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師節隨想-未來,教育該如何傳承?

教師節隨想-未來,教育該如何傳承?

教師節是個很神聖的節日,最近和導師走的比較近,所以又有了一些學生時代的感覺。

我從小不太聽話,成績卻又不差,所以漸漸就成了老師的眼中釘,重點關注對象,很多老師花大力氣想要幫我拔高,卻又彷彿無能為力,現在想想,還是那時候太幼稚了,如果能早上幾年想明白學習是給誰學的這個事,北大可能就是我的母校了。但可惜的是,學習不是裝逼,學習是吃苦,不是說玩累了或者有負罪感的時候做做樣子學學就好,而是日復一日的倒逼自己前進再前進。

教育往大了說意味著文化的傳承,往小了說意味著成長期的陪伴,但不論哪樣,都具有一份神聖的使命感和價值。我從小雖然淘氣,但尊師重道是沒話說的,每年教師節,我都會想起那些曾經在我前進道路上給予我知識和力量的「老師」們並給予問候。為什麼打引號,因為一些人其實並不是真的老師,有的也許只是我曾經的領導,或者我的一個好友,但這不妨礙他們教會了我很多,因此,在我心中,他們彷彿就是我的老師。

表白至此,接下來拋一個問題和我的思考跟大夥聊聊。

現在越來越多的基層工作都被機器和人工智慧所取代,那麼問題來了:人類的成長其實是金字塔形的,都是從底端不斷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篩選,精英和領導階層都是這麼磨練挑選出來的。但人工智慧取代的恰恰就是最底端的初級人才。取代之後,人類要如何磨練成長篩選呢?

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歡迎你留言跟我切磋,我大概說幾個:

有的人會認為政府或者企業需要負責任,在初級工作被取代後,依然要有一個培訓機制,讓人繼續做已經被取代的工作,從中培養出中高端深度精英人才。但我在想,這個可持續么?

有的人認為大量中老年員工的工作因為缺乏創造性所以會被立馬取代,所謂的重新培訓將會非常困難。可能唯一的希望是讓他們進入服務業。但我在想,他們會願意嗎?

有的人認為人類的整個教育體系需要重啟,更多的時間放在讓人能夠成為:深度專家、博學之才、文藝藝術、服務業的人才;請各位父母不要再要求孩子尋找安穩的工作,因為安穩的工作都會被機器取代;但我在想,這個難度這麼大,怎麼操作呢?

其實人工智慧取代的不僅僅是藍領工作者,也包括了部分今天最高端的人才。比如醫學領域,心理學家很難被取代,但初級的病理專家和放射科醫生有可能被取代。我們要幫助自己和下一代做最智慧的選擇,但問題是,我們自己面對這些問題想過了么?想好了么?

期待你的評論,留下你的想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霸道總裁黃曉明的新套路,用它圈粉無數
春風十里不如搓你!
沙瓶畫《哆啦A夢(一)》製作教程
不平凡的相遇 百達翡麗鸚鵡螺系列男士腕錶
先乳後水〞保養法的真相,一次說清楚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