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異國他鄉的教師節

異國他鄉的教師節

今天是中國的「教師節」。一大早,微信里鋪天蓋地的祝福蜂擁而至,心頭暖暖的。

其實,今天比較激動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要去新加坡的一位蘭溪老鄉老徐家裡吃飯。二十年前,老徐來到新加坡一家工作公司,工作七年之後回國,但後來公司老總打電話給老徐,讓他全家過來這邊發展。老徐便舉家遷到新加坡,成了新加坡的永久居民(SPR)。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們在異國他鄉收到這樣一份邀請,心裡倍感安慰。吃了一個星期的食閣的菜,難得還能在國外吃到一頓住家菜實在感動得欲罷不能!

住組屋的老徐家離我們的住處不遠,我們便走路前去。

@她

短短几天在新加坡的日子裡,感覺花園國家和諧友善的人際關係與洋溢著的熱帶風情相得益彰,其中新加坡獨有的組屋,也給我留下了明媚溫馨的好印象。

每天穿行在大街上,我們總能見到色彩淡雅、排列整齊、掛滿國旗的住宅小區。這些小區沒有圍牆,沒有門衛,開放式的環境讓所有外來的車輛都可以穿駛而過。組屋的每棟樓的一樓都被設計成穿廊,不住人,既方便穿行又能避免潮濕,只是這樣一來,國家和開發商得少掙不少錢呢!法制和政策完善,居然能免除利欲熏心。聯想起我國國內,一層多為出租改裝後的商鋪,雜亂無章。

我們一路走,一路看:組屋區有花園、健身設施、兒童遊樂場和充足的停車位;附近有整齊配套的醫療診所、菜市場、幼兒園、中小學校、教堂及24小時營業的超市,還有可供選擇的、價格親民的食閣,3-8新元就能吃頓飯。據說有些新建的組屋還有公共的游泳池。政府規定,每個組屋樓內穿廊,必須通宵亮燈;區域內有人值班,保障居住安全。汽車可在院內隨意停放,不必擔心丟失。

聽說,現在的組屋每平方米價格在4000——6000新元之間,是一名普通員工一個月的收入。按照這樣的標準計算,一個員工10年的工資就可以購買一套100㎡的住房,並且永遠歸自己所有。按照新加坡的政策,拿了SPR的就能買組屋。

組屋的穿廊里,不時可以見到一些面帶笑容的居民,親切地向我們點頭致意。看來杜夫子吟唱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已在島國美夢成真。

@他

沒過多久,就到了目的地。老徐的妻子,一位美麗爽朗的女士已經在樓下等我們了。老徐家住七樓,我們脫了鞋走進去,赤腳踩在瓷磚鋪好的地面上,涼涼的。

100左右平米的屋子窗明几淨。客廳簡單而又溫馨,一組沙發,一個茶几,擺滿了各種熱帶水果。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架鋼琴,黑白琴鍵熠熠生輝。老徐家的上中四的女兒,清逸脫俗,亭亭玉立,自從三年級轉到新加坡來求學,從來沒有上過一次補習課,卻依然保持著驕人的成績。她課餘唯一額外上課的就是鋼琴課。

因為已是吃飯時間,主人熱情地把我們引進餐廳。餐廳與廚房連在一起,開放式的,可以燒飯也可以吃飯。因為在社區里吃飯也很方便,老徐家也很少開伙,這次為了我們的到來特意準備了非常豐盛的中餐,真是讓我們過意不去了。

坐下相談甚歡。小姑娘為我們遞筷子時,給每位客人都輕輕鞠一躬。她今年17歲,上中四(相當於國內的高一),小學四年級時隨父母一起來到新加坡。初來時,因為全英文的語境,她每天到校上課,一句都聽不懂,但每天堅持聽課,並堅持補習英語。學校的老師非常敬業,每周抽時間義務為她補課,補了差不多三個學期後,老師宣布她不再需要補習英語。

聽小姑娘說,新加坡的政府學校有很先進的教學理念:小學生一天只需要上半天課,中學生下午也早早放學。因此孩子們可以有足夠多的時間從事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學習各種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和技能。

小學生的課程表早上7:30 到校,參加升旗儀式,8:00-13:00 一直上課,9:30開始有半小時的課間休息,可以去食堂買飯、吃東西,也可以去操場玩。10點開始繼續上各類課程,包括英語、華文、數學、音樂、藝術、公民教育…… 這期間,只換老師,孩子們不動。有時上華文或藝術之類的課程可能需要換教室。)

13:00下課之後,孩子們趕校車回家。注意哦,每節課之間沒有休息!是的,沒有課間!所以,新加坡的學生並不會比中國學生學得少,而是學校把課時濃縮了,所以千萬不要以為上半天課會很輕鬆……

