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命和運的科學觀

命和運的科學觀

構成四柱命學的最大要件,只有兩樣,一是「先天命格」一是「後天運程」所謂先天命格即指四柱八字的命造結構而言,所謂後天運程即指大運流年的吉凶禍福而言,一般人常將先天命格與後天運程兩者合稱為「命運」。

四柱八字(命)就好比是車子,有各種廠牌與各種型式的車,有高級車與平價車,有性能好的車與性能差的車……等等分別;大運流年(運)好比是道路,有各種大大小小、長長短短、及平坦或崎嶇的道路,也有高速路、省公路,柏油路、山路、馬路……等等分別。

好的命行好的運,就如同性能優良的高級車,馳騁於平坦的高速路上,不但乘坐起來倍覺平穩安全、舒適暢快,更能夠提前到達目的地;壞的命行壞的運,則好比性能不佳的中古車,行駛於崎嶇不平的泥濘路上,當然是顛簸不順,毛病百出,甚至有拋錨的可能。

至於好命行壞運及壞命行好運,也如同好車行壞路、壞車行好路一樣,不能十全十美,百般愜意,然亦不會立即發生重大毛病。由此可知,命和運實在可說是一體之兩面,二者之間具有共行並進、禍福與系,及互相牽動之微妙關係。

然則,人又為何會有命運,窮通之現象呢?以前我是在《命理點睛》一書中說過,這大概和天體運轉的周期與及各星球間的引力、磁場、能量有關;也就是說,人之有命運,乃因人在出生當時及出生之後,受到太陽、地球、月亮或宇宙中某些未知力場與能量所牽引的緣故。

近代物理學者郭德淵說:「月亮、地球和太陽自轉、公轉都具有一定周期,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人在地球表面上,必然接受此自然界安排的各種物理變化,包括日夜變化,一年四季變化,以及地球電磁場逐時變化、逐日變化、逐月變化、逐年變化的作用」。

又說:「德國人奧柏斯(西元一八二六年)對宇宙提出四項假說:(1)宇宙是無限膨脹(2)宇宙內恆星均勻分布(3)對時間而言,是均勻分布 (4)所有物理定律皆適用於此無限空間……。

地球磁場受到銀河系以及銀河系外諸星之作用,以及本身內部地電流產生內磁場,因自轉公轉而引起時變化、日變化、月變化,年變化、逐時逐日逐月逐年有所不同。太陽及地球空間運動是一種周期性運動,不論是自轉或公轉,都可用易學陰陽五行來說明」。

由此可見,郭氏也認為人類之活動須受星體間的電磁變化周期所牽引,而運用中國陰陽五行生剋制化之原理可以解釋這些玄奇現象。

古代智者長期觀察天象,發現了星體間的運轉具有一定之周期;然後又觀察地象,發現了地球上事物之變化也具有某種周期,最後再觀察生命之生存發展現象,同樣的,還是具有某種周期,所以便發明干支符號設法將這些周期互相連貫起來,後代賢哲根據這些干支,遂逐漸建立起預測「人象」的推命體系,因是之故,所謂命理學,實在也可算是一門研究天地間事物周期對人命所可能造成何種影響的科學與哲學。

我們現在所探討的八字學,則是以太陽與地球兩者間之周期為主要依據的命理學;由於太陽的活動力直接影響地球,因此遂使地球本身之命運大部分操縱於太陽,當太陽一旦發生任何變化時,必然對地球造成各種層面之影響,其中較為顯著的,當然是電場、磁場、引力及熱能的改變了。

太陽的體積甚為龐大,其比例大約為地球的一百萬倍,又具有生命動力,是以它的活動無時無刻莫不均在變化之中;所幸,太陽尚須接受銀河系的牽引規範,使其活動依循著特定周期進行,不致發生重大之失常現象。試想,一個如此龐大的活星體,控制著一顆比它小百萬倍的星星(地球),倘其活動一旦失常,則只要太陽的能量突然增減一些,都將使全體人類的命運面臨殘酷的考驗。

