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爆炸起火、誤吞燒傷!小小電池可能是孩子安全的「大殺手」

爆炸起火、誤吞燒傷!小小電池可能是孩子安全的「大殺手」

前幾天,科普群里有位媽媽說了自己最近遇到的一件糟心事:

她在某寶買了小風扇,想給寶寶夾在嬰兒車上用,結果風扇的充電電池在沒使用的狀態下就爆!炸!了!起火後還把包里其他東西燒了。

(圖片使用已獲這位媽媽的授權)

從群里這位媽媽發的照片,可以看到燒焦的電池和被殃及的背包。

我把這位媽媽的遭遇諮詢了一位做產品檢測的朋友。

朋友說,「這種情況應該是質檢沒有做到位,產品有質量安全隱患。現在主要是商家送檢和質檢抽檢兩種方式質檢,會有一些質量不過關的產品漏檢。」

建議爸爸媽媽們購物時盡量選擇正規大品牌、大店的產品,這樣萬一需要維權,也更方便些。後來這位媽媽也是幾經輾轉維權,才得到了自己背包、背帶損失的賠償。

花錢買來質量不過關的東西,失財不說,恐怖的是還差點傷到人

更讓人後怕的是,在我們如今的生活里,電池幾乎無處不在,手機、小家電需要電池,孩子的很多玩具也需要安裝電池才能用,那我們豈不是隨時都在身邊攜帶著一個「炸藥包」?

而且除了會有爆炸起火風險之外,對於孩子來說,電池也是絕對的危險品

小小電池

潛伏在身邊的「恐怖殺手」

電池有爆炸起火風險

有的爸媽可能覺得「電池爆炸」在事情離自己比較遠,但如果留心會注意到關於電池爆炸的新聞並不少。

比如手機鋰電池爆炸的新聞,一搜就有,所以給寶寶看手機的時候,爸媽們也要小心,一是要注意不要過近,二是如果手機過熱,就不要給孩子使用了。不說別的安全因素,單純從生命安全形度看,把孩子丟給「手機保姆」也不可取哦,即使爆炸幾率不高,但小心總不為過,是不是

其他型號電池也有可能會引起爆炸的風險:

有的因為產品質量不過關,遇到劣質或者假冒產品,比如群里媽媽遇到的這種情況;

有時候儲存或使用不當,也有爆炸風險。比如:一些紐扣電池,正負極是裸露在外的。如果兩個電池放到一起,有可能發生短路,甚至發生爆炸。

如果我們留心看,就會注意到多數電池包裝上就會有類似的使用提示

注意:電池應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請確認電池正負極。請勿將電池充電。拆開、火燒、與舊電池或不同種類電池混用,以免造成電池漏液或爆炸

從使用提示看,不當使用情況下,電池的確有爆炸風險。大人一般不會胡亂使用電池,但如果把電池放在了孩子能夠到的地方,孩子的行為是不可控的,就有可能釀成悲劇。

去年就有這樣一個例子。爺爺奶奶替換下來的5號電池隨手放在了一遍,結果孩子拿著電池學著爺爺奶奶嗑瓜子,把電池放在牙齒上磕的時候發生了意外,嘴巴里被炸出了一個血窟窿。(來源:中國網)

醫生正在給做手術

孩子口腔有個大穿孔,穿孔附近也灼燒傷了。不幸中的幸運是,孩子沒有吞進肚子里去,沒有傷到消化道。

小顆粒物容易有風險

相比起爆炸風險來說,電池作為小顆粒物品,還存在更多風險

尤其是紐扣電池

物小,風險大

尤其是3歲以前的孩子,好奇心大,識別危險能力卻比較差,如果大人看護不周,很容易將一些小顆粒物件塞到自己的口腔、鼻腔、耳朵甚至下體裡面去,後果很可怕

因為一旦電池泄露出腐蝕性物質,幾小時內就可能燒傷喉嚨、食道、胃腸等。

法制晚報記者還曾專門模擬人體環境做實驗:

將紐扣電池放置在火腿切片上,並整體浸泡於白醋中。記者觀察看到,紐扣電池與白醋接觸後,立刻由電池表面釋放出大量氣泡。浸泡9個小時後,記者看到紐扣電池與火腿切片的接觸面出現了三個洞口,並留下黑色的燒灼痕迹。(來源:法制晚報)

浸泡9小時後

肉片被燒出三個洞並留下黑色灼燒痕迹

如果電池內的鉻、汞、鎘、鉛等重金屬被人體吸收後,也可能中毒,同時引發中樞神經、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的疾病……後果不堪設想。

而這樣的慘事,發生過不止一起兩起。(提示:下面這些新聞報道可能會觀感不適,看了心疼,但仍建議大家都看看,自敲安全警鐘。)

