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成本過高?或許昆蟲能教我們如何省錢

人工智慧成本過高?或許昆蟲能教我們如何省錢

編者按:當前的人工智慧發展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階段,好多公司都在搖旗吶喊,但在我們的生活中卻遲遲不見蹤影。這背後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在於人工智慧在當前運用到實際中的成本。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一篇發表在venturebeat的文章提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方向——從昆蟲身上尋找答案。文章由36氪編譯。

解鎖人工智慧(AI)的秘訣是什麼?怎樣才能讓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這應該是讓當前大多數押注人工智慧的企業頭疼的問題。

當前,由於設計、生產以及實施的成本居高不下,極大程度地限制了人工智用於實際用途。這就導致了一個結果,各個公司開始以研究為中心的人工智慧競賽,大家都熱衷於應用新的設計技術和策略,展示新技術。但是技術的落地一直進展緩慢。

昆蟲的行為適應性可以幫助企業克服今天人工智慧的成本問題。

上個月,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辦的「絲綢之路機器人創新競賽」(SRRIC)上,一隊來自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工程專業學生演示了FlowBot——這是一種低成本的自動駕駛汽車,它可以像昆蟲一樣避開物體,像昆蟲一樣進行導航。

昆蟲缺乏像人類雙眼一樣的視覺感知,它們會使用一種光流方法來執行一些本能,比如避障、穩定的操作和導航。很顯然,昆蟲的大腦沒有人類的那麼複雜,但昆蟲卻是這個地球上動作最敏捷的生物之一。

受此啟發,這個工程師團隊試圖建立一個以昆蟲的敏捷特性為原型的,強大的低功率自動機器人。他們的目標之一是,在比當前的硬體平台成本低得多的情況下為智能機器人創建硬體系統。

除了硬體系統的能耗之外,人工智慧硬體組件的設計、組裝和製造的成本都給眾多人工智慧創業公司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對於那些無力使用當前自動駕駛汽車模型所使用的昂貴、重型和耗電的感測器和處理器的中小型企業而言,找到一種替代性技術平台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在今年的SRRIC上,展示了從智能農場機器人到水下作戰的兩棲交通工具,以及智能醫療康復助手和用於大規模材料製造的紡織機器人。

這個競賽表明,人工智慧技術在機器人以及各種物聯網應用中都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這並不在於打造一款100%可靠的無人駕駛汽車,或者一款不會撞到什麼東西的機器人,而是如何開發一種低成本,以及能夠快速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系統。

Raytheon是一家國防科技公司,該公司的機器人大腦結構是仿照章魚大腦設計的,可以幫助機器更好地適應周圍環境,它一直在測試自動機器人的功能。據了解,這一技術將來有一天可能會幫助無人駕駛飛機來完成關鍵任務。

同樣受到昆蟲感知和導航系統的啟發,FlowBot運用的是一種光流演算法。FlowBot只使用一個前置攝像頭來實現Pi Car的自動避障功能。這個視覺演算法高效,而且不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這已經不是人們第一次用昆蟲來推進機器人技術了。此前也有工程師利用蝗蟲的嗅覺,創造出新了的生物感應系統,用於國土安全領域。

工程師們想要創造出儘可能逼真的人工智慧,他們應該捫心自問:為什麼要重新發明輪子?通過利用生物的解決方案,工程師可以降低研發成本,並將技術與自然已有的流程結合起來。

最簡單的生物,比如昆蟲,可以給人們提供深刻的見解和靈感,極大地提升人類系統的反應能力、魯棒性和能源效率。即使它們並不是每一個都能成功,這也為開發和生產廉價且容易落地的人工智慧產品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可以讓人工智慧更快地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完成複雜的任務。

(36氪編譯組出品,未經允許嚴禁轉載。編輯:郝鵬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氪星情報局 的精彩文章:

從圍棋到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的加速發展需要警惕
經典旗艦不再!小米Note3淪為米6 Plus,2499元起步對飈OPPO
和普京握手的機器人什麼來頭?它既是「逃兵」,又是網紅!
網紅有何不可?數字媒體時代,音樂人該打開一條新路子
自動結賬靠譜嗎?美國人試偷無人便利店,結果出人意料!

TAG:氪星情報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