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越來越多的遊戲上架Steam 但這種「膨脹」卻並非好事

越來越多的遊戲上架Steam 但這種「膨脹」卻並非好事

但凡是提到PC端遊戲,相信很多玩家首先想到的,一定都會是早已制霸多年的 Steam 平台以及其背後總是自我感覺「微微一笑很傾城」的「削腎客」G胖(加布·紐維爾)。的確,至少在PC端,除了育碧、EA以及在在中國冉冉升起的 WeGame 幾個遊戲分銷平台之外,其他遊戲如果想要出現在公眾面前,那麼總是要多多少少抱一下 Steam 的大腿。而對於 Steam 目前到底有多少款遊戲,相信也沒多少人願意去糾結這個問題,不過有一點倒是可以肯定:近年來隨著Steam的發展,這個平台上的遊戲數量以一種異常驚人的速度在飛速增長,幾乎每年都會創造新數據,而今天,更是爆炸的一年,不信你看......

越來越「膨脹」的Steam

近日,來自Niko Partners的分析師Daniel Ahmad在自己的推特上公布了一組數據,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Steam2017年發售的遊戲數量已經完成了對2015年全年遊戲發行數量的超越。

而從具體的數值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目前,Steam2017年已經發售的遊戲數量超過了3000款,這一數字雖然與2016年全面4500款的數量還有一定的距離,不過按照目前特別是8月份以後的增長速度來看,今年極有可能在遊戲發行數量上完成對去年的超越。並且此前已經有部分統計團隊做出分析,認為今年Steam預計會推出接近5000款遊戲,而這一數值將再次創下歷年來的新高,甚至要比2006年到2014年Steam所發售的遊戲數量的總和還要高出一截。也就是說,未來在Steam的遊戲庫當中,將有更多的遊戲等待著我們去發覺和體驗。

Steam Direct「功不可沒」

值得注意的是,自打Steam取消了此前的青睞之光(greenlight,又稱綠光)機制,上線 Steam Direct 直接發行機制之後,推出遊戲的數量呈現爆炸式的增長,僅8月份第一周,Steam就已經上架了215款遊戲,創造了近期的新高。相比之下,Steam在7月的第一周僅僅上架了84款遊戲。而目前,在新政的影響之下,我們已經看到了超過1300款遊戲作品登上 Steam 。

而至於何為「Steam Direct」,簡單的說,它就是一個更加簡單、直接的遊戲發行制度。根據V社方面的介紹,Steam Direct 的目標是為全球廣大的開發者提供一個「可理解和可預測的途徑」,便於他們把遊戲帶入 Steam。推出的 Steam Direct 將不再有之前的受歡迎度投票系統。遊戲開發者現在只需要填寫相應的表格,包括輸入銀行和稅務信息以及通過快速的身份驗證過程,提交遊戲的兼容性測試並在支付相關的費用之後就可以讓遊戲登陸 Steam 平台了。

當然,在遊戲登陸之後,V社團隊還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審核,不過這個過程基本上就是看遊戲是否有明顯的違規內容,一般來說影響不大。

和原本青睞之光一次性繳費 100 美元就可以不論數量地上架遊戲不同,在 Direct 開發者需要為他們 Steam 上發布的每個遊戲單獨支付 100 美元的可補償費用,在該遊戲的銷售額達到 1,000 美元後的當期付款時,此費用將退還給開發者。

雖然這一新政策在實施前遭到了不少遊戲人的吐槽,但後來的結果也證明了一個道理:誰家大業大,誰制定規則。想要在Steam這棵大樹底下乘涼,無論你心中有多少個不願意,也必須要遵守它制定的遊戲規則。當然,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遊戲的開發者所開發的遊戲也不再需要通過繁雜的投票系統才能夠決定生死存亡。

好事一樁?我看未必

得益於新政的推出,Steam 繼續在遊戲數量方面保有領先地位,而門檻的降低也讓更多的遊戲開發商以及他們所擅長的遊戲類型出現在了玩家的視野當中,但平心而論,體量上的日益膨脹真的就是一件好事嗎?

我看未必,原因其實很簡單,要知道在「來者不拒」的政策引導下,除非是侵權,否則任何遊戲都可以藉由「直接發行」來登陸Steam,這就造成了遊戲在品質方面會出現一定的波動,甚至發展到最後,整個平台很可能會淪為爛作遍地的垃圾場。而與此同時,遊戲數量的增多勢必會導致競爭的激烈,而這種博弈又會不可避免的經由一些營銷手段不斷擴大,到那時候,你將會看到各種可以玩梗、製造噱頭、打擦邊球的遊戲一夜爆紅,而更多的遊戲則被淹沒在了遊戲商城的汪洋大海之中,對於玩家來說,想要找到一款真正適合自己的好遊戲將會更加艱難。雖然目前Steam對於推薦遊戲採用的是通過優化演算法來實現精準推薦額方式,但這種舉措能否真正解決遊戲泛濫的隱患,其實還需要時間進行檢驗。

而與之相反,諸如騰訊旗下的WeGame以及方塊遊戲等平台在選擇推出遊戲時則要慎重的多,畢竟有Steam這樣一個老大哥在前,它不僅是一個學習的好榜樣,更是一塊檢驗遊戲是否會成為爆款的試金石,此前的《饑荒》、《這是我的戰爭》包括《火箭聯盟》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相信,未來以這種方式登場的遊戲還將有更多。

作為 PC 上最大的數字遊戲發行平台,Steam 在最近幾年發展十分迅速,但也凸顯了很多問題,此前的「差評當令箭」已經使其被推向了風口浪尖,而如今隨著遊戲數量的猛增,未來在質量上能否得到保證也越來越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過分「膨脹」並不是一件好事,或許,Steam 還需要做的更多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鋒網2007 的精彩文章:

《戰地1》之後 《戰地》系列還能走多遠?
分享一個悲劇:iPhone 7耳機轉換器的故事
蘋果 iPhone X 在中國市場將面臨巨大挑戰
美卡西尼號探測器本月將墜入土星 結束20年探測旅程
最強6核心 蘋果A11晶元將帶來哪些新變化

TAG:威鋒網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