根據物理學家的研究結果,地球內外的電場、磁場、力場及各種能量因受太陽之影響,隨時均在做不同之變化,而這種變化正適足以解釋一個人在懷胎或誕生的霎那間,其體內所吸收及承受到的電磁力波頻率及各種能量的深淺強弱,可決定此人在他(她)日後成長過程中之各階段,承受不同電場、磁場、力場及能量之適應力,而由此產生各不相同的反應結果。

前者所謂人在懷胎或初生霎那間接受到的各種波能頻率,大概就是一般人所稱的「命」,後者所謂人在出生後歷經不同時空能量考驗所產生之反應結果,大概就是一般人所稱的「運」。

由此觀之,命運這個東西,確與物理科學現象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倒並非如某些人認為的盡屬迷信無稽之論了。

人之於世,其一生活動的歷程與際遇,除了各種地理空間環境外,實在尚受大運、流年、流月、流日、流時等各階段時間中的電磁力場及波能之推進或牽制,這種推進與牽制的無形力量,就命理學的角度而言,它決定了人命一生之際遇、成就與吉凶、窮通。

大凡一個人在安逸富足中並不會去深思有關命運的問題,尤其是在年輕之時,血氣方剛,衝勁十足,對自己未來的前程,充滿著希望、信心與勇氣,當然對命運之說會嗤之以鼻了。

年紀大些的人,所經的風霜歷練較多,往往也較能深刻體會人生之意義及接受造化運轉之事實。當一個人年歲既長,時常會在不經意中回首前塵,而驀然警覺竟已走過如此漫長的一段人生旅途,可是到底是如何走過的呢?為何又會如此這般的走法呢?這條人生之路千真萬確為自己親身所走,然而卻又似乎並非完全依自己意願而走,似乎冥冥中有某種力量牽引著自己朝如此方式走來。

這就是命運,一種令人類最為困惑不解的宇宙神秘力量。

古代的先賢聖哲,大都對命運有極為深刻之感受,亦常因對命運之困惑不解而傷懷慨嘆。

譬如我國的聖人孔子,一生顛沛流離,懷才不遇,宜至年邁始惋惜未能及早研究命運之學,所以他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假我以數年,我於易(占卜命運之書)則彬彬矣」!我國大賢老子也曾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雖然(寬宏無私)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又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東漢著名思想家王充亦說:「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有死生壽夭之命,亦有貴賤貧富之命,自王公逮(至)庶人,聖賢及(至)下愚,凡有首目之類、含血之屬,莫不有命。

命當貧賤,雖富貴之,猶涉禍患矣!命當富貴,雖貧賤之,猶逢頑善矣」!唐代才子王勃在其名著滕王閣序中也說:「嗟呼!時運不齊,命途鄉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宋朝名臣柳宗元也說:「盈虛倚伏(禍福盛衰),去來之不可常」。

歷代先賢聖哲對命運起伏無常、捉摸不定之現象,因感懷而發抒於文者,實在不勝枚舉。我們在前數章中,都是僅止於討論先天命造的基本結構,下節則開始為大家介紹大運與流年的排列方法。

流年與大運命局間之關係——流年的含義就是指「逐年流行更替一組的記歲干支」。流年亦稱「太歲」,又稱「歲君」,乃是一年時間之主司;譬如民國七十一年太歲為壬戌,民國七十四年太歲為乙丑……等。凡每人出生之該年,一歲稱之為「當生太歲」,凡每人出生後所歷經的逐個單一流年,一般稱之為「遊行太歲」;當生太歲也就是四柱八字中的「年柱」,遊行太歲也就是每個記歲的流年。

《三命通會》說:「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其說有二:如四柱中生年,曰當生太歲;如逐年輪轉,曰遊行太歲。嘗生太歲,乃終身之主,……逐年太歲,遊行十二宮(十二地支),定一年之禍福,為四時之吉凶。經云:「太歲乃眾煞之主,人命未必為凶,如逢戰國之鄉,必主刑於本命」,蓋太歲如吾也,大運如臣也,如君臣和悅,其年則吉,若值弄戰,其年則凶」。

《淵海子平》說:「太歲乃年中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凶。經云:日犯歲君(日主衝剋流年),災殃必重;五行有救,其年反必招財」。

