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家長會親子閱讀嗎?知道這四點很重要

家長會親子閱讀嗎?知道這四點很重要

家長會親子閱讀嗎?學齡前孩子在閱讀中通常憑藉變化的色彩、圖像、文字以及成人的讀講來理解讀物。在這個年齡段,閱讀可以幫助孩子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其中還包含前書寫的準備,下面看看親子閱讀該怎麼讀?

一、閱讀的發展階段和規律

寶寶從出生到6歲,根據閱讀模式會經歷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假裝閱讀(模仿閱讀)

現在很多孩子拿到任何東西會做打電話的動作。父母應該知道,這說明你在孩子面前打電話的頻率過高了。同樣,如果想培養一個書香寶寶,就需要在孩子的周圍營造一個書香氛圍:父母閱讀書的頻率應該比打電話、玩電腦、在電腦上辦公的頻率要高一些。

第二個階段:理解閱讀

孩子到了兩三歲,父母會拿一本書問他在書上什麼地方有什麼啊等等問題,理解閱讀開始出現。但不可能永遠只問這些問題,孩子的閱讀會持續發展的。

第三個階段:情感閱讀

到了中班,四、五歲的時候。當孩子讀完一本書,家長要跟他去探討,你的感受是什麼?他需要把內心的感受說出來。比如讀完《父與子》他會哈哈大笑說:太有趣了/太好玩/很搞笑。讀完《去年的樹》他會說:我很難過/很悲傷。孩子會產生跟作品一致的情感脈絡,並學會用辭彙表達出來。所以要給中班的孩子探討的機會。

第四個階段:創意閱讀

孩子永遠在往前走,大班的孩子閱讀完,會產生自己的故事。他會模仿所讀故事的開頭,像田野上有一座金色的房子,紅的牆,綠的窗,金色的屋頂,亮堂堂,這是故事《金色的房子》開頭。比如說《馬神醫挑徒弟》的開頭是這樣的:從前有位姓馬的醫生,他的醫術可高明了,你看啊,誰吃了他開的葯,病就好了,所以大家都叫他馬神醫。孩子通過不同的故事,開頭結尾的過程,創編出屬於他自己的故事。

家長會親子閱讀嗎?知道這四點很重要

此外根據寶寶的生理髮展,可以識別出幾個閱讀轉折點:

胎兒6個月

寶寶還在肚子里的時候有閱讀行為嗎?根據華師大的研究,寶寶即使在媽媽的肚子里,6個月的時候聽覺中樞神經就開始發育。很建議爸爸隔著媽媽的肚皮跟寶寶說話,把故事講給寶寶聽,因為這就是他能聽到的低頻率的聲音。這時候寶寶是通過聽來進行閱讀的。

出生9個月

到9個月的時候,寶寶開始學語言了,能發出一些簡單的母音。這個時候的孩子也是通過視覺和聽覺,來進行閱讀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成人的觀察和判斷。我女兒這麼大的時候,我發現她常常在看報紙上的圖片,於是我們就會有意識地在她面前拿圖片比較大的報紙,比如解放日報,文匯報等等。我的女兒會用很長時間看各種各樣的圖片,通過視覺來閱讀的。

2~3歲

兩、三歲的孩子將經歷辭彙量急劇上升的語言大爆炸時期。在生活中,他開始進行一些名詞的學習,比如電腦、花......而且積累的速度非常快,同時也會出現電報句形式的口語:吃飯飯,戴帽帽。因此他有了一些語言的幫助,開始用邊聽邊說的方式來閱讀。這時候孩子已經能夠聽懂一些比較連貫的故事了,在講故事的時候喜歡用對話式的方式,你一句,我一句;或者有的孩子會用獨白式的語言在裡邊說話,編他自己的故事,讀和講混雜在一起出現。

