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納蘭詞六首:我是人間惆悵客

納蘭詞六首:我是人間惆悵客

精品優課

月曉風:寫詩四部曲——起承轉合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後太子更名胤礽,於是納蘭又恢複本名納蘭成德。號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詞人,有滿清第一才子的稱譽。王國維更是稱讚他「 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納蘭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木蘭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這首詞應該是納蘭詞中流傳最廣的了。這首詞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詞情哀怨凄婉,屈曲纏綿。「秋風悲畫扇」即是悲嘆自己遭棄的命運,「驪山」之語暗指原來濃情蜜意的時刻,「夜雨霖鈴」寫像唐玄宗和楊貴妃那樣的親密愛人也最終腸斷馬嵬坡,「比翼連枝」出自《長恨歌》詩句,寫曾經的愛情誓言已成為遙遠的過去。而這「閨怨」的背後,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閨怨」只是一種假託。故有人認為此篇別有隱情,詞人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與朋友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這首詩的主題,一般認為是寫愛情的,但也有別的說法,畢竟古人經常以愛情、閨怨暗指其他。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亂平定。翌年三月,康熙出山海關至盛京告祭祖陵,納蘭性德扈從。詞人由京城(北京)赴關外盛京(瀋陽)途中,出關時冰雪未銷,千山萬水,對於生於關內,長於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麼荒涼,那麼寂寞,於是不由人思念親人朋友,作者有感而發,填下這首《長相思》。該詞抒寫詞人羈旅關外,思念故鄉的情懷,柔婉纏綿中見慷慨沉雄。整首詞無一句寫思鄉,卻句句滲透著對家鄉的思念。

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

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

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前一句用典故寫悼念亡妻,後一句則是說花叢中的蝴蝶可以成雙成對,人卻生死分離,不能團聚,故願自己死後同亡妻一起化作雙飛雙宿的蝴蝶。

蝶戀花·出塞

今古山河無定據。

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

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

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這首出塞詞,當為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與副統郎談等出塞遠赴梭龍途中所作,詞人時年二十八歲。雖然納蘭性德的詞哀婉動人,但他本人還是個文武雙全的全才。他是康熙的一等侍衛(正三品),善騎射。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秋天的傍晚,詞人獨立夕陽,感嘆失去愛妻的自己像西風一樣孤獨悲涼,回想起往日與妻子的微不足道的相處,現在想來都是彌足珍貴的。

浣溪沙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

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斷腸聲里憶平生。

上闋通過 「殘雪」、「凝輝」、「落梅」、「三更」、「月朧明」等字句,營造出了一種既清且冷,既孤且單的意境,大有屈原「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感,而這種感覺大抵只能給人帶來痛苦和茫然。接著他便拋出「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的問句,這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傷身世的哀嘆。閉上眼睛彷彿依然能看到容若在那一片斷腸聲里,落淚傷神。

詩享課堂《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詞系列選講》系列課上線啦!快來參與吧!

人生若只如初見

——納蘭詞系列選講

免費試聽:第一課

品讀納蘭詞的精髓走進納蘭的心靈世界

感受納蘭悼亡詞的獨特魅力

了解納蘭的情感歷程

70期音頻課原價2100元

現活動特價99元購買

每期價格99÷70≈1.4元

長按識別下圖,立即參與

本課程由詩享課堂製作

課程最終解釋權歸詩享課堂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享課堂 的精彩文章:

一篇文章探尋中國古代測字的神秘之處!

TAG:詩享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