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美援朝,糧少,炊事員盛粥偏心,臨死前對營長說句話,全軍落淚

抗美援朝,糧少,炊事員盛粥偏心,臨死前對營長說句話,全軍落淚

有很多網友曾經問過戰場檔案君,為什麼你那麼願意搜羅戰場上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現在可是和平年代啊,談談樓市、股市,再不濟整理一下將帥們的戰功與待遇,也可以啊!?

我說,我想挖掘的,是「極端環境下的人性」,而戰場,是人類歷史上經歷最多的極端環境。

馮小剛的《1942》中,抗日戰爭處於白熱化階段,而河南卻遭遇了災荒,顆粒無收,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被日本人的進攻搞得焦頭爛額,哪裡還顧得上賑災,因此,河南的地主和貧民一起走上了逃荒之路。

一個地主家不被待見的夥計,他用一塊餅乾,就可以睡了昔日地主家嬌生慣養的小姐!

這就是極端環境下的人性,是人類曾經經歷過的,是人類的共同記憶。

多喝一點粥,粥里多一些米,力氣就會大一些,在戰場上拚命時生存下來的可能性就大!

營部里的幹事們要找這位炊事員干仗評理,營長說:

「為一張嘴吵嘴,丟人!都別去!」

沒人去找這位炊事員的茬,但營長的話卻傳到了炊事員耳朵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人觀天下 的精彩文章:

李雲龍堅決不讓政委管軍事,林彪四野給不懂軍事的政委起了個外號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痛失成為中國近現代史「第一人」的良機!
中英香港談判,鄧小平一句軟話加一句硬話,讓「鐵娘子」跌了一跤
解放戰爭,毛主席撤離延安,卻要堅決留在陝北!根本原因在這裡

TAG:華人觀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