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方大師如何玩轉藝術《達芬奇篇》

西方大師如何玩轉藝術《達芬奇篇》

《傳統書畫》有品位、有趣味的傳統文化藝術公眾號

90%熱愛傳統文化的人都關注我們

說起西方繪畫,人們熟知的繪畫大師有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畢加索,梵高,他們距離活在當下的我們很遙遠,在很多人的想像中,這些大師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兢兢業業的進行繪畫創作,把一生都奉獻給了藝術。但今天我要說,其實「玩」才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從大師的生平與歷史環境來講解「玩」出來的藝術。

《達芬奇篇》

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文藝復興,實際上是歐洲藝術上的第二次高峰,同樣也是歐洲突破中世紀宗教束縛的時期,由於人們開始對世界重新認知,推動也成就了人文與科學的發展。

《達芬奇自畫像》

達芬奇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學者,他是天才與全才完美結合體。14歲的時候學習繪畫直到20歲,之後獨自在佛羅倫薩工作,可以說是度過了碌碌無為十年的光景,30歲的他為了糊口,來到了米蘭,但讓他出名的機緣並不是他藝術作品,而是他俊美的外表與可以演奏美妙的七玄琴音樂,在米蘭貴族的資助下,他在這裡度過了17個年頭,除了留下壁畫《最後的晚餐》,其他時間都在研究機械、建築與生物解剖。

《最後的晚餐》

達芬奇為了躲避戰亂,曾遊歷義大利各地,在家鄉佛羅倫薩完成了為商人妻子定製的作品《蒙娜麗莎》。在遊歷中,首都羅馬也許是他最不得志的地方,在這裡他雖然結識了當時藝術界的巨匠米開朗琪羅等人,但他依舊得不到重要題材的繪畫訂單,而此時做各類研究的達芬奇也一直不能得到人們的理解,所以至於羅馬人把他當做變戲法的巫師來看待。

《蒙娜麗莎》

達芬奇的繪畫在他的有生之年並沒有得到多少的認可,反而是在科學方面的研究讓他名聲大噪,他受到了法國國王的邀請,63歲時來到法國定居,之後的幾年中幾乎沒有創作出任何藝術作品,他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去,其研究結果讓人瞠目,從數學、物理、化學、水利、建築、機械到人體解剖,去世後留下了大量的手稿。終其一生,達芬奇都認為是自己是探索者,是科學家,而不是繪畫大師,留下傳世的藝術作品只有以下這些。

《蒙娜麗莎》

《聖耶若姆》(未完成)

《吉內薇拉·班琪》

《音樂家肖像》(未完成)

《抱銀鼠的女子》

《額飾女郎》

《戴珍珠頭飾的夫人像》

《拈花聖母》

《哺乳聖母》

《柏諾瓦的聖母》

《加羅法諾的聖母》

《岩間聖母》

《紡車邊的聖母》

《聖母子與聖安妮》

《受胎告知》

《博士來拜》(未完成)

《基督受洗》(合作)

《施洗者聖約翰》

《酒神巴卡斯》

《莉妲和天鵝》(原畫遺失)

《維特魯威人》

《世界的救世主》

壁畫

《最後的晚餐》

《安吉里之戰》(未完成)

達芬奇的手稿

90%熱愛傳統文化的人都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書畫 的精彩文章:

TAG:傳統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