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為什麼蜘蛛俠會翻拍重啟這麼多次?真相不簡單

為什麼蜘蛛俠會翻拍重啟這麼多次?真相不簡單

因為國產電影保護月而姍姍來遲的小蜘蛛馬上就要跟中國觀眾見面了,作為一位資深漫畫讀者,我最經常被人問到的問題就是「新的蜘蛛俠電影和以前的蜘蛛俠電影以及漫威電影宇宙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這個問題要給出一句話回答倒也簡單,不過也值得仔細地說一說。

文 | 紅盾局長克里斯

「少年成名」的漫威一哥

還是得從故事的最初聊起。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漫畫業剛剛進入白銀時代,一些新的風潮正在興起。

在黃金時代,超級英雄一般是壯年的白人男性,青少年則擔任英雄的助手(sidekick),兩者的關係類似中世紀的騎士和侍從。美國隊長和巴基、蝙蝠俠和羅賓都是典型的例子。

漫畫的讀者主要是青少年,他們更容易在跟自己年齡接近的角色身上獲得認同感,但是傳統的少年助手畢竟只是配角,不但戰力不強,反而經常搞出點亂子來讓主角收拾爛攤子,這樣的角色很難說特別吸引人。

當時的漫畫公司有幾種方案來進行突破。第一種類似DC的少年泰坦,讓既有的成年英雄們的助手們集合起來組建戰隊。

第二種類似漫威的X戰警,創造一個新的少年英雄團隊,但是有一個成年監護人(X教授)。

第三種就是蜘蛛俠了。1962年,漫威的編輯兼編劇斯坦·李構思出了一個擁有蜘蛛超能力的中學生的故事,但是他在向公司出版人馬丁·古德曼介紹這個創意時卻被拒絕了,因為古德曼認為,少年角色當主角沒有成功的先例。

但最後古德曼頂不住斯坦·李的勸說,只好答應在即將停刊的《神奇幻想(Amazing Fantasy)》上試刊。由斯坦·李編劇、金牌畫師史蒂夫·迪特科繪製的蜘蛛俠,就這樣和讀者見面了。

不用等到斯坦·李要求,馬丁·古德曼主動提出給這個新角色提供一本長期連載刊物,因為《神奇幻想》第15期的銷售數字實在太好了,幾乎超過了任何同時期的作品。

為了紀念那本已經終結的《神奇幻想》,新連載被命名為《神奇蜘蛛俠(Amazing Spider-Man)》,到目前為止的半個多世紀里,這本已經出了近800期(而且還在繼續)的刊物一直銷量優秀,在各種民意調查中,蜘蛛俠也一直是漫威人氣最旺的角色之一。

蜘蛛俠之所以能長盛不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彼得·帕克這個主角的魅力。在早期作品裡,他戴著書獃子氣的眼鏡,穿著格子襯衫,學習成績不錯,不擅長運動,性格也很靦腆。這種人設會讓讀者們產生非常強的「這就是我」的認同感。

另外,彼得·帕克父母雙亡,由伯父伯母撫養,但伯父本·帕克恰好是被彼得無意放過的一名罪犯所殺,本伯父的格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成為了彼得一輩子背負的信條。

這種古希臘式的悲劇劇情更增加了蜘蛛俠的魅力。蜘蛛俠和彼得·帕克,這個角色的兩張面孔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

90年代「賣身救父」

不熟悉漫畫史的讀者往往會好奇:既然蜘蛛俠是漫威最受歡迎的角色,為什麼他們不留著這個聚寶盆自己拍電影,而是賣給索尼呢?

主要原因在於,漫畫行業在80年代經歷了一波畸形的繁榮,但是90年代以後隨著市場的理性以及新的娛樂方式的出現,過度擴張的漫威漫畫經營慘淡,到了破產的邊緣。

也正是在這個年代,電腦特效技術已經逐漸成熟,超級英雄漫畫改編成電影的技術條件已經成熟,好萊塢的製片廠各自開始買入相關的版權。

捉襟見肘的漫威當然只能任人宰割,最受歡迎的角色紛紛被被人買走:X戰警、綠巨人、刀鋒戰士、惡靈騎士、懲罰者都是如此。

而最大的一塊蛋糕——蜘蛛俠,在幾經周折之後被索尼買走,隨後開啟了2002年到2005年之間的托比·馬奎爾版《蜘蛛俠》三部曲。

在十多年後回顧起來,這一版《蜘蛛俠》的確有很多有爭議的地方——

比如不夠「小鮮肉」的男主角——托比·馬奎爾在第一次出演高中生彼得·帕克時就已經27歲;

比如不夠符合原著的設定——蜘蛛俠的蛛絲是直接從他體內噴出,而不是用蛛絲髮射器;

比如對女主角的選擇——雖然瑪麗·簡的確是漫畫中戲份吃重的女主角,但是粉絲不少的「原配」格溫·斯黛茜也在讀者心裡有著重要地位。

但這些都無法否定這個三部曲的歷史地位。有了電腦特技的加持,蜘蛛俠在高樓大廈間飛盪的鏡頭可以以第一人稱視角呈現,構成沙人身體的沙礫在乾燥、浸水和被轟擊時的狀態,以及覆蓋全身的毒液共生體那種生命體的感覺,都是栩栩如生。

