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訪李孟潮:人工智慧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

專訪李孟潮:人工智慧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

什麼是AI(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人工智慧是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慧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慧可以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

AI只是在圍棋上厲害嗎?偶爾能做做題?在現實當中又起到了些什麼作用呢?如果你有留心,AI應用還挺多的,而且已經在逐步進入各行各業以及人們的生活中了。

舉個例子,一些個人的語音助手就是其一,Siri、微軟小冰、科大訊飛、Amazon Echo、Google Home等等,可以通過語音控制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需求場景;斯拉、百度等公司正在研究的自動駕駛也是一類;也有用AI做設計的例子,可能大家不知道,淘寶上很多商品的廣告就是AI設計的;對於心理學來說,人工智慧和心理學結合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為此,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採訪了心理學家李孟潮老師。

受訪人簡介

李孟潮,心理分析博士;師從國內首位國際心理分析師申荷永教授;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特聘導師;國際心理分析協會(IAAP)中國組織上海小組成員;華人心理分析聯盟會員;中華醫學會會員;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曾任武漢忠德心理醫院(原中德心理醫院)門診部主任,《心理輔導》雜誌社編輯部主任。

人工智慧(AI )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

目前,人工智慧在心理治療中有哪些應用場景呢?

首先來看第一個場景用於情緒調節。

EmoSPARK 是一款家居應用的輕量級產品,它包含一個立方體播放器和360度可轉動的攝像頭,並且可連接用戶的iPhone 等設備。一方面用攝像頭持續捕捉用戶的面部表情變化,一方面分析用戶在手機等終端設備輸入的信息。人工智慧通過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和語音識別,分析用戶的情緒,並推送可調節情緒和音樂和視頻。

第二個場景是利用人工智慧預測精神疾病。

去年的《Telemedicine and e-Health》上出現了一篇論文,關於機器學習預測產後抑鬱症。3位作者從7所西班牙醫院中收集了大量的產婦數據,目的是:(1)建立一套產後抑鬱的風險分層模型,(2)開發一款APP ,目標用戶是渴望了解自身情緒的產婦。

另外,據The Verge報道,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一套深度學習演算法,可以預測嬰兒的自閉症。這種預測方法具有 81%的準確率與88%的靈敏度,與行為問卷50%的準確率相比,可靠度大幅提升。目前大多醫療機構認為:如果孩子在3歲前能夠被提早發現,並經過堅持不懈的科學干預和治療,80%的孩子都可以回歸社會,實現正常的生活。

但在孩子年齡尚小的時候,對其進行可靠的預測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在孩子12個月的時候就對其進行行為問卷的調查,由於其認知能力不足,結果往往不一定準確。

現在,人工智慧卻可能將成為準確預測的關鍵。

第三個場景是利用人工智慧診斷和治療精神疾病。

南加州大學已經推出了一款AI 心理治療師,它有擬人化的形象,有面部表情,有肢體語言。AI 會分析受訪士兵的面部表情變化,以及士兵的語義和語音,再結合問卷調查,診斷其是否存在PTSD 癥狀。士兵對AI 心理治療的配合程度高於平均水平,其中一個原因是,軍隊文化崇尚作風強硬,很多士兵不願意向心理醫生坦露自己柔軟和脆弱的一面,但當其知曉為自己治療的是AI,則會放鬆很多。

那麼人工智慧診斷PTSD 在中國能有哪些應用呢?我們分了四大類,分別是軍事行動、自然災害、人為事故和性侵案件。先說軍事行動,和平時期軍隊中PTSD 的概率不到1%,而一旦發生軍事行動,概率急劇上升。以煙台11.24海難救援為例,一個月內軍中PTSD 的概率上升到17%以上。然後是自然災害,比如目前湖北和安徽的洪澇災害。更不用提中國每年大量的嚴重車禍、火災和爆炸。最後一個是性侵案件。我們預測,中國每年患PTSD 的性侵案件受害者至少有15000人。當然,必須指出,這個數據其實是被嚴重低估的,因為我們的數據是根據公安部門立案的數量推算的。由於大量的性侵案件是熟人作案,加上恥感文化的影響,很多受害人沒有報案。

第四個場景是用人工智慧監控精神疾病。

方式是通過患者佩戴的手機和可穿戴設備24小時不間斷地採集用戶的各種數據,包括睡眠數據、通化數據、行動數據等,然後用機器學習,預測發病的可能,以便提前通知患者家屬。

最後一個場景是關於人工智慧預測神經內科疾病。

我們以阿爾茲海默症為例。隨著中國社會進入老齡化,我們可以預測,阿爾茲海默症的絕對人數和增速都將進一步提升。

輕度認知障礙是一種常見於老年人的認知障礙,它主要變現為記憶力的衰退。大約有15%的輕度認知障礙最終會而惡化為阿爾茲海默症。早期篩查可以有效預防病情的惡化。可目前的早篩技術,如脊髓穿刺,是侵入式的,價格昂貴,且精度不高。那麼,人工智慧能發揮什麼作用呢?

AvalonAI 是一家位於倫敦的初創公司,成立於2014年。它利用深度學習加神經成像,針對阿爾茲海默症做早期診斷和預防,目前預測的準確率達75%,而且隨著用於訓練的數據量的提升,準確率還可以進一步提升。

作為資深心理從業者,李孟潮老師如何看待AI對於心理諮詢的影響呢?

以下是專訪內容:

人工智慧,這是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很多療法都推出了自己的app,它們也已經可以承擔部分輔助治療師的功能。

從長遠來看,我非常看好這些技術的發展。

它們就像淘寶會淘汰傳統零售業一樣,未來會淘汰、革命現有的治療設置和治療模式,包括引發治療倫理的更新。

這套用馬克思主義的話,生產力發展,會革生產關係的命。

現在已經引發我們行業風雲劇變的,還是遠程培訓和遠程諮詢。

我們已經看到了,進行遠程分析的來訪者和治療師越來越多。一開始我們覺得遠程怪怪的,現在已經見怪不怪,以後面詢會顯得有點怪怪的。

遠程諮詢一方面,會讓短程治療、諮詢,更加容易普及。我試用過這各種軟體,比如Talkspace , 它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地和治療師聯繫,傾訴。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熱線電話和危機干預電話的部分功能,也代替了一般的短程心理諮詢的一些效果,據說他們公司也研究了療效不錯的。現在他們還推出了遠程視頻、語音留言,遠程伴侶諮詢,還可以遠程轉為面對面,還開始有講中文的美國諮詢師加入。如果以後加入翻譯軟體後,語言障礙可能會消除。

另外一方面,這些技術適用也極大降低了來訪者心理諮詢的成本,而且治療師在後台軟體幫助下,也可以更高效地工作。可以預見,未來會發生突變,心理諮詢業會迎來拐點,一切才剛剛開始。

在未來,可能面詢的諮詢師面對的個案,都是需要更加深入以及更加嚴重的心理問題。這個我們要做好準備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心理成長 的精彩文章:

TAG:東方心理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