另外,很多時候,放學並不意味著可以回家,他們還要去參加CCA。所謂CCA是英語 Co-Curricular Activitie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課程輔助活動」,類似於中國學校的拓展選修課一樣。新加坡從小學二年級至大學都有各種各樣的CCA,包括藝術、體育、制服團體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不同的團體。

在中國,課外活動不是強制的,而新加坡的CCA卻是直接和升學掛鉤。在CCA得分較高的學生可以享受「升學優待」,相當於中國高考的額外加分。只是中國的高考加分比較難拿,而CCA分數卻容易得多,只要保證按時出席社團活動、參加一些表演或比賽,就可以拿到不錯的成績。學校資訊庫有每個學生的個人成長檔案,其中就包括課程輔助活動參與情況的記錄和成績。到年底,負責課外活動的教師會根據每個成員一年裡的出勤情況、活動表現及其在小組裡的職位,進行總體評估計分。將來申請大學獎學金,課外活動表現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之一。許多初級學院和理工學院每年也都會保留一定學額,給課外活動表現突出,卻低於入學成績要求的學生。

小姑娘憑自己的努力,最終考上了新加坡很有名氣的華校——立化中學(River Valley High School)這所學校最近幾年在新加坡中學中一直名列前茅。它是直通車計劃學校之一,學生無需考「O」水準考試,而是遵循六年綜合課程計劃,然後直接參加劍橋「A」水準考試。可以說孩子的一隻腳已經跨入大學校門了。

@她

聽了孩子的介紹,有兩點讓我們感受很深:

一、家長期望值適度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華人的傳統觀念。在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這種想法也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是,新加坡人對「龍鳳」的定義和國內的不一樣。

中國的父母,把考上好的大學,從而能找到好的工作、步入仕途,或者能賺到足夠多的錢。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學生勢必得寒窗12年,而且要比大多數人更加勤奮、努力和堅持不懈,同時也就承受了較為沉重的學業負擔。一個家庭如此,一百個、一萬個家庭還是如此。

而在新加坡,父母雖然也希望孩子能讀好書,但是他們也經常鼓勵自己的兒女:「條條道路通羅馬」,並不一定非要弔死在「上名牌大學,拿碩士、博士學位」這一條路上。事實上,很多人都鼓勵自己的兒女,從小要培養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或者專長,憑著自己的熱情去發展;在注重學業的同時,也注重對自己能力的鍛煉。所以,更多的是對待自己孩子成長「順其自然」的態度,盡量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的選擇,並不會逼孩子們學這學那。正是這樣的理念,使得孩子們能在學習中發現自我潛力,而且不會厭倦讀書。

小姑娘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她有一個學習成績很不錯的同學,本來可以去更好的德明中學,但她竟然選擇了立化中學。因為她覺得去德明中學負擔會太重,自己不適應。父母也完全尊重她自己的選擇。

二、孩子自覺性較高。

千萬不要以為新加坡的孩子就完全不求上進了。小姑娘告訴我們:新加坡允許孩子上學帶手機。我很好奇地問:玩手機的人多嗎?小姑娘說:一開始確實很多,但是越到高段,玩的人就越少,大家在學習上就越拼。尤其是對於很多在初級學院、理工學院、大學讀書的學生而言,寫論文、做作業、複習考試到凌晨是常事。

總體來說,新加坡的學習環境充滿競爭、動力十足;其次,新加坡處於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之處,實行雙語教學,孩子在學習並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時,還可以繼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第三,新加坡社會治安狀態良好,社會行為規範嚴明,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在那裡獨立生活和學習也會讓父母較為放心;第四,新加坡的孩子都在努力學做一個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化意識的人。

GIF/1K

@他

席間,男主人不斷地流露出思鄉情懷,總想著將來葉落歸根,回國居住。而他們的女兒,一位17歲的小姑娘,也堅定地和她父親站在一起,一直不願加入新加坡國籍,成為新加坡公民SC,哪怕因此在待遇上與SC有很大差別,他們也依然堅守著……

PS:晚上,親愛的芳芳姐,又整整勞作了四個小時,為我們奉獻了一桌美味的地道的家鄉菜肴。

終生難忘的異國他鄉的教師節!

GIF/1K

@她

白天有說有笑,晚上睡個好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未婚夫入獄,他父母告訴我是因為打傷別人,最後查明真相後我腦子一片空白……
白菜西紅柿這樣做酸甜可口,最便宜的美容菜,很多人沒試過這吃法
hey 愛情,嗯……你怎麼看?
真相大白:美國學生真的比中國學生笨?
沒有了適當的暴力,熊孩子就壯大了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