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彩霞 我對詩的理解

劉彩霞 我對詩的理解

現代作家文學

XIANDAIZUOJIAWENXUE

微刊

總 編 室

作家詩文欣賞

我對詩的理解(外一首)

作者:劉彩霞

詩詞的意境

往往寄託著一個詩人

的精神和追求

我最喜歡的一位詩人

是北宋的文學家

蘇軾,蘇東坡

蘇東坡被貶到

黃州待了五年

寫下了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寫下了

《前赤壁賦》《後赤壁賦》

這些流芳百世

流傳千古的多篇佳作呀

失意也罷 坎坷也罷

無人問津也罷……

被貶到天涯海角也罷

永遠都不能改變的

那樣一種豪放的英雄本色

所以我們常說

文學就像一艘船 在這船上

承載著千百年來

人類的思想感情

精神追求道德倫理

家國情懷 如果說

中國文學也是一艘船

那麼這艘船上 ……

從《詩經》到《楚辭》

從唐詩到宋詞

從元曲到明代小說

就彷彿是一盞盞燈

照亮多少雙眺望遠方的眼睛

我記得《路遙》曾在他的小說

《平凡的世界》

裡邊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精神再獨立的人」

「 有時候 」

「也需要找到一種依附」

「一種歸宿」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文學就是人類的感情依附

情感歸宿。

分享了古典文學的浸潤

文學承載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情感

凝聚著共同的文化記憶

展現著中國人的風骨

它永遠是我們的中華驕傲。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源泉

武術振奮著自強的民族精神

文學承載著理想與情感

圍棋蘊藏著智慧的密碼

它們都是我們的中華驕傲

更令我們驕傲的是

它們在歲月流轉中

在「走出去」

和別的文化進行的交流中

煥發出了持久的光芒。

苦樂年華

稀里糊塗轉眼到中年

青春年華都再趕往的路上

憶校園生活熏陶了多少墨香

徘徊在異鄉的路燈下遙望

在陰鬱的天際中思量

不思量 意難忘

以往歲月只刻印的是

臉上的皺紋憂傷疲憊

問白雲

白雲不曾知道傲慢的遊走

問微風

微風不理我卻像荊棘刺我

問問雨

雨越下越大卻說

問自己

幡然醒悟 原來是心魔

脫離墨香離開知己

憂傷記憶再回味……

撫著受傷的胸口在呼喚

呼喚曾經的擁有波瀾

再問問低沉了好久的心

我到底在要什麼

有什麼

空白、慘淡、傾訴

遙想當初為了養孩子

為了生活

不為人知的心酸寄人籬下

記憶猶新 歷歷在目

人經不起年輪的顛簸

人經不起東借西還

人更經不起窮苦潦倒

奮鬥目標是脫離黑暗的生活

背井離鄉去尋找夢一樣的生活

付出的背後是結晶碩果

失意也罷 坎坷也罷

無人問津也罷……

憶苦思甜 知足常樂

兒難養卻不知母憂

蘊含了不知多少苦衷酸楚

千辛萬苦 盼著兒長大

路過了多少惆悵和坎坷

在風雨中哭泣洗禮

曾記否在校時老師們

為我帶孩子

曾記否閱卷時老師們

為掙一分搞矛盾

曾記否在操場上演節目

為了爭第一而恐懼憂愁

曾記否住校時跟住校老師

一起捧火晚炊

學生送的土雞腌制後

放在鍋里烹飪

那股味飄香八里

惹來了小狗蹲在門口忐忑不安

惹來了星星不停的眨眼睛

惹來了月亮半醉半醒掛在夜空

一起吃肉的氣氛填滿了鄉野山村

美了星星 美了月亮 美了整個屯

嘴裡面的土雞肉味和友誼

至今難忘甜蜜

突然覺得那香味侵佔心扉

往事難追回

思念學校是生命的叢林

是心靈歇腳的驛站

是收藏心事的寓所

是儲蓄感情的行囊

不管人生路上幾多風雨

師生如傘,伴你一路晴空

願你的天空更藍

人生最美是跟老師和學生的默契

交談時抑制不住的飛揚

永遠珍惜,遙望是金,永遠光輝

老師是琴

演奏一生的美好

老師是茶

品味一生的清香

老師是筆

寫岀一生的幸福

那就是

信任、理解、寬容、默契

願我們快樂一輩子

遙寄相思

天涯之遠近咫尺

千里之遙可醉飲

在《苦樂年華》里《幸福美滿》

還有我在乎的你——一切安好。

劉彩霞,現在青海省格爾木,喜愛文字,熱愛生活,用心靈的窗口譜寫生活的點點滴滴。

向默默耕耘的作者和支持我們的讀者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現代作家文學社 的精彩文章:

雲哇才讓 七夕之夜
飛花清夢動檀香
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女人
慈雲含笑 秋窗外的紛擾
七夕 中國戀情

TAG:現代作家文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