唯有宰相和醫生是最能造福百姓的。既然當不了宰相,那麼,身在民間而能造福蒼生的最好選擇,就只有當一名醫生了。」

解得開風月情與灰?

幾味

「不為良相,則為良醫」就產生的根源來講,體現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一種理想情懷。

科舉時代,做官無望,便研習中醫,漸以此為業。古時不少詩人也對中醫感興趣,有時作為消遣,便巧妙的以中藥入詩,讀起來,頗耐尋味。

枳殼

《商州於中丞留吃枳殼》

——唐·朱餘慶

方物就中名最遠,只應愈疾味偏佳。

若叫盡乞人人與,采盡商山枳殼花。

枳殼

枳殼是枳樹上結的果實。歷史上以陝西商州出產的最為優良,久著藥典,譽為名產。據《宋史·地理志》載:「趙宋時,商州貢物有二,一是麝香,二是枳殼。」宋代《太平寰宇記》有商州每年進貢枳殼三十斤的記載。

枳樹春末開白花,芳香誘人,為一年四季常綠不枯之風雅樹種。所結枳殼圓形,比桔子大,清香襲人。

枳殼是味中藥,皮瓤味辛、酸、無毒。主治:下氣除心頭痰水。煮酒飲可治痰氣咳嗽;煎湯,治心下氣痛。用枳殼煮茶,酸澀清香,飲之健脾暖胃。因能破氣,大損真氣,故體虛人及孕婦當慎用。

寄情

《滿庭芳·靜夜思》

——宋·辛棄疾

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鬱,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相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掠過半夏,涼透薄荷裳。

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黃。

寄情

辛棄疾早年擅長填詞,據傳,他在新婚之後,便赴前線抗金殺敵。疆場夜靜閑余,便用藥名給妻子寫了這首詞,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詞含雲母、珍珠、防風、沉香、鬱金、黃柏、桂枝、蓯蓉、水銀、連翹、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輕粉、粉黛、獨活、續斷、烏頭、苦參、當歸、茱萸、熟地、菊花等中藥名。

西遊

《西遊記》

——吳承恩

自從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稜子,途中催趲馬兜鈴。

尋坡轉澗求荊芥,邁嶺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瀝,回鄉何日拜朝廷?

西遊

這是小說《西遊記》在第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劈破傍門見月明」中,唐三藏抒發情懷的詩。

這首詩選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稜子、馬兜鈴、荊芥、伏苓、防己、竹瀝、茴香等九味中藥。雖然葯的功能與詩的內容無關。但這些藥名卻揭示了《西遊記》的情節,頗值玩味。

「益智」指的是受唐王之命赴大西天即天竺的大雷音寺取「大乘經」的矢志不渝的信念;「王不留行」指的是唐太宗排駕親自為御弟三藏餞行,並與眾官送出長安關外;「三稜子」指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這三個徒弟;「馬兜鈴」正是唐三藏師徒與小白龍馬一起「乘危遠邁杖策孤征」,匆匆趕路的形象和聲音;「茯苓」是指西天如來佛祖;「防己」「竹瀝」指唐僧心地清凈、一塵不染,象新採的竹莖,經火炙後瀝出的澄清汁液;「茴香」諧音回鄉,只取經成功返回唐朝。

第二十八回里,吳承恩也用藥名寫了一首《西江月》,描寫孫悟空抵抗進犯花果山殘殺眾猴兒的獵戶之情景:

石打烏頭粉碎,沙飛海馬俱傷。人蔘官桂嶺前忙,血染硃砂地上。 附子難歸故里,檳榔怎得還鄉?屍骸輕粉卧山場,紅娘子家中盼望。

此詞用了烏頭、海馬 、人蔘、官桂、硃砂、附子、檳榔、輕粉、紅娘子9樣中藥名。

中藥名,

可入詩,也可入聯。

慈姑穿山采紅花,走遍生地熟地

蘇子過江尋紫草,翻越常山淮山

巧用山慈菇,穿山甲,過江龍,淮山藥等10味中藥名,極言採藥之辛苦,自然渾成,風雅別臻。

以中藥名對聯,也算是雅事,傳說唐宣宗曾以中藥「白頭翁」為上聯求對,國子監助教溫庭筠當即以「蒼耳子」應對。

藥名

以葯入詩,以葯入聯的詩句、對聯還有很多,以葯入名的,也很常見。中國的古文化充滿了詩情畫意,每一味中藥的藥名,都能讓人琢磨好一陣子。

有的中藥名美得不像話,有的中藥名頗耐尋味,讓人心醉,不信,你來瞅瞅。

耐尋味

古風中藥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最安全的降血脂中藥就是它!醫生都知道,但只有你不知道!
這種藥材的別稱超霸氣,不知你對這樣中藥認識嗎?
如何煲一碗上好的中藥
治療直腸炎的中藥 直腸炎這樣治療效果好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