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鑒書院 品鑒/朱榮賢繪畫

清鑒書院 品鑒/朱榮賢繪畫

清鑒 / 亢軍題籤

朱榮賢,別署閑公、白米山人,安徽滁州人。師從張乃田、黃惇、龍瑞等先生。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林泉畫館館長,安徽林泉書院院長,《林泉》雜誌主編,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安徽省南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龍瑞工作室畫家,《中國書畫》雜誌社書畫院畫家。

主編 / 張開 副主編 / 耿峰 張登

朱榮賢近影

朱榮賢的書畫心路

張開/文

畫不師古,必為野道。畫不通書,韻味全無。前人躬耕筆墨,書畫相融,六法所謂氣韻生動、骨法用筆得之,故能久看不厭,妙境天成。

我是一個好古的人,讀書、讀畫都是對古人情有獨鍾,至於當代,不師古者不愛,胡亂創新的不削一顧。這是個性,或者被人褒獎,也可能讓旁觀者恥笑。無論怎樣,個性養成要變,那就比登天還難。

山水軸

最近看了朱榮賢的青綠山水,眼前亮了。對於他的學習與創作,其實讓人的眼睛時刻都在亮,因為他在按照既定的方向不舍晝夜的勇往直前。對於藝術家來說,方向對了,勤奮是上升高度的階梯,如若反向那就是南轅北轍,越走越離譜。不可否認,朱榮賢的勤奮與執著引領著他從一個高度在往另一種境界遞進,他的藝術之路曲折但一直在前進,從不妥協。

時間可以佐證一個人的付出,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情真意切、溫純別緻。先前品鑒朱榮賢的作品,傳統、清雅、文氣,現在品鑒,依然傳統,又多了幾分爽朗、凝練與厚重。他不斷的賦予筆墨以情懷,注入文質相含的分量,得到的回報就是作品的品味提升。這是一個極為中肯的闡釋,他的追求也在於此。

山水橫幅

在我看來,朱榮賢的繪畫有幾點值得引人注目,慢慢去讀,應當會有心靈的共鳴。

取法由明清走到宋元,這是他的理念。古人說,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沒有經歷過燦爛的平淡不真實,沒有研究繁茂而尋求簡潔的筆墨不厚重。朱榮賢的山水在取法上的遵循是長遠而樸素的,他對宋元的理解是潛心實踐的經驗積累,通透、明快、精到、平和。無論遠觀還是近看,其作品都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縱然現在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只要這麼走下去,個性的凸顯應當是唾手可得。

山水軸

作品整體性把握,朱榮賢是經過用心經營的。從畫面本身來看,他的繪畫遵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準繩,點線富有生命力,構圖協調,純正雍容。包括色彩的運用,絕棄艷麗流俗,取清雅古淡,有如謙謙君子,從來不用夸夸其談便可讓人賞心悅目,在真實的世界裡做好真實的自己,至於刻意強裝的掩飾必然與他格格不入。再看落款的字體與大小位置恰如其分,他不喜歡把字寫得過大,在適當的位置把落款與畫面有機統一,不但得到小中見大,又能反襯畫面的張力,即使小品都具有宏大氣象,體現出山川河流,樹石飛泉的生命力與延續性。

書法小品

提到畫面的落款自然就會想到書法,這是傳統文化的映帶關係。古人說,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故工畫者多善書。朱榮賢很注重在書法上的修鍊,從而達到書畫合一的天然融匯。書法是他的專業並非僅僅是愛好,他注重臨帖,勤勉執著,從不懈怠。篆隸、行草、小楷,大幅、小品、手卷,只要是自己青睞的就必然躬耕不輟。他的書法以格調第一,用筆至上。先前對篆書情有獨鍾,對秦漢的涉獵促使他的眼界變得高古,近年又吸收趙之謙的信札手稿,亂石鋪路的章法,力扛九鼎的線質,加上自由豁達的心態,讓他的作品處處充滿了與眾不同的感知與認識。

朱榮賢是個深受傳統文化滋養的藝術家,他的言談舉止,思維模式與價值衡量都潛在著文人繪畫的影子。作品追求筆墨趣味,情感抒發,同時強調筆外韻致,襟懷氣度,志趣學養和氣質修為。他與同道友人聊天的時候輕言細語,毫無半點霸氣,以謙卑之心得友善平和,既尊重了自己又尊重了別人,這是他的修為,是天生所帶的氣息,也是後天曆練的養成,與之友善,親穆閑逸。一個藝術家水準的高低總是與為人處世的氣息相互關聯,為人不真,難於脫俗,為藝不精,難至高遠。

山水軸

久知圖畫非兒戲,到處雲山是我師。從畫室走向自然天地之間,去享受生活,感知天地萬物所給予藝術家創造的靈感,這是朱榮賢另外一種學習、研究的途徑。他遊歷南北,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和價值觀念,有煙雨朦朧的江淮溫潤也不缺粗獷豪放的剛毅雄強。他到山林曠野寫生,畫心中山水,寫情、寫意,抒發內在的愛與被愛的激情。

藝術的美是由內到外的筆墨再現,借古開今,心師造化。藝術家的靈魂在於對繪畫意境的追求,須度物象而取其真,手中的筆墨傳達出去的是自身的價值觀念而不僅僅只是技巧的嫻熟。毋庸置疑,朱榮賢的繪畫語言是他多年的生活積澱所迸發出來的情真意切,畫著自己的畫,寫著自己的字,做著適合自己並孜孜以求的事情,隨著時光推移,他的求索之路應當走的更遠,藝術判斷必然更加準確,筆墨情感肯定愈加豐富、沉厚,在浩瀚廣博的繪畫領域兼收並攬,廣議博考,走出一條完全屬於自己的繪畫之路。

丁酉秋於清鑒書院燈下

朱榮賢繪畫作品欣賞

山水軸

書法手稿

山水軸

山水軸

書畫合璧

山水軸

書法小品

山水軸

山水軸

山水軸

山水中堂

書法小品

山水軸

山水軸

山水軸

山水團扇

山水斗方

書法團扇

山水軸

展覽現場接受採訪

版權所有 轉載註明出處

清鑒書院

我們追求卓越,立足原創,不斷超越自我,

我們品鑒藝術,品味人生,榮辱甘苦與共。

關注我們,

清澈如鏡……

清鑒文化傳播成都有限公司

書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濱河路291號

北京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玉橋西里70號院3號樓42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伊書堂│埃及的遊戲人生,不服不行
益生菌咋免疫?
還有一枚可愛的標籤/日常記錄
那些堅持不結婚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囡囡老師善意提醒:為了您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請不要在日常給孩子們穿「洞洞鞋」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