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渡北歸》:一個了不起的教育家

《南渡北歸》:一個了不起的教育家

改變,從閱讀開始

弘獎學術啟文明,栽種桃李最多情

——蔡元培

1

-THE FRIST-

1940年3月3日晨,尖沙咀柯士甸道上的一棟居住樓里,一位貧病交加的老人起床後剛走到浴室,忽然口吐鮮血跌倒在地,繼而昏厥過去。兩天後,醫治無效,溘然長逝。

消息一經傳出,舉世震驚:

全中國不分政治派別,均表深切哀悼。

香港各學校及商號均下半旗致哀。

昆明西南聯大同仁聞訊,無不同聲悲泣,傅斯年主持召開追悼會,講述這位老人的生平、特別是上海淪陷前後的一段經歷時,淚如雨下,幾不成語。

「他在民族危急的大風雪中走來,又在山河破碎的暴風驟雨中離去,在他到來和離去之後,中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中國。他所開創的學術大業,自由之思想,民主、科學之理念,囊括、兼容之精神,將成為一座不滅的燈塔,於嵐山霧海、天地蒼茫中,昭示天下儒林士子遠航的路」

民國先生

他就是一代教育大家

蔡元培

2

-THE SECOND-

出生於浙江紹興的蔡元培有過目不忘的天賦,七歲考取秀才,青年時期連續中舉人、取進士,於舊科舉制度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光緒皇帝御筆親點的翰林。維新變法那一年(三十歲)棄官從教,後結識了一批革命人士,棄文從「武」,搞上了暗殺事業,加入了同盟會。有段時間跟那位整天高呼要造反殺人的女界名流——秋瑾秘密聯繫,躲在陰暗的角落裡埋頭為革命黨人製作炸藥,準備通過製造舉世震驚的恐怖活動刺殺大清國皇親國戚、王公名臣,以達到改朝換代的目的。那時候整個世界都沉浸在刺殺與劫掠的時尚之中,無政府主義暗殺風靡全球。熱血青年趨之若鶩,大街小巷流傳著好些首浩然正氣詩: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一死心期殊未了,此頭須向國門懸」

「人頭做酒杯,飲盡仇讎血」

「斷頭台上凄涼夜,多少同儕喚我來」

蔡元培投身此大潮中,大有為理想獻身的意氣.

可歷史不會屈就了這個人,他製作的炸彈不過是把一個日暮西山、搖搖欲墜的王朝里的某個人身上炸幾個洞,而他後來在墮落的京師大學堂投擲的文化炸彈卻將整個中國腐朽沒落的思想和體制炸了個底朝天。

3

-THE THIRD-

「蔡孑民先生於二十二日抵北京,大雪風中,來此學界泰斗,如晦霧之時,忽睹一顆明星」

——1917.1.1中華日報

1916年12月22日,在法國考察避居的蔡元培受教育部電召回國

1917年1月4日,時年49歲的蔡元培邁進高傲的北京大學校門

將一個教育界輝煌的時代開啟

「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並包」

這十六字箴言,讓故宮下日漸腐敗的京師大學堂成為了一塊民族文化的「精神聖地」。被稱作國粹派的黃侃、辜鴻銘等老夫子,大搞「歪理邪說」的陳獨秀、胡適、李大釗之輩,嶄露頭角、大受青年追捧的傅斯年、羅家倫等文化新銳,一堆或作壁上觀或潛心治學的文化名流與默默蓄力的青年才俊,這些人構築了又舊時代邁向新時代的文化與精神橋樑,後世之人回想起那個時代不得不由衷地讚歎:那是大學校園無法重現的輝煌