3~6歲

孩子進入幼兒園期,我們把這個階段定為伴隨閱讀階段。他逐步對符號產生興趣,可能也會自主地去讀一些故事,但依然離不開成人的陪伴和指導。在這個階段良好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對幼兒來說十分重要。烏南幼兒園兩個園區的底樓都有親子書吧,教室里都設置了閱讀區域,這就是氛圍的營造。學校兩邊各有一個圖書館,大班的孩子可以自主借,每個孩子一張卡,自己把書放到機器上消磁,然後拿好書走出閱覽室。如果他忘記消磁,出門的時候感應門就會叫,這完全模擬成人借閱圖書的過程。

怎樣才算好的閱讀環境?第一是要讓書成為隨處可見的物品,其實在我的概念里,書對孩子來說就是玩具。第二,我們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要經常出現閱讀行為。

二、不同年齡段如何選擇圖書

前面說到,書對孩子來說是玩具。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年齡特點、興趣,來提供支持性的閱讀材料。

0~1歲

0到1歲的孩子,一般來說選擇形象突出,色彩鮮艷的大卡片,孩子的視覺馬上就能夠聚焦。但是家長會糾結不知道先給孩子看哪張卡片,不可能50幾張卡片都給寶寶看。首先,選擇生活中常見的。比如動物里我只選了兩個卡片,貓和狗。其次,一些動態的、有聲音的,像皮球、電話、汽車往往會引起孩子的興趣。再次,展示卡片的時候,成人的語言也要相伴隨,比如展示衣服的卡片時可以說:寶寶我們穿衣服,現在我們要穿一件黃黃的衣服,來穿好,袖子先套進去。這樣你的語言伴隨著一種照料行為,就不斷地給孩子聽覺輸入。第四,選擇離他生活經驗近的卡片,放在前面。比如太陽和月亮,我會先選擇月亮,因為月亮能看得見,而孩子很少會去看太陽。

9個月以後,孩子還可以選擇一些容易清潔的、安全耐用的布書。這些布書其實就是玩具,比如一本書裡面有把小牙刷,雖然0到1歲的時候有些家庭還沒給孩子刷牙,但這就開始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完全是以一種玩的方式打開布書,書中告訴他吃飯後要刷牙,如果不這樣,細菌會侵蝕他的牙齒引起牙痛。書的旁邊有牙刷、牙膏、小牙齒的模型,他就可以拿著這把牙刷去刷刷模型,雖然孩子還太小,不會刷牙的方法,但好處就是布書是柔軟的,安全的,孩子喜歡這種感覺。但它的缺點在哪裡,就是細菌孩子聽不懂,所以通常我們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比如說成小蟲蟲。

1~2歲

1到2歲的寶寶,給他選擇的材料一定是他熟悉的、生活場景中的材料。比如說有的書上會呈現很多圓圓的物品,我們跟寶寶在講述的時候不要受書上字的影響,而是要想到孩子的發展規律。當看到圓圓的橘子的橫切面時,寶寶肯定會很奇怪,因為他看到的橘子不是這個樣子,那你要拿個橘子切開讓他感知一下。看到圓圓的蛋糕,那麼到蛋糕店裡不要忘記俯視,讓孩子從這個角度去觀察蛋糕。

另外這個年齡階段孩子,酒瓶和飲料瓶是分不清楚的,圍巾和毛巾也分不清,不是他不會,而是他不能,他的認知沒達到這樣的水平。雖然有時候出版物會把它們放在一塊,但你要準確判斷,恰當解說,你才是孩子最直接的接觸人。比如毛線球,我肯定會跟寶寶說,圓圓的球,就可以了。

2~3歲

2到3歲的孩子好奇心特彆強,喜歡問為什麼,可以選擇他感興趣的內容。所以寶寶在這個階段建議去書店,在實體書店讓孩子挑選他喜歡的圖書,千萬不要總是在網上購書。另外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可以選擇一些跟孩子自我情緒、生活場景和經驗有關的故事,語句簡練短小。這是培養孩子語言發展的很好途徑,有時候書中會有一些小問題,寶寶可能不記得答案,需要往前翻找答案,因為他好奇,這就是一種讀書的興趣。到臨近3歲的時候,不要一味地去選擇情節跌跌宕起伏的故事,因為孩子更多的是在閱讀當中去掌握傾聽和表達。