票房也證明了小蜘蛛的魅力,在2002年、2004年和2005年上映的三部曲全球票房分別是8.2億、7.8億和8.9億美元,考慮到那時候中國市場尚未成長起來,這樣的成績非常令人驕傲。也正是這三部電影讓蜘蛛俠走出了美國,成了全世界青少年的共同偶像。

索尼影業希望這部印鈔機能繼續開動,因此一口氣規划了三部續集,導演山姆·雷米、主演托比·馬奎爾等人也號稱全數回歸。

《蜘蛛俠4》的推進工作一度非常順利,就連反派都定好了:蜥蜴博士科特·康納斯。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部電影的劇本經歷了多次修改,但最後仍然不能讓導演滿意。

2010年,距離《蜘蛛俠3》上映已經過去了五年,《蜘蛛俠4》還沒有開拍,眼看著原定在2011年的上映日期已經趕不上,索尼影業和山姆·雷米宣布,續集計劃取消。

兩次重啟,終於「英雄歸來」

取消續集並不意味著索尼放棄了這顆搖錢樹。

在美國,漫畫行業的遊戲規則通常是這樣:如果影視公司購買了某個漫畫角色的改編權,那麼它就必須保證,在每一部電影上映後若干年內,必須再拍一部,否則漫畫公司有權收回版權——漫威正是靠著這樣的條款收回了懲罰者和超膽俠等角色。

在托比·馬奎爾版的續集夭折之後,索尼影業的考慮是,按照電影業的傳統,相隔七年已經換了一批觀眾,與其繼續拍舊系列,不如啟用新人重啟一遍。

蜘蛛俠系列和福克斯的X戰警系列不同,後者只是拍了不同時代的戲,因此雖然換了演員,但劇情在同一個時間線內。安德魯·加菲爾德版的兩部《超凡蜘蛛俠》是徹底重啟,劇情和托比·馬奎爾版完全無關。

比起前作,《超凡蜘蛛俠》的演員陣容更強,男主角安德魯·加菲爾德和女主角艾瑪·斯通都是青年一代中人氣一流的明星。

很多細節設定也更接近原著,例如蛛絲髮射器和初戀女友格溫的回歸。特效技術更是遠遠超過了十年前的水平。

但是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分別在2012年和2014年上映的兩部電影在市場上的表現卻呈現出退步的趨勢,分別只有7.6億和7.1億的票房,這個系列最終被取消。

《超凡蜘蛛俠2》的末尾為續集和外傳《險惡六人組》準備的彩蛋也就成了絕響,再也用不上了。

總結原因,並不是說新的兩部電影拍得不夠好,而是超級英雄電影這個市場已經跟十年前沒有可比性。

當年斷尾求生的漫威已經緩過勁來,不僅在財政上度過了難關,還通過跟大電影製片廠合作學到了製作電影的能力。

當漫威把漫畫和電影的經驗結合起來,推出了多部系列交錯共存於同一世界的漫威電影宇宙之後,單打獨鬥的蜘蛛俠就顯得有點勢單力孤。

更何況福克斯的X戰警系列以及華納的DC系列電影都在分食這塊市場。

漫威影業的崛起讓索尼心情複雜。新時代的小朋友越來越熟悉鋼鐵俠和美國隊長這些曾經不如蜘蛛俠火爆的角色,這讓他們頗有不甘。但同時索尼也希望能從漫威手裡分到一杯羹。

2014年,有黑客攻擊了索尼影業的資料庫,泄露的郵件顯示,索尼在跟漫威談判,試圖讓新的蜘蛛俠電影合併到漫威電影宇宙里去。到了2015年2月,索尼和漫威官方證實了這個傳言。

這又是一次徹頭徹尾的重啟,加菲爾德版的劇情也完全被放棄,英國演員湯姆·霍蘭德將成為新任蜘蛛俠。

新版蜘蛛俠先在《美國隊長3:內戰》中作為鋼鐵俠一方的成員登場,再單獨出演自己的第一部電影。

《美國隊長3》電影截圖

這部電影的名字也是煞費苦心

Homecoming在美式英語里指的是學生返校,跟電影的內容有密切關係,同時也有「回家」之意,暗指蜘蛛俠這個角色在十五年後終於回到漫威自家電影的大家庭。

已經看過這部電影的局長認為,《蜘蛛俠:英雄歸來》是一部相當平衡的電影。

蜘蛛俠彼得·帕克的確得到了鋼鐵俠托尼·斯塔克的幫助和指導,從某種程度上說,托尼甚至扮演了彼得生命中缺失的父親。

但這並不意味著「矮化」了彼得,蜘蛛俠這個角色的成長和發展仍然相當飽滿。總體來說,局長認為第二次的蜘蛛俠重啟還算成功。

更有趣的是,在這部電影之後,索尼和漫威將以什麼形式繼續合作?

目前的傳言是,蜘蛛俠的主線續集仍然和漫威電影宇宙關聯,但外傳將有極高的獨立性。不過,目前討論這些還為時尚早,《英雄歸來》的市場表現將給後續開發奠定基礎。

編輯助理:尚月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視圈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輸了!但《嘉年華》的意義遠遠超過競賽本身
張國榮&陳百強最水嫩的模樣,這周電影院就有!
94%好評!終於知道為什麼這版蜘蛛俠如此討喜!
一起抖腿!這部反套路、自帶BGM的飆車片實在太嗨!
張震怎麼不過橋逃命?導演路陽說……

TAG:影視圈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