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學:人在這三種情況下更容易自殺,第三種是最出乎意料

心理學:人在這三種情況下更容易自殺,第三種是最出乎意料

自殺

心理學發現,自殺跟人所處的心理狀態有關係,當人越是處於孤立無援狀態,越是覺得想要放棄生命,據心理學家發現,這三種人自殺傾向更高:

1、內心的絕望,覺得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心理學發現,對生活失去希望的人是很容易自殺的,希望是人賴以生存的基礎。

自殺的哥哥

2、第二種自殺,患有精神潔癖,抑鬱症的人更容易自殺

心理學家發現,有一種人有精神的上的潔癖,這種潔癖是無法接受社會的現實最真實的面貌,往往而言,有精神潔癖的人包容性會差點,對自己的道德要求會苛責到極致。

這種道德要求讓她與世俗主流世界就不夠合拍,內心的聖潔看到現實的世界,沒有辦法藏污納垢,所以就會陷入一種痛苦境界,這種痛苦不斷折磨人,詩人海子就是這樣,最終選擇卧軌放棄生命,許是知道自己的純潔無法在世上容納,所以選擇放棄或許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還有哥哥張國榮也是如此,他內心其實是非常高雅,但是在世俗世界面前其實是沒有辦法完全融入的。

心理崩潰

3、第三種自殺是生存壓力或重大損失,導致他們心理崩潰,也最出乎人意料

在《傾聽他們的呼聲: 自殺預防》書中,作者Appleby and Condonis卻提到:「大多數自殺的人都沒有精神疾病,他們和普通人一樣,只是在特定的時間遇到了讓他們感到極端不愉快與絕望的事情,他們感到孤獨、與世隔絕。自殺者的想法和行為是來自於生存壓力和重大損失,以至於他們認為自己再也沒有力量去應付生命。還有許多人看起來非常正常,但是往往在遇到事情面前會很脆弱,在遇到事情時,更容易放棄生命。

去年報道一個新聞,一個女孩因為丟了學費然後自殺的事情嗎,或許就是知道這筆學費對她的的重要性,也知道是一個家底的極限,她感覺到萬念俱灰,所以選擇了輕生。

對於自殺的人,最重要是點燃他生命的希望,重新讓他有活著勇氣,最害怕是生命了無牽掛,人生意義走向盡頭,生命喪失了價值,這才是自殺的最根本。

而榆林產婦悲劇案自殺的原因,就是由於第三種情況,遇到身體重大反應,生不如死,再也沒有力量去應付,最終崩潰,選擇輕生了卻自己生命。

作者簡介:唐若,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十年品牌資深策劃者,曾任創業高管,國際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二級心理諮詢師,汝漢紙學習社創始人,擅長內容策劃。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若女性心學成長筆記 的精彩文章:

當你還在低品質勤奮,而真正的高手早就掌握了這五大思維好習慣
心理學:智慧女人與傻女人區別,看這八點就知道了
心理學:獲取他人支持必備「六種武器」,讓你人緣好到爆
心理學:三種不同的歸因方式,導致命運截然不同

TAG:唐若女性心學成長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