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終生道友湛若水

終生道友湛若水

走進王陽明的生命之

第五十四章終生道友湛若水

正德二年,陽明先生遭貶離京時,與湛若水在送別詩中交流道學。同年在家鄉收徒徐愛、蔡宗兗、朱節,在送別三個弟子進京趕考時,寫了篇《別三子序》,在序文末尾囑咐弟子說:「廣東增城湛若水是我道友,在北京做官,你們去見他就和見我一樣。」

龍場悟道後,陽明先生急於見到湛若水,因為在貴州雖然有高山有流水,卻缺少知音。回到北京,終於與湛若水、黃綰可以朝夕論學了。湛若水有師承,是嶺南大儒陳獻章的衣缽傳人,學問功夫紮實。與湛若水、黃綰的道學小組一共存在了一年多時間。一年多時間裡,三個人都互相講學些什麼內容呢?沒有什麼文字記載流傳下來。正德七年,湛若水被派出使安南(今越南),代表朝廷冊封安南王,這個學習小組不得不解散了。

陽明先生揮淚送別湛若水,噙著淚吟誦了兩首送別詩。他很憂傷,一是對道友的依依不捨之情,二是安南路遠又不好走,為道友擔心,三是當時朝綱混亂,皇帝荒唐胡鬧,大太監張永專權,北京並非宜居之地。哪裡宜居呢?在詩中,他和湛若水約定,將來找一處安靜的湖泊,兩人在湖邊相聚修道。

他覺得兩首詩不足以表達對道友的離別情,就再寫了《別湛甘泉序》。這篇序既講述了身心學問的歷史脈絡,又敘述了他自己修學路上的變化,同時也有道友互相叮嚀盟誓的意味。

他在序中說,孔子的弟子顏淵去世後,身心學問就失傳了。曾子把「忠恕」之道的宗旨傳給了孟子,孟子之後「忠恕」之道的宗旨也失傳了。一千多年後,周敦頤和程顥才接續上了身心學問之道。到了明代,身心學問再次失傳。學者都覺得身心學問太難,為什麼會覺得難呢?是因為經典被訓詁和解析得太繁瑣,而變得支離破碎。明代的身心學問演變成了對經典的背誦,已經蛻變成了口耳之學。道家和佛家還講究身心自得呢,儒家卻背離了身心自得學問。

他說自己曾沉溺於道家和佛家二十年,後來才沿著周敦頤和程顥的路子踏上了正途。遇到了湛若水,才更堅定了他的志向,因此湛若水對他幫助非常大。他認為,湛若水最值得稱道的就是「甘泉之學,務求自得者也」。因此,湛若水是聖人門徒。他自認與湛若水志同道合,願意與湛若水終生為友,一起終生學道和傳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最後寫道,身心學問很難明白卻容易讓人迷惑,世風越來越低下很難挽回,道學人士任重而道遠。

這篇序的核心是「甘泉之學,務求自得者也。」這也是陽明先生學問的核心。

正德八年正月,湛若水從安南回國,途中特意拐到滁州和陽明先生相聚。這時陽明先生在南太僕寺當少卿。正德九年,陽明先生在南京當鴻臚寺卿時,湛若水母親在北京去世,當靈柩路過南京時,陽明先生到江邊祭奠,並答應寫一篇墓志銘。祭奠儀式結束,他送給湛若水一本古本《大學》和自己對「格物致知」重新闡釋的文字資料。但是,湛若水不同意陽明先生把《大學》改回到古本的原貌,也不認可他對「格物致知」的解釋。當時,陽明先生在南京講心學受人譏諷,為了自辯而編輯了《朱子晚年定論》。連湛若水都不認可,可見當時心學傳播的處境多麼艱難。

正德七年,為湛若水父親湛瑛寫了篇《贈翰林院編修湛公墓表》;正德九年,為湛母寫了《湛賢母陳太孺人墓碑》。文中說,湛母有孟母之賢,母賢子孝。湛母怎麼賢呢?她39歲守寡,卻鼓勵兒子說:「寧願你學聖人學不成,至少也做個賢人。」於是就囑咐兒子跟著陳獻章學習去了。

湛若水為母親守孝三年後,在家鄉西樵山辦書院講學,講學期間,曾把自己相關的弟子介紹給陽明先生,因此陽明先生有不少廣東弟子。正德十四年(1519),湛若水派遣楊仕德到贛州給陽明先生送信,信中責問陽明先生久不寫信。此前,湛若水已經寫過了一封信。當時,陽明先生在南贛忙著剿匪,天天在深山密林里奔走,可能沒有及時回信。於是他給湛若水回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表達了以下幾個意思:

湛若水學問功夫進步大;

道友們志向同,即便有些枝節差異不影響志同道合;

自己非常渴望像湛若水一樣回家鄉在山中修道講學;

湛若水終於認同了陽明先生對「格物致知」的解釋。

第二年正月,湛若水回信,陽明先生再去信。

第三年,即正德十六年(1521),陽明先生在江西巡撫任上時,

湛若水派人送來了自己的新著作《學庸測》(「學」是《大學》,「庸」是《中庸》)。湛若水在《學庸測》中總結出了自己學問的核心「隨處體認天理」,並且對《大學》第一章進行了繁瑣的詳細的解釋,而且對「致知」的解釋不同於陽明先生。

陽明先生在回信中讚揚湛若水的《學庸測》有新意,認為兩人的學問大同小異,但是也直言不諱地指出他對《大學》第一章的解釋太繁瑣,因為繁瑣而變得晦澀難懂,並且強調自己對「致知」的解釋才是身心學問的根本。這個時候,陽明先生的學問已經成熟,已經簡單化為「致良知」三字。

嘉靖元年(1522),陽明先生的弟子御史朱節和人一同舉薦湛若水回北京官復原職。陽明先生父親去世,湛若水曾到紹興弔唁。嘉靖三年,湛若水任南京國子監祭酒(校長)。嘉靖五年(1526),陽明先生給湛若水寫了封簡訊。

嘉靖七年(1528),陽明先生路經廣東增城湛若水家鄉,去湛若水家看望,湛若水在南京做官,湛若水兒子熱情地接待了他。他看到湛若水家附近山坡滿坡的菊花,他甚至想在這裡安家。當時他拖著病體,身體極度衰弱,在湛若水家的牆壁上題寫了兩首詩《題甘泉居》《書泉翁壁》,在詩中他寫道:「落落千百載,人生幾知音?」

陽明先生去世後,湛若水責無旁貸地為這位知音寫了墓志銘。

陽明先生學問的核心是「致良知」,湛若水學問的核心是「隨處體認天理」。陽明先生認同「隨處體認天理」,雖然覺得與「致良知」有細微差別,卻認為可以殊途同歸。湛若水認為陽明先生心學的「心」只在腔子里。他們雖有不同,終究是道友,是知音,因為他們志向同。

此為連載《走進王陽明的生命》第54篇

心友將修習中的問題和困惑、

感悟發至以下郵箱,我們請老師為您解答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學實修者艾庭 的精彩文章:

彼岸花開,在凌晨的四點
孔門乃是身心之學
做有良知的家長 培養有良知的兒女
龍崗書院祭田記
艾庭去贛州 與吳部長談陽明心游

TAG:心學實修者艾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