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藥材:冬蟲夏草

中藥材:冬蟲夏草

藥材名稱:冬蟲夏草

別名:夏草冬蟲、蟲草、冬蟲草

採收加工:夏至前後,當積雪尚未溶化時入山採集,此時子座多露於雪面,過遲則積雪溶化,雜草生長,不易找尋,且土中的蟲體枯萎,不合藥用。挖起後,在蟲體潮濕未乾時,除去外層的泥土及膜皮,晒乾。或再用黃酒噴之使軟,整理平直,每7-8條用紅線紮成小把,用微火烘乾。

藥用部位: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蟲蟲草蝙蝠蛾等的幼蟲體(菌核)的複合體。

產地:甘肅、青海、湖北、四川、雲南、西藏

科:麥角菌科真菌

原植物:冬蟲夏草菌

植物情況:冬蟲夏草為兼性腐生菌,以鱗翅目蝙蝠蛾科蟲草蝙蝠蛾的幼蟲為寄主,染菌致病幼蟲冬季潛入土中,死亡後蟲體上形成菌核,翌年春季在較溫暖、潮濕的環境下,蟲體頭部生長出有柄棒狀棕色的子實體。

蟲草蝙蝠蛾的一生需要經過蟲卵期(約45—72天)、幼蟲期(約680—940天)、蛹期(約42—58天)、蝙蝠蛾成蟲期(約3—12天),也就是說蟲草蝙蝠蛾的壽命通常為2至3年。

子座單個,罕2-3個從寄主前端發出,全長4-11cm,長棒形或圓柱形,基部粗1.5-4mm,向上漸細。頭部近圓柱形,褐色,初期內部充實,後變中空,長1-4.5cm,粗2.5-6mm,尖端有1.5-5.5mm的不孕頂部。子囊殼近表面生,基部稍陷於子座內,橢圓形至卵形。子囊多數,細長,產生在子囊殼內。每個子囊內具有子囊孢子,通常1-3個,少數為4個或更多,長線形,有多數橫隔,不斷裂為小段,大小(160-470)μm×(5-6.5)μm。

冬蟲夏草藥材性狀:本品由蟲體及從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組成。蟲體似蠶,長3-5cm,直徑3-8mm,表面深棕黃色至黃棕色,有環紋20-30個,近頭部的環紋較細;頭部紅棕色,足8對,中部4對較明顯;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淡黃白色。子座單生,細長圓柱形,長4-7cm,直徑約3m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上部稍膨大,頭部與柄無明顯區別;質柔韌,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淡。

以蟲體色澤黃亮,豐滿肥大,斷面黃白色,子座短小者為佳。

優等品冬蟲夏草微腥,味微鮮;產業化產品微腥,味苦。

冬蟲夏草藥性:

【性味】 甘;溫;香

【歸經】 肺;腎經

【功能主治】 保肺氣;實腠理;補腎益精。主肺虛咳喘;勞嗽痰血;自汗;盜汗;腎虧陽痿;遺精;腰膝酸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或與雞鴨燉服。

【注意】 《四川中藥志》:有表邪者慎用。

【各家論述】

1.《本草從新》: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已勞嗽。

2.《藥性考》:秘精益氣,專補命門。

3.《柑園小識》:以酒浸數枚啖之,治腰膝間痛楚,有益腎之功。

4.《綱目拾遺》:潘友新雲治膈症,周兼士雲治蠱脹。

5.《現代實用中藥》:適用於肺結核、老人衰弱之慢性咳嗽氣喘,吐血、盜汗、自汗;又用於貧血虛弱,陽痿遺精,老人畏寒,涕多淚出等證。

6.《雲南中草藥》:補肺,壯腎陽。治痰飲喘咳。

7.《綱目拾遺》:張子潤雲,夏草冬蟲若取其夏草服之,能絕孕無子,猶黃精、鉤吻之相反,殆亦物理之奧雲。

8.《重慶堂隨筆》:冬蟲夏草,具溫和平補之性,為虛瘧、虛痞、虛脹、虛痛之聖葯,功勝九香蟲。凡陰虛陽亢而為喘逆痰嗽者,投之悉效,不但調經種子有專能也。周稚圭先生雲,須以秋分日采者良。雄謂夏取者可治陽氣下陷之病。

9.《本草正義》:冬蟲夏草,始見於吳氏《本草從新》,稱其甘平,保肺、益腎、補精髓,止血化痰,已勞嗽。近人恆喜用之,皆治陰虛勞怯,咳嗽失血之證,皆用吳氏說也,然卻未見其果有功效。《四川通志》明謂之溫暖,其說甚是,又稱其補精益髓,則盛言其功效耳,不盡可憑也。趙氏又引潘友新說,入房中藥用,周兼士亦謂其性溫,治蠱脹,近日種子丹用之云云。則此物補腎,乃興陽之作用,宜於真寒,而不宜於虛熱,能治蠱脹者,亦脾腎之虛寒也。趙氏又引《文房肆考》,稱孔裕堂之弟患怯而汗大泄,盛夏密室猶畏風寒,以此和作肴饌,食之而愈,則此之怯症,洵是真寒之證,大汗亡陽,而常畏寒,本是當用參、附者,乃冬蟲夏草能愈之,其溫補又可知。此種虛勞,恰與陰虛勞怯咳嗽痰紅之相火上凌者相反,乃吳氏竟謂其止血化痰已勞嗽,遂使今人如法施治,而相火愈肆,甚至咳愈甚而血愈多,不於釜中注水,而但於釜底添薪,苟其陰血未枯,則泛溢沸騰,不盡不止;若果津液已竭,惟有燔灼的成灰而已。趙氏所引諸家之說極多,皆言其興陽溫腎,獨《從新》則曰甘平保肺,不知何所見而云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材知識 的精彩文章:

中藥材:海金沙
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

TAG:中藥材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