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蓬勃興起帶來的人類失業恐慌,然後呢?

人工智慧蓬勃興起帶來的人類失業恐慌,然後呢?

人工智慧蓬勃興起帶來的人類失業恐慌,然後呢?

鋪天蓋地的文章在講人工智慧,大談人工智慧的好處,特談人工智慧帶來社會的巨變,很多人的職業要被取代了,很多技能要被淘汰了,文章還列舉了被取代的職業名錄及被取代可能性的百分比。更有甚者寫道將來的人類不用工作,家裡只有一個人工作,其他家庭成員不必參與工作,所有的事情可以交給人工智慧完成。

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趨勢,而這個趨勢是否向著良性的方向發展,這個方向就有待全人類去思索。

01

一、體力勞動者是否有新的生存方式 ?

如果,人工智慧取代了體力勞動者的辛苦勞作,避免他們風吹日晒雨淋,避免他們免受粉塵污染,惡劣環境的影響,那當然是應該舉雙手贊成!那樣,環衛工人,建築工人,清理垃圾和糞便、高壓帶電作業、礦井挖掘等等環境的工人們,都可以不必再承擔這些臟、累、危險的勞作。

可是,當他們沒有了這些工作崗位以後,他們能幹什麼?是讓他們住進收容所,還是福利院?還是讓他們淪為靠乞討為生的乞丐?人工智慧的良性使用,是讓機器人取代人類的繁重勞碌,危險作業,讓人類解放出來。那麼被取代後的人類又將何去何從?

在發展人工智慧取代人的崗位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下一步怎麼辦?社會貧富分化劇烈的世界,總有人沒有那麼強大的能力,他們是社會的底層,但他們也需要生存。人工智慧可以取代他們的崗位,讓他們失去經濟來源,那麼底層體力勞動者的生存權就受到威脅。如果沒有辦法提供給他們謀生的手段,他們很有可能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

所以,社會需要創造出讓底層人們能夠謀生的新的方式,讓底層人們不僅能有收入,也能夠享受人工智慧帶來的好處和便利,這些配套措施,才是人工智慧良性發展的重要方向。

02

二、閑置人群的時間精力如何安排?

我們很難想像,像有些文章《未來人類不需要工作》說的:「人類將不用再學習,頭腦可以植入晶元,像電腦一樣存儲知識;人類將不用再工作,只有家庭成員的一個人去掙錢謀生,其他家庭成員都可以不工作,可以不上班,錢都歸他們用。」 那麼,大量的閑置人群失去做事的機會,他們的生活會變成怎樣?遊手好閒,吃喝玩樂?尋找刺激,做出不靠譜的事?

美國懷愛倫在她的《告青年書》里寫道:「空閑的頭腦是魔鬼的工廠。」馬雲的兒子沉迷遊戲,他的太太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去幫兒子戒掉遊戲癮。馬雲投資各個領域,唯獨沒有投資遊戲業。可見,一個富翁再偉大,他也不能影響他的子女。而正因為子女衣食無憂,閑的無聊,他們的頭腦才會被不良事務佔據。

生於憂患,死於安逸,這句話深刻的警告著我們。未來人類非常需要工作,而那種工作給人類帶來的是被需要的存在感,人類不能脫離工作而生活在世上。《聖經》說:「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儘力去做,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

03

三、教育將面臨怎樣的挑戰?

很多文章寫道,人工智慧時代,你將培養孩子的什麼能力?柯潔輸給了阿爾法狗令很多人開始恐慌,機器人能夠在各個領域內涉足:醫學、科技、設計、音樂、繪畫、攝影等等。人類的教育面臨空前的挑戰,孩子們學習什麼知識,才不會被未來的社會淘汰?人工智慧擅長的是存貯記憶,計算,檢索,根據程序執行。而人類是天賦異稟的,人類獨有的思想,創新,情感是人工智慧所不能替代的。簡單邏輯的操作,複雜數據的計算能力,普通人類是比不過人工智慧的,然而,人際交往溝通,思想交流創新,情感理解和反饋,是人工智慧不能匹敵的。

人工智慧可以下棋,彈琴,作畫,可是,人類沒有設定程序的時候,人工智慧什麼也不能做,因此,創造出美妙的、有生命力、富有美感、有深刻含義的作品是人工智慧所不能及的。與人的真摯的情感交流,是人工智慧所不能做到的。人類可以利用人工智慧讓生活更美好,就是在減除人類沉重負擔,繁瑣重複工作的方面,而另一方面,人類的生活,仍需人類自己去體驗。人工智慧永遠不能替代人類自我探索,體驗的權力和感受。

作者簡介:常秀莉

筆名:清越

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十幾年時間,先後在國際物流公司,大型IT上市公司、世界500強公司任職。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和先進的管理理念。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世界經理人,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簡書,都有作品發表。致力於探索人性中真善美的部分,讓這裡成為大家的心靈驛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瀾心靈驛站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海瀾心靈驛站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