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讀 山中何其有

我讀 山中何其有

作者 何文峰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直在某處誘惑著我。這個假期里終於如願在山中民居小住幾日。

早晨在不知名的蟲鳴鳥叫聲中醒來,不再匆忙而是散散淡淡出門。尋覓一塊大大的形狀可愛的石頭坐下,聽風呼呼穿過,想起有人說現在最好的生活是比誰過得更慢,那麼整天用來發獃也是一件很正經的事兒,呆到夕陽與黃昏開始纏綿,又呆望繁星閃爍的夜空。

或者在可以遇見的一場雨里,山房烹茶,等著它落在芭蕉葉上。

這樣對自己的放空是對平凡庸常的世界一種補償。幾天的的冥想是對這份閑適最好的眷戀。終於要回家的時候,想到工作上的那一堆等著我的數字公式,還真是不舍。學數學專業的兒子笑曰:那些數字其實很有意思,不同的組合無限的可能。再在鍵盤敲打那些數字的時候,想像你在彈奏一曲偉大的交響樂吧。

這樣工作起來是不是就有點好玩了?生活需要創造美的能力,沒有美的生活真是瞭然無趣。車水馬龍的世界,那些紛亂的信息,不斷爆料的新聞事件,只要自己有一顆愛美寧靜的心,都不能影響感受生活的真趣。

德國音樂家梅亞貝兒夫婦因為一件小事吵得不可開交,冷靜下來以後,梅亞貝兒感到自己做得不對,但是男子漢大丈夫又不好意思開口道歉。煩躁不安的梅亞貝兒在鋼琴上彈起了 肖邦的《夜曲》,不知不覺,美妙的音樂將兩人的鬱悶排解了,梅亞貝兒夫婦和好如初。

有人說生活中吵架是常事,但常事不一定是小事,你不理我我不理你,長期冷戰只會加深矛盾。對音樂共同的鑒賞能力卻讓梅亞貝兒夫婦化解了家庭危機,彼此之間找到根植於內心的認同,婚姻因為理解變得更美好,並由此獲得人生深層的兼容和諧的精神世界。

想到這兩件事兒是因為周六聽了安徽大學劉笑非教授的「美學是什麼」。

美是什麼很難有一個概念,說來說去竟是一個假問題,而美學更是一言難盡。我比較喜歡的說法是:美學就是教我們心安理得而又心情舒暢地生活而不僅僅是過日子。

我們在這個世界活著,就是要處理好與自己與身邊的人與社會的關係,美學教我們擁有一顆愛心,對世界、對人生、對真理、對智慧。

八月十五的月亮令人愉悅且浮想翩翩,漫步在溫柔的月光下,令人深信我們都值得擁有美好的生活。只是十五的月亮在天上掛了那麼久,什麼時候有了嫦娥后羿廣寒宮?那些廣泛流傳的有關月亮詩歌神話傳說,在美善的融通中傳遞愛釋放愛,溫暖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細細想來:從最初的原始認知到今天我們對這個節日的風輕雲淡,它蘊含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宗教、藝術、習俗,以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真切感受。

這是美帶給我們的其中的一點啟迪,美學是世界上美學家們的智慧集合。表現為音樂、繪畫、電影、文學等不同形式,他讓我們感受體會在天堂也無法體會的美。這需要好好學習。提到學習就會想到教育的目的。教育被認為是知識的接受,知識是有用的,被認為可以改變命運,這種功利實用的學習不應是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懂事識理明德,成為一個真正的、有趣的、完整的、自由的人。那這些看似無用的人文學科的學習,是一輩.子的素質修養,人格構建。

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說「君子不器」,要做一個有良知有道德有理想有情懷的人。

比如愛因斯坦,他在物理學上的成就我們有目共睹,他還是一個堅定的和平主義者,曾嚴厲聲討英法聯軍焚燒中國圓明園的強盜行徑,斥責日本侵華。他告訴我們宇宙中一切能量的源泉是「愛」,生命的精髓是「愛」。

人生處處皆風景,每一刻時光都意境悠長,慢慢走啊……慢慢欣賞……

有感於安徽大學劉笑非教授《美學是什麼》。

推薦經典 分享智慧

在這裡, 遇見更好的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聖書堂 的精彩文章:

TAG:聖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