《三命通會》又說:「夫太歲者,年中天子,一歲諸如煞之尊,統正方位,延送六氣,遷運四時,以成歲功,至尊無上,若人遇克衝壓伏,皆為不祥之兆。運者,協和二十四氣(廿四節氣,般運一生休咎,扶持四柱,輔弼三元;運與流年,二者相為表裡,乃人命禍福死生所系。歲用天元,運用地支,凡行好支運而日干傷流年天元,為禍輕;凡行不好運乃脫官運,而日傷歲干,為禍重」。

綜觀以上所言之要義,我們可發現,古人相當重視太歲流年,認為太歲是統管世間一年之司神,最好不要隨便去侵犯到它,俗語說:「莫在太歲頭上動土」,就是這個意思。

然而,太歲亦只不過是六十組記年干支中的一組,它和其餘五十九組記年干支的重要性,並無多大不同,其唯一的差別是在「太歲乃流年的值星官」此點之上;這就好比軍隊里同一連的數名排長,其階級地位皆相同,但每名排長卻輪流值星的情形一樣。

流年和大運、命局的關係相當錯綜複雜,它常為人命吉凶禍福的轉折點或其關鍵之所系。

我們推演命運,除了詳觀大運對命局之影響外,更不能忽略流年對大運,及流年對命局的影響。先天命局 (四柱八字)好比花草樹木,大運好比陽光、空氣、水份,而流年又好比陽光空氣水份中的元素及能量之強弱多寡。

植物要長得特別好,必須獲得上列三件要素:(1)適量的陽光(2)充足的空氣(3)PH值恰當的水份;三件要素若缺其一,植物之生長情形便將不良,甚至於無法生存。像地球上的南北極地區(缺乏陽光)、沙漠地區(缺乏水份)及高山地帶(缺乏空氣),其植物之生長皆稀疏寥落而不茂盛,有些甚至無法生長。

即使三要素全備,有時也未必都能令植物生機蓬勃、繁榮茂盛,因為不正常的陽光(如輻射塵及折射光等)、不正常的空氣(如氣旋或颱風等)、不正常的水份(如化學污水、硫磺水質等),皆能對植物的生存發展產生某程度之影響。

大運流年跟命局的關係,正如同陽光空氣水份跟植物的關係一樣。一個很好的命造,倘不能得到好的大運或流年來輔弼,也難免遭時不遇,有志難伸,其成就勢將大打折扣,這就像一顆品種優良的果樹,未能獲得充足的陽光空氣水份滋養,其所結果實必也不盡理想,反之亦然。

二、大運流年的並列法——由於流年乃隸屬大運所轄(一組大運干支掌管十個流年),故凡推人命,流年與大運,永遠是息息相關,難以分開的,所以一般命理學者均將流年與大運合稱為「歲運」。

因為每個命造上運的年齡均不一定相同,故而並非人人均以一歲~~十歲代表第一柱大運,十一歲~~二十歲代表第二柱大運……如此編製的?而是須以各人員正上進的歲時算起,每滿十年更換一柱大運,始稱正確,譬如前舉例一中之某男命,是於出生後三年七個月上運,虛歲屬五歲上運,亦即每逢庚年的立春後廿一日交脫大運,所以該男命第一柱大運所轉的十個流年,應從五歲(庚辰年)的立春後廿一日開始一至十五歲(庚寅年)的立春後廿一日為止,其間的全足十年為第一柱大運「丙申」所轄;而從十五歲(庚寅年)的立春後廿一日開始~~~至廿五歲(庚子年)的立春後廿一日為止,這其間的全足十年則屬第二柱大運「丁酉」所轄,從廿五歲(庚子年)的立春後廿一日開始~~至卅五歲(庚戌年)的立春後廿一日為止,這其間的全足十年則屬第三柱大運「戊戌」所轄;……余類推。

每柱大運前後共轄十一組太歲干支,然因最前面一歲與最後面一歲均不滿於一年,像前例為首之歲是起運於「立春後廿一日」之後,末尾該歲是終運於「立春後廿一日」之前,首尾兩歲合計恰為全足一年。

故而每柱大運雖歷經十一組太歲干支,但就其實際而言,恰為全足十年。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澤鑫命理 的精彩文章:

風水學的形成
天干所代表的方位及屬性
天干地支的應用由來

TAG:澤鑫命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