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葛洪寫《抱朴子》 助推「藥物濫用」

葛洪寫《抱朴子》 助推「藥物濫用」

晉代道士葛洪,既是個養生家,也是個煉丹家,他對中國養生文化有功亦有過,本文只談其過。

葛洪自號「抱朴子」,一生著作豐富,大多已經散佚,得以流傳下來的有兩本書,一本是《抱朴子》,另一本是《肘後救卒方》。《抱朴子》是一部綜合性著作,講神仙方葯、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祛病,也講人間得失、世道好壞等內容。

葛洪是一個「敬業」的道士,他隱居山中,專註於煉丹、採藥、養生,熱衷於神仙導引之法,開創了中國古代的煉丹事業。如果他只在道友間傳播煉丹術也就罷了,他還喜歡寫書,他把煉丹之法寫到書里,誤導了幾代人,從民間百姓到王公貴族都有受害者。

道教貴生,追求長生不老。早先,人們相信世上有使人長生不老的藥物,煉丹術就是一種神秘的方法。為什麼煉丹服食就能長生不老呢?在科學不發達的時代道士們樸素的猜想,在我們今天看來是很可笑的、有害的。

道士們對藥物有錯誤的理解。他們看到,普通草木植物,有一年生、多年生,不管哪類,終有枯槁死亡之時,遇火則化為灰燼。然而,這些草木植物竟然能治病,這就十分神奇。道士們進一步臆想,那些金光閃閃的礦物,如水銀、雲母,還有能夠燃燒的礦物,如硫黃,以及歷經千萬年形成的鐘乳石等,它們沒有生死,水火不怕,高溫冶煉後還金光閃閃,於是就認為如果直接使用這些礦物或煉成金丹,必定讓人延年益壽乃至永生。

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內篇》中說道:「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鍊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葯,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蓋假求外物以自堅固。」葛洪這段想當然的推測,從晉代到唐代,著實害了不少人。

歷史上記載的因服食金丹而送命的唐朝皇帝自太宗以下至少有六人。

唐代大文豪韓愈也深受其害,他受流行風氣影響,也服用丹藥。韓愈直接或間接死於服食丹藥,有確切史料。最有力的證據是白居易寫的一首《思舊》詩,此詩悼念的是因「服食」致死的四位友人,有韓愈、元稹、杜元穎、崔玄亮,這些人或為宰相藩鎮大臣,或為名噪一時的文豪,他們都因服食丹藥而死。

服食丹藥,其流行之廣,影響之深,為害之烈,從上面的例子可見一斑。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很聰明,他在《思舊》詩中還特彆強調:自己從不服食丹藥,所以得以倖免。

《思舊》原文

閑日一思舊,舊遊如目前。

再思今何在,零落歸下泉。

退之服硫黃,一病訖不痊。

微之煉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得丹訣,終日斷腥膻。

崔君誇藥力,經冬不衣綿。

或疾或暴夭,悉不過中年。

唯予不服食,老命反遲延。

況在少壯時,亦為嗜欲牽。

但耽葷與血,不識汞與鉛。

飢來吞熱物,渴來飲寒泉。

詩役五藏神,酒汩三丹田。

隨日合破壞,至今粗完全。

齒牙未缺落,肢體尚輕便。

已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眠。

且進杯中物,其餘皆付天。

學術顧問:

許敬生,河南中醫藥大學教授,著名中醫文化和中醫文獻學專家。

河南中醫

中 醫 也 可 以 很 酷

傳承|探索|實踐|弘揚

統籌:楊振東

編輯:王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還在說春捂秋凍?可別在秋風中瑟瑟發抖
不要迷戀神農,他只是個傳說
四大懷葯——河南道地藥材
膝關節壞了,該換還是保?

TAG:河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