對於低年齡段的孩子,選擇的圖書可以是卡片的延伸,畫面非常大,句子非常簡單、朗朗上口,甚至是以兒歌的方式出現。一般來說我給寶寶選的都是比較柔軟的書,沒有硬裝書,所以折撕都沒有問題。

另外就是要反覆跟孩子朗讀,我不贊成用錄音機,如剛剛所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用邊說邊聽的方式閱讀,純粹用機器不能滿足他的發展需求,所以要跟他聊聊講講。也有家長說,我寶寶其他書都不願意看,就喜歡這本書,這是他的情感依託,他就讓你反覆講,在反反覆復中體驗書中的情緒,直到他的滿足。

3~4歲

小班的孩子也喜歡一些生活類的閱讀材料,所以家長在選擇的時候應該跟他的生活經驗有關。比如我女兒上幼兒園不肯離開媽媽,我就選擇了《魔法親親》。這個故事裡的小鼴鼠也是一個捨不得離開媽媽去幼兒園的主人公。我用這個故事來緩解女兒的情緒,並用故事裡學到的「魔法親親」技巧幫助她度過入園焦慮期。

4~5歲

四、五歲的中班孩子,開始偏好豐富和多元。他喜歡一些認知類的、社會類的閱讀材料,包括動植物、季節的變化、自然現象等等。

5~6歲

五、六歲的孩子更偏向於社會類和他自己生成的閱讀材料,有些幼兒園會展示孩子的自製書:把旅行寫出來、畫出來,弄成一本書。我記得有一位家長很有心,她帶著孩子坐火車去南京,路上每一站停靠的地點,她都標成路線。然後在南京玩了什麼,用照片貼在後面,女兒所講的媽媽全部記錄下來。她到學校里來分享遊記,第一頁貼的是火車票,第二頁就是一個路線圖從上海到南京會經過幾個站,後面就是她在南京玩了些什麼,層次非常清楚。

此外,在生活當中常見的標記廣告、重大新聞等等都會成為孩子的閱讀材料,所以大班的教室里會有國內新聞,國際新聞,還有班級新聞,孩子通過這些維度搜集他的講述材料。

三、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的技巧

第一,父母要觀察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鼓勵孩子仔細觀察形狀、色彩、封面的內容包括插圖等情節。到了中大班的時候就可以出現觀察的順序,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圖和文結合起來觀察,一本書有幾種內容呈現:一種是孩子去看圖,自己構成故事;一種是家長讀給他聽。

第二,朗讀法。0到3歲孩子還是依賴父母,用耳朵去感受圖書,所以朗讀能夠幫助孩子感受作品。

朗讀要點

1. 給孩子讀書的時候,心裡不要有別的事情。否則你的聲音會漫不經心,寶寶不喜歡。

2. 給孩子讀的任何的書,自己事先去看一遍,把那些晦澀的、跟孩子經驗不吻合的內容轉化成孩子能理解的語言。比如說,我教小朋友讀書改成我給孩子們講故事,就很親切。

3. 成人一定要改變表述的方式,學著富有感情的朗讀。

4. 反反覆復讀好每一個閱讀對象,直到孩子的情緒滿足。

5. 將寶寶的讀物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便於他自己去取。這是從孩子的興趣滿足和安全性考慮。

第三,遊戲法。遊戲是孩子學習和活動的主要方式,有很多的故事書都可以去表演,可以促進互動和表達。孩子可以把故事裡的句子自己說出來,這樣的互動表演會增加孩子對圖書的熱愛。

