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濟南府到底有哪些老街巷?看完你就全明白了!

濟南府到底有哪些老街巷?看完你就全明白了!

作者:楚志洪

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每逢節假日,濟南老城區總是遊人如織,人滿為患。堵!堵!堵!有外地遊客來此觀光,更有許多老濟南在尋找自己的舊居所在,扶老攜幼全家出遊追根尋源,在高樓大廈中尋找自已曾經的居住地。這些結伴同行的老鄰居,駐足在當年的居住區,尋覓過去,追憶往昔……

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是老濟南府的真實寫照。老城區方圓不過幾公里,一個大明湖就佔去近半個城區,對聯作者筆下的一城山色,可能指無論站在老城區任何一個位置都能看到南面的千佛山,或許是大明湖湖面上的佛山倒影吧!

濟南府有四門(東、西、南、北城門)不對,三山(灰山、歷山、鐵牛山)不見,和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衚衕的說法。由此可見,濟南的街巷少,衚衕多,當時的出行主要靠步行,運輸工具是地排車推車或肩挑。

(後宰門街,傳承君攝)

解放初期,濟南的主要交通幹道只有院東、院西大街(現在的泉城路),東門裡、大梁隅首、小梁隅首和鵲華橋街(幾條街拓寬後連接為現在的大明湖路)。再就是南門裡城下的南城根(現在的黑虎泉西路),這三條東西方向的大街貫串了老濟南城,加上泉城路上的若干南北向的街巷將整個府城串聯一起。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特別改革開放以後,濟南老府城也高樓林立,當年的老街巷也逐漸消失 。泉城路北側,從西往東說,有太平寺街、高都司街、西箭道、鞭指巷、省府前(大布政寺街)、芙蓉街、院前(大廳門前)縣西巷、縣東巷、東箭道、按察司街、東城根等。現除芙蓉街基本保持老樣以外,其它街巷有些已改造拓寬,有的已經消失了。

泉城路南側的道路,自東往西有:歷山頂、武庫街、舜井街、刷律巷、天地壇、衛巷、榜棚街、舊軍門巷、獅子口等。路南的街巷較短,基本都與南城根(黑虎泉路)相連通。東西向的街巷有寬後所、小王府、東西刷律巷,富官街將南北街串通。其中還有葛貝巷、胡唐巷等很多小衚衕。現在泉城路南側的東西街巷已全部消失,南北街中舜井、天地壇、榜棚街雖還沿用老街名,但巳成為大型商家的聚集地。

(明府城,傳承君攝)

明湖路北側,因為本來就緊靠大明湖,街巷很少,有南北歷山街、曾家橋、皮家衚衕、閣子前、閣子後、學院街、賀勝戲場、司家碼頭、高牆後、匯波寺、秋柳園等,大明湖正南門省圖書館西面還有抱廈街、晏公街。明湖路北側的街巷,現在都已消失,劃入大明湖景區。

濟南府的行政機構和人員大部分居住在泉城路以北、明湖路以南,所以該片區街巷犬牙交錯,在南北街巷路中間,東西街穿插其中,圍繞著機構駐地和古迹分布。

苗家巷、運署街在原濟南一中前後,將東城根(現黑虎泉北路)和按察司街連接。東西倉巷、尹家巷、縣學街、東華街、指揮巷又把按察司街和縣東巷貫通,裡面還有九曲巷、縣學東廡等小街巷連接南北,使街巷之間互連。

(改造後的仿古院落,傳承君攝)

縣前街、縣后街位於原歷城縣衙門前後,是縣東巷、縣西巷中的兩條東西路,縣西巷北接鐘樓寺街、與明湖路對接。鐘樓寺路東有菜園子、皇化館通往縣東巷,路西側是後宰門、萬壽宮、岱宗街、思敏街等小街巷連接曲水亭。現在,此片區西段已改建為明府城。

曲水亭南頭則是圍繞珍珠泉的片區,東更道、西更道南北分列,經東轅門、西轅門通往泉城路。東更道東有英武街,連縣西巷,北有珍池街通往後宰門,西有院后街、小興隆街連接曲水亭。曲水亭北頭與泮壁街隔河相望,穿越庠門裡進東花牆子街。中間路西有轆轤把子街和湧泉衚衕,兩者交匯到東花牆子街,東花牆子西鄰便是府學文廟。

文廟西為西花牆子府學西廡,奎文街和茶巷與貢院牆根連接,貢院牆根西鄰省府、北接明湖路,南和省府東街連接。文廟往南,一條馬市街,交匯起風橋、王府池子、魏家衚衕、平泉衚衕、翔風衚衕,東連西更道,西通芙蓉街。

(王府池子周邊導遊圖)

芙蓉街北起文廟,南達泉城路,路東有起風橋、龍神廟、金菊巷、翔風巷、芙蓉巷,西有省府東街到省府前街。省府東街路南有尚書府、通皇親巷到省府前街(巳消失)。省府西街連鞭指巷,鞭指巷西側有將軍廟、雙忠祠貫通高都司巷。

雙忠祠南面有熨斗隅通將軍廟街,北面有西公界、壽佛樓連接明湖路。高都司(洋樓西街)北接啟明街、西城根,路西有花家井等小衚衕連接太平寺街,南到泉城路,北往明湖路。路東有水衚衕,通慈林院、壽康樓,交匯於西公界街,西公界路東是省府,沒有通道,全是死胡同,就不述說了。

以上描述的老街巷名,現在還存在的不過十之二三,大部分已經消失,建成了高樓大廈。即使現有的也是殘缺不全,面目全非,唯有文廟東,及東南方向還留有幾條基本保持原來模樣,成了老濟南街巷游的景點,其中大部分院落都改造成了飯店。

往事如煙,濟南府老街巷將會隨著時代發展逐漸消失,以後看到的可能只是照片的回憶了!

(消失的門牌號,網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濟南文化傳承者 的精彩文章:

TAG:老濟南文化傳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