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本該是科舉狀元,但慈禧嫌他名字不好聽,誰料最後成為主席

此人本該是科舉狀元,但慈禧嫌他名字不好聽,誰料最後成為主席

此人本該是科舉狀元,但慈禧嫌他名字不好聽,誰料最後成為主席

在古代,能考上狀元的人,都很厲害,但封建社會,統治者的權力至高無上,帝王的想法決定任何一個人的命運。像清末的實權統治者慈禧,就因為嫌棄科舉第一名的名字難聽,就沒讓他當狀元,不過明間有句諺語說得好,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而這個第一名,最後成為了國民主席

此人本該是科舉狀元,但慈禧嫌他名字不好聽,誰料最後成為主席

這個人就是譚延闓。譚延闓家境一般,他的父親譚鍾麟是兩廣總督娶了很多妻妾,而譚延闓則是妾室所生,因此在家中的地位並不高,他的母親只能看眼色行事,吃飯都不能坐上桌吃。

此人本該是科舉狀元,但慈禧嫌他名字不好聽,誰料最後成為主席

不過譚延闓的母親很很聰明,又有思想,經常教育兒子,要努力讀書,出人頭地,做出大事業,為家族爭光。譚延闓也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他天資聰穎,加上勤學好問,勤奮刻苦,13歲就考上了秀才,22歲考中舉人,後來在殿試中突穎而出,得以入朝為官,母親在家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可以就坐用膳了。

此人本該是科舉狀元,但慈禧嫌他名字不好聽,誰料最後成為主席

根據資料的記載,譚延闓本來是能當上狀元的,他寫得一手好字,而且考試中的答題也非常很完美,深得慈禧喜愛,但最後卻在名字和籍貫上出了問題。

此人本該是科舉狀元,但慈禧嫌他名字不好聽,誰料最後成為主席

此人本該是科舉狀元,但慈禧嫌他名字不好聽,誰料最後成為主席

有論者云:「先生臨池,大筆高懸,凡『撇』必須挫而後出鋒,凡『直』必直末稍停,而後下注,故書雍容而又挺拔。」

此人本該是科舉狀元,但慈禧嫌他名字不好聽,誰料最後成為主席

當時的狀元最終是由慈禧決定的,慈禧剛開始確實是想點譚延闓為狀元,但後來卻發現他是湖南人,又姓譚,不由得想到了戊戌變法的譚嗣同,心裡有些芥蒂。最終,慈禧換點了劉春霖為狀元,不過還是讓譚延闓入朝為官了。

此人本該是科舉狀元,但慈禧嫌他名字不好聽,誰料最後成為主席

清朝滅亡後,譚延闓回到家鄉湖南辦學,袁世凱掌權後,命他擔任湖南都督,不過後來譚延闓參加護國運動,反袁投孫,得以成為湖南省的省長兼任湘軍總司令。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譚延闓的仕途一路順暢,最後在1928年當上了南京國民政府主席,達到了仕途巔峰。

此人本該是科舉狀元,但慈禧嫌他名字不好聽,誰料最後成為主席

此人本該是科舉狀元,但慈禧嫌他名字不好聽,誰料最後成為主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此賬號被盜了 的精彩文章:

TAG:此賬號被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