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內外「智慧大腦」齊聚無錫 「問道」智能製造

海內外「智慧大腦」齊聚無錫 「問道」智能製造

在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期間,智能製造與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於11日在無錫惠山區拉開帷幕。 楊顏慈 攝

中新網無錫9月11日電 (楊顏慈 孫權)未來智能製造「劍指何方」、物聯網如何重塑工業轉型……在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期間,智能製造與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於11日在無錫惠山區拉開帷幕,海內外「最強大腦」通過「頭腦風暴」為智能製造「把脈問診」、獻計獻策。

當天,逾千名海內外權威專家、世界500強企業高管等各界代表參加本次論壇,通過主題演講、案例風向、院士訪談等形式共同探討智能製造與工業互聯網的前沿理念和深刻影響,分析預測物聯網發展的未來趨勢。

物聯網等智能技術到底如何與工業實現深度融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認為,在智能製造方面,必須注意硬能力與軟能力結合,尤其是目前,對軟能力還不夠重視。

「物聯網不能僅僅是感測器,實際上必須與大數據分析結合在一起。每一個工業企業必須是一個軟體企業。」李培根形象地比喻,「冰山浮在上面的只是小部分,下面是更大的部分,這恰恰就是隱性的軟能力,也是尤為重要的。」

就全球範圍而言,智能製造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成為全球未來製造業的發展方向。

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生產設備和設計技術研究所總監楊-帕特里克卡普(Jan-Patrick Cap)認為,德國「工業4.0」目前仍處於初始階段。除了技術方面的內容外,變革還涉及很多服務,比如個性化產品和服務,量產有效化,這都是巨大的挑戰。

楊-帕特里克卡普認為,全球各國都在從不同的角度「擁抱」智能製造,例如美國非常關注創新,特別是有很多初創公司;德國有很多領先的中小型企業,擅長提供優質的定製化解決方案;在日本、韓國,製造基礎龐大,「巨無霸」公司正在通過與小微企業融合互相取長補短。「在全球浪潮下,各國應當互相借鑒、互相學習,做出最適合本國的戰略部署。」

除了政府戰略層面,企業成為這場變革中最核心和最活躍的要素。

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顧建黨認為,智能製造和物聯網應用是數字經濟浪潮重要組成部分,而數字經濟時代一大特徵就是平台經濟快速發展。「智能製造的發展普及同樣離不開平台型企業整合集聚資源,因此,作為企業需要將最新的技術與研發生產鏈接,推動落地實踐。」

此外,在本次論壇上,中國智能製造評估公共服務平台正式上線,同時,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試行)和工業物聯網白皮書同步發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與無錫市惠山區人民政府還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智能製造發展。

通過聚焦全球物聯網發展現狀和智能製造發展趨勢,本次論壇也推動了一大批物聯網前沿技術在無錫的落地。在製造業發展基礎深厚的無錫惠山區,擁有規模以上企業809家,超過六成的「規上」企業應用了數字化智能化設備,「規上」企業兩化融合覆蓋率達88%。以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通過對傳統製造業的全面滲透、綜合集成和深度融合,為惠山創建智能製造創新示範區注入強勁動力。(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北美票房:《小丑回魂》助北美影市「起死回生」
三家中國企業進入OpenStack最新技術貢獻全球Top10
法屬島嶼受颶風襲擊 馬克龍將前往災區指導重建
泰國將實施新消費稅稅制 煙酒撲克牌等商品或漲價
中國第八批赴南蘇丹維和工程兵大隊268名官兵出征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