第四,討論交流。到了中班之後,跟孩子之間互動討論方式要開始多一些。可以延伸故事;也可以表達孩子的情感;孩子在閱讀中提出的問題,要予以解答;也讓孩子站在某一個角色的立場去思考。比如《白雪公主》講完,我們會問問孩子:你最喜歡故事裡的誰呀?家長可能覺得答案不是白雪公主就是小矮人,其實這是我們成人的思維。皮亞傑說過,成人思維和幼兒思維存在本質的不同。當我們在跟孩子聊的時候,才真的能觸摸到孩子。確實有的孩子喜歡白雪公主,有的孩子喜歡小矮人,但也有的孩子會站起來說:龔老師,我喜歡魔鏡,魔鏡一直說真話,最後它死了。他被魔鏡所感動。

到了大班其實可以創編一些情節了,在家庭當中有很多做法。比如今天到公園去,你就把某一件事放大,晚上跟孩子聊聊。家長先示範把它編成一個睡前故事,孩子會覺得非常親切,慢慢得他就可以編出自己的故事。但千萬不要讓孩子完整地編一個故事,他會覺得累。比如今天的故事開頭你來說,或者故事的結尾你來說,或者是當中一段,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又去做了什麼?給他提供一些線索。但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家長要很珍惜孩子的作品。如果孩子在幼兒園編,老師會把它訂成冊,大家來分享。如果在家裡,我建議父母也把它裝訂成屬於孩子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書。

互動建議

1. 親子閱讀中肢體接觸很重要。家長摟著孩子拿書的時候,要注意書本和孩子眼睛保持一定距離,不要自己越看越近,忘記孩子的距離更近。

2.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進行適度的提問。一成不變的提問會讓孩子厭煩,大班的時候你可以問他,你有什麼問題來問問我。倒過來讓孩子提問,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還有個小技巧:書打開之後,不是一頁一頁往後讀,這種一成不變的方法孩子也會覺得枯燥。到了中大班之後書可以跳著看,可以激起他的好奇心,更加仔細的觀察書中的細節,猜測故事的發展,增加互動。看完以後,孩子馬上就燃起自己去閱讀的慾望。

四、前書寫的準備

前書寫與閱讀相輔相成。什麼是前書寫?學著會說一段比較規範的話,出現書寫工具,用圖畫、文字、符號來表達信息,包括會跟同伴或成人分享他所畫所寫的那些東西,交流思想、情感和經驗的一種遊戲方式。

塗鴉,就是一種常見的前書寫形式。

2到3歲的孩子,開始用紙和筆去畫。很多成人會關注畫的像不像,其實這是前書寫開始出現。在這裡給家長一些建議,不要小看他的塗鴉,應該表揚他點點滴滴的進步,激發他前書寫的興趣。包括提供給他可以小手握的筆,可以參考幼兒園提供的粗粗的那種筆。

3到5歲語言開始發展,簡單的塗鴉已經不能滿足他的表達慾望,他們就會創造一些像字或者非字的符號,孩子會把真情實感放在裡邊,要鼓勵孩子去創作,讓他的表達慾望得到充分的發展。讓孩子在一種輕鬆的氛圍當中去觀察圖畫、文字和符號,去自主地理解圖書。

5到6歲的時候,孩子會推斷他所讀到的意思,也能像書面語言寫作那樣進行塗塗寫寫,表達出來的東西比較連貫,雖然還不大會很完整地寫一段話,所有的字都是模擬寫的,筆順可能不正確。但同樣,他們都在表達自己的感情。作為家長,千萬不要跟別的孩子比,中大班之後要鼓勵孩子用這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此外在親子互動當中一定要去傾聽,傾聽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解說自己所創造的那些圖義是什麼,不僅去了解他的想法,更多的還要鼓勵他往前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親寶貝網 的精彩文章:

是什麼導致了你的喪偶式育兒?
8種提高孩子專註力的方法,父母必看!
空耳是什麼梗 空耳有什麼要求嗎
該給寶寶買什麼書?什麼玩具?

TAG:親親寶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