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資中筠:倡導公益慈善文化,莫以小人之心度人

資中筠:倡導公益慈善文化,莫以小人之心度人

學者簡介:資中筠

資中筠,1930年生於天津。1951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現為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南京大學-約翰·霍普金斯中美研究中心國際問題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中方主任,中美關係史研究會理事,太平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等。

學術專長為國際政治研究和美國研究。著有《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和發展:1945-1950》、《資中筠集》、《財富的歸宿——美國現代公益基金會述評》;主編併合著有《戰後美國外交史:從杜魯門到里根》、《冷眼向洋:百年風雲啟示錄》等。

摘要

8月31日,我應邀參加了傳一愛德基金成立儀式。朱傳一先生曾是社科院美國所的資深研究員,是美國所創始元老之一,與我共事多年。如今以他的名義成立公益基金,無論是同事之誼,還是涉及我也關心的公益事業,我當然樂於支持,積極與會。到會後發現公益界著名學者和行動者,老中青濟濟一堂。會議前半是緬懷朱傳一先生對社會保障、慈善公益事業的先驅作用和事迹,很多內容很動人,後半是討論。

朱傳一的貢獻

朱傳一作為這個領域的先驅是當之無愧的。改革開放初期,當時國內對美國了解甚少,他到美國考察,接觸各方人士,帶著的問題就是美國的生命力從何而來。從一開始,他就抓住了社會保障這個問題。從此社會保障成為他後半生研究的課題,其範圍不僅限於美國,而且遍及世界各國。當時國人對外國的研究多注意政治、經濟、外交,很少人注意到社會保障問題。在研究這個課題的過程中,他書面與實地考察相結合,不但與學術界以及上層精英探討,取得許多寶貴的資料,而且注意實地考察,曾多次深入美國的貧民窟,甚至曾在底層貧民的家中過夜,以獲得第一手的材料,這種精神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與我當時比較強調純學術研究不同,傳一還是秉承經世致用傳統,對國外社會保障的研究,著眼在國內的改革。號稱政府從搖籃到墳墓全包的說法,事實上從未真正做到,到市場經濟時更難以為繼。朱傳一積極倡導建立中國新式的社會保障,把他的研究成果上達有關部門和領導,引起一定的重視,一度把這個問題提上討論的日程。但是當時大多數在位者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還遠遠滯後,還有體制等重重障礙,使他的主張難以實現,他雖然有時感到沮喪,卻仍然鍥而不捨地為此鼓與呼。他曾對我說,他們總有一天會認識到中國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今天,社會保障問題不論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持續,還是對我們這種轉型期國家的重要性,已經成為普遍的常識。朱傳一先生生命最後的三十年獻身於這個問題,功不可沒,無疑是在這個領域值得紀念的人物。

我對慈善文化的幾點意見

會議討論的主要議題是「慈善文化的傳承和變革」。我被分配到「傳承」的議題組。由於參與的專家眾多,時間有限,每人限講不到10分鐘。誰也不能暢所欲言。我本人其實對在這個領域內強調「文化傳承」有相當保留。匆匆講了幾點,只能是不完整的提綱。現在追述和略加補充如下。

1. 首先政府的福利政策與民間的公益慈善是兩回事,不宜混淆。當年朱傳一所關注的,主要是當時還沒有提上日程的政府的福利保障政策。這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很成熟了。所以他一再向有關部門,特別是民政部,建言。

2. 公益慈善,不論古今,就是民間的,以有餘補不足。因此是自願的、自主的,其組織就是非政府組織(NGO)。政府可以通過政策法令予以鼓勵和規範,但不能強迫。中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有一個過渡期,公益性質的組織也有一個過渡形式,就是官辦基金會(GONGOs),如紅十字會等等,這是過渡期的中國特色,但與廣大的公益性的NGO是有區別的。

3. 關於文化傳承,古今中外都訴諸人性中「善」的一面。只要社會有貧富差距,就會有先掌握較多資源者幫助匱乏者。當然各民族在表達方式、運用的語言方面有所不同,或以宗教教義出現,或以哲學思想、教化出現,但是在教人行善方面,本質上大同小異。

4. 實質的變化在於各個不同時代的方式和途徑: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和後工業時代,也就是現在的「數字經濟」或「互聯網」時代,公益慈善的方式有很大變化。以美國為例,從20世紀初的卡耐基那些人到20世紀末的比爾·蓋茨所倡導的公益基金會代表工業時代,現在已經不能滿足當前變化了的社會需求,也就出現了新的模式,我稱之為「新公益」。中國也不例外,如民國初期張謇那樣的慈善家,已經不是單純濟貧扶困,而是幫助培養自力更生、對社會有用的人。

5. 關於中國在這方面的文化,與其到古代去找「傳承」,不如更注意當前的社會文化和民心。需要提倡什麼思想,克服什麼障礙。我以為,在發展公益慈善方面,當前在中國人中需要特彆強調幾點:一是樹立「人生而平等」的觀念。應該說,這個觀念不是與生俱來的。古代不論中外,在農業社會、封建社會,人生而不平等是得到承認的。所以行慈善者從「惻隱之心」出發,有恩賜觀點,受者也對個人感恩。「人生而平等」是從啟蒙運動「天賦人權」的觀念來的。這是現代公益的基礎。例如蓋茨夫婦到非洲發現那裡的兒童大量死於在美國早已絕跡的傳染病,他們認為非洲兒童理應與美國兒童享有同樣的生存權,從這一理念出發,鍥而不捨地去做防治流行病工作。而不是以「恩賜」的觀點。當前中國人正缺乏這種平等觀念,對不同的職業、不同的人群等級觀念非常嚴重,因而也妨礙發展健康的公益事業;第二是我稱之為「以小人之心度人」的風氣,凡是有人做好事,總是先懷疑其動機,或者百般挑剔。在網路上這種語言很流行,有時會使做好事的人反而受到污名。不論這是古已有之,還是於今為烈。當前要提倡的與公益有關的文化,就應克服這種負面的思維方式和風氣。

當然,外國的經驗不能照搬,國情差異很大。例如美國是成熟的公民社會,每一個人都自認為是社會的主人,有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中國就不是這樣。但是某些原則和理念應該是普遍適用的。這方面就不展開了。

本文內容均來自網路,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此號均在文章開頭備註了原標題、作者和來源。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涉及版權等問題,可在本公號後台留言,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非常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好學者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好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