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腫瘤不是絕症 而是一種慢性疾病 中藥調理效果更好

腫瘤不是絕症 而是一種慢性疾病 中藥調理效果更好

腫瘤不是絕症 而是一種慢性疾病 中藥調理效果更好

何裕民 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著名中醫腫瘤專家,中華醫學會理事兼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醫學哲學協會副會長、大學教材《現代中醫腫瘤學》主編,世界傑出華人成就獎獲得者。何裕民教授潛心腫瘤研究與臨床治療三十多年,積累了萬餘例病例,在臨床實踐方面,對各類腫瘤患者及老年患者尤其對肺、胃、腸、肝、乳腺、卵巢等惡性腫瘤的治療療效顯著,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何裕民從事腫瘤臨床近30年,迄今為止已經治療了2萬多例腫瘤。

他一直認為腫瘤細胞,是從正常細胞「變壞」的,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難免遇到傷病,細胞為此要不斷修復。同樣的,細胞也就是在這種修復中變壞的。腫瘤它是種慢性病,從變壞到長成癌腫,可以是幾年甚至十幾年,也就是說,雖然它是絕症,但上天還是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只要能在這個時間裡明白了,而且及時改變自己,是可以抑制腫瘤成為事實。

  • 把腫瘤說成慢性病並非安慰

「把腫瘤說成慢性病並不是醫生對患者的安慰。」潘紅斌說道。早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把腫瘤定義為慢性病了。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常常讓我們談之色變,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死亡率高」。事實上不必那麼恐慌,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癌症1/3是可以預防的,1/3可以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達到治癒,還有1/3通過適當治療可以延長生命和提高生活質量。

也就是說一部分腫瘤是完全可以治癒的,晚期癌症雖然一般無法做到根治,但是經過合理的治療,相當一部分病人能長期帶瘤生存,並保持較好的生活質量。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腫瘤這一致命性疾病,也能變成可控的「慢性病」。

  • 在腫瘤治療過程中 建議採用綜合療法

何裕民 從事臨床工作30年,直接接診的腫瘤病人也有7、8萬人了,在接觸過程中他發現一些癌症患者或是家屬對於腫瘤治療的認識是不全面的,很多人常常會問醫生「吃中藥的時候,西藥要不要停?」「放化療期間還要吃中藥?」許多人覺得在癌症的階段治療過程中要麼採用中醫的療法,要麼採用西醫的療法,實際上他認為不應該這麼教條和古板。從大量臨床實踐得到的數據和結果可以看到,腫瘤患者在放化療的時候,如果配合中醫藥治療會有很大的好處。

因為放療和化療除了能將人體內的癌細胞或癌組織殺滅和抑制外,還會對人體正常的組織細胞產生傷害,這些傷害能夠造成人體免疫功能的低下和出現副作用。所以潘紅斌提出腫瘤病人在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的各個階段中,都應該配合使用中醫中藥,主要原因在於:

第一、中醫中藥能降低放、化療及靶向治療的副作用;

第二、能增加患者對放、化療及靶向治療的敏感性,就是能增強療效;

第三、能防止腫瘤術後的複發與轉移;

第四、能增強患者的體質,增加手術成功的概率,提高患者對放、化療的接受程度。

  • 腫瘤病人術後3-5年是複發高峰期

  • 必須打好這場保衛戰

腫瘤治療是場持久戰,手術治療僅僅是個開始,術後預防複發十分重要。潘紅斌說,腫瘤複發的可能性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可能手術未能徹底切除腫瘤,第二可能由於腫瘤位置不佳或侵犯血管等,殘存的癌細胞會像散落在土壤里的種子一樣再萌發。

腫瘤病人術後的3-5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患者必須高度重視,切不可掉以輕心,除了定期安排複查之外,中醫中藥治療需要跟上,一方面不斷清除體內餘毒,更重要的是扶助人體正氣,增強患者的體質。潘紅斌有一個用藥的「四用」秘訣:一葯多用、對葯聯用、寒溫並用、辨證辨病相依為用,幫助過很多腫瘤患者恢復健康。

何裕民 再次強調,腫瘤病人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癌症是一種慢性病,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只要每天吃藥、堅持治療,控制好它,不轉移、不複發就好。大部分在他這兒接受治療的患者,凡是認真吃中藥的,都能做到控制腫瘤不複發、不轉移。心態好的患者,治療效果更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