1919年5月4日,在蔡元培的默許下,傅斯年、羅家倫、張國燾、段錫朋、許德珩等學生領袖指揮北京的學生對山東二十一條的簽訂爆發了遊行示威,引發了社會各個階層大震動。可本著「和平示威,拒絕暴力」的原則上街的學生領袖們萬萬沒想到運動一旦爆發,局勢就不是他們可以控制得了得了。北大學生群體里有個無政府主義的秘密組織,借著混亂的形勢和學生高昂的鬥志,天安門前示威後背著傅斯年等人煽動同學趕赴趙家樓痛毆曹汝霖等人,一把火燒了趙家樓,本是一場正義的學生運動,遂被中產階級厭惡,扣上了暴力的名目,辜鴻銘以此撰文,諷刺中國素質最高的一群學生們為天下讀書人做了好榜樣,北大校園內部暗潮湧動。作為總指揮的政治嗅覺極其敏感的傅斯年知道趙家樓事件後嗅到了詭異的政治氣味,在遊行後選舉學生會主席的會議上借著剛跟人打架的幌子及時退出了這場學生運動,之後的歲月里都沒再提過這場在別人眼裡為他贊添榮耀的事件,後來他果然受到牽連,北大畢業後回到山東省,全省第二的考試成績都險些錯過省政府的公派出國名額,介於組織學生「暴力遊行」,省政府拒絕把名額給他。本在考場外仰天大舒一口氣的傅斯年知道這個消息時深感當頭挨了一棍,頓時天旋地轉。好在當時複雜的社會形式下政府部門也是派系眾多,博弈不止,有些人利用該事件攻擊另一些人,最終還是把名額給了傅斯年。之後才有跟陳寅恪、俞大維二人在歐洲的傳奇緣分。

(忍不住跑題了哈哈哈)

而蔡元培也因此受到牽連,早就被北洋政府視為眼中釘的他成為眾矢之的,一面與政府官僚周旋,一面安撫北大學子,同時聯絡文化界名流解救被捕學生,最後為了平復各界怨氣辭職離京。繼而輾轉上海南京等地繼續為教育事業付諸心血。

1921年,分別被法國里昂大學、美國紐約大學授予文學、法學博士

1924、1926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入選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

1928年辭去各種行政事務,專任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

1932年,同宋慶齡、楊杏佛在上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被推為副主席,得罪蔣介石

1938年,被推為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名譽主席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盧溝橋事變前兩年,蔡元培身體狀況已現衰老頹勢,但這位中國學界領袖仍為民族的救亡奔走呼號。有一次蔡元培到南京,汪精衛聞訊後設宴招待。席前,蔡元培極為真誠地苦勸汪精衛改變親日的立場和行為,嚴正態度,以推進抗戰和民族復興的國策。當時在座的羅家倫等人看見,蔡元培說到激動傷心之處,眼淚一滴滴落在湯盤裡,又和湯一道咽下去。其情其景,在場者無不動容。」

「1940年的早春,73歲的蔡元培步入了貧病交加的人生暮年,他的生命之火即將熄滅。而此時,偏又遭愛女難產而死的致命一擊。這位留洋歸國的藝術家,滿腹的才華和理想尚未來得及實施就撒手人寰。她死得很慘,在咽下最後一口氣之前還用手在牆上反覆疾書『國難、家難······』白髮人送走了黑髮人,而白髮人也將循著女兒的背影飄然而去。」

教師節這天,本想寫幾個我與令我懷有巨大感恩之心的授業恩師們的故事,才一動筆忽而又覺得也許那些於我而言有著懷念價值的故事不見得在讀者那就能有細細品位的餘地,索性向讀者們介紹下我所讀到的蔡元培。蔡元培先生是近代教育史上豐碑式的人物,他的學問深度、人文情懷遠不如他在教育事業上的成就為人們所知道得多。一說到蔡元培就想到北大,一說到北大就想到蔡元培,而我想在回顧他與北大及北大學子緣分的同時,也說說他為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獻身、悲戚、流淚,而他自己的生命的最後還是以那樣一場悲劇收尾。

他是個大寫的人,是個為中華民族永遠銘記的人。

高三的某一天,看到青年文摘上的一句話:師者何以為師?示以美好,授以希望。遂感動不已。在我人格健全的過程中,好些位老師在我求學的不同階段給予了我十分的美好與希望,讓我對世界懷有善意,對生活懷有期待,對知識懷有敬意。

向蔡元培先生致敬也是向那些年裡以人格魅力育化我們的教育者們致敬!

師者的仁心,薪火相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葉為君起清風 的精彩文章:

TAG:葉葉為君起清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