電池入喉

電池入喉會堵塞氣道,可能引發窒息。

電池入消化道

去年9月,媒體就報道過,重慶一女童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是誤吞了一枚紐扣電池,因為沒有及時發現,「卡」在食道里3月之久,最後手術取出來時:

電池中漏出的強鹼性液體致使她的食道被燒傷,全食道僵硬,出現食道疤痕性狹窄,幾乎喪失功能。(來源:成都商報)

女童誤吞紐扣電池

食道被燒傷

電池入鼻

這是最近發生的事,廈門4歲小男孩鼻子難受,他媽媽開始以為是感冒呢,結果一個月以後孩子鼻腔流出膿涕,醫生診斷後發現男孩右側鼻腔有一黑色異物,取出後竟是一塊紐扣電池

電池取出來的時候,已經發黑,孩子的鼻腔的鼻中隔粘膜都糜爛了

電池入眼

山東4歲半的男孩在幼兒園裡獨自玩玩具的時候,因好奇將玩具內的紐扣電池放到了自己的左眼上瞼結膜囊內(上眼皮)。

醫生診斷後發現,紐扣電池經過近一天時間在眼內與淚液等人體體液作用,釋放出鹼性物質,而且已經滲透到眼球內部,造成左眼眶內組織有缺血、溶解、壞死,眼球壁蒼白、缺血,局部壞死,眼內有出血……

手術取出的紐扣電池

手術取出紐扣電池後,孩子的眼睛還需要進一步治療,視力情況也只能再觀察。(來源: 舜網-濟南時報)

電池入耳

2015年,福建莆田11歲男孩小悅(化名)因一時頑皮,將撿到的紐扣電池塞入耳道,第二天父母才發現,送到醫院後,發現電池泄露,腐蝕了孩子的耳道,會影響孩子的聽力。

電池入下體

5歲的妞妞陰道突然出血,一番檢查後,醫生髮現,罪魁禍首竟然是塞在陰道內的一個7號電池。

經手術取出電池後發現,電池正極表面已經生鏽變黑;而且電池泄露腐蝕,已經造成子宮、陰道局部穿孔……(來源: 網易親子綜合)

電池的其他風險

即使孩子不吞食電池,仍有重金屬中毒的風險。

比如長期放置的電池可能會漏出電解液,孩子接觸之後,會由於電解液是帶有腐蝕性的鹼性物質氫氧化鉀,對眼睛、呼吸道及皮膚會有刺激作用

如何安全使用電池?

前面我們提到了,電池已經無處不在,想要完全不接觸也是不現實的,那該怎樣安全的使用電池呢?

1

正規渠道購買合格產品

爸媽們買的時候盡量選擇大品牌有保障的渠道,選包裝上的商標、保質期、廠家等信息齊全的產品。

建議也最好買環保些的產品,比如現在很多電池會標註,「無汞」、「0%汞」、「不添加汞」等字樣。

而按照我國目前的規定,我們常用的家用鹼性電池(即普通5號、7號電池)已經達到了國家低汞或無汞技術要求,可以隨日常生活垃圾投放,並不需要統一回收。所以,平時及時清理家裡廢舊電池也很方便、很必要。

2

盡量遠離孩子

這是最簡便的方法,對於小寶寶尤其適合,其實也不僅試用於電池,所有細小物件都應該放在兒童無法拿到的地方。

3

陪同玩耍,並事先做好檢查

大部分聲樂電玩具是需要用電池的,有些電池還很容易被寶寶摳掉,所以購買帶電池的玩具時要看電池盒是否有可靠的螺絲固定

玩具買回來之後,爸媽就要先幫孩子做「質檢」,將安裝電池部位的螺絲擰緊,最好用膠布把裝電池處蓋子封住。

尤其是3歲以前的寶寶,一定要陪著孩子玩,這樣才能及時看到孩子是不是有異常。3歲以上的孩子,也要跟孩子講清楚電池不是玩具,不可以玩。

4

一旦發現孩子吞食,及時送醫,不要延誤。

如果孩子誤吞電池,都會有異常反應,大人只要仔細觀察,會比較容易發覺。一般來說,只要電池沒有泄露,不會馬上對孩子身體造成危害,不要延誤及時就醫是最妥善處理方法。

小小電池,卻有如此大危害。其實不止是電池,很多很多時候,就是這些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卻成為孩子的「催命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農業大學 的精彩文章:

鄭南峰Science Advances:超穩定原子級銅納米片選擇性電化學還原二氧化碳
南極冰下出現大面積生命綠洲,發現未知生命形式存在跡象
想長壽吃中餐?平均80歲還拖全歐洲後腿,英國人慌了…
快來為我校的「青年理論宣講專家」加油助威吧!

TAG:河南農業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