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无意多占封地四百顷 结果丢了乌纱帽

无意多占封地四百顷 结果丢了乌纱帽

有个成语叫凿壁偷光(也可叫借光),说的是古人挖通墙壁,借隔壁的光亮来看书,以此用来形容刻苦读书、好学不倦之人。其实,这是一个古人励志苦学的故事,而这个励志的古人就是汉代的匡衡。可惜的是,如此励志的人做了朝廷大官后,管不住自己,一不“小心”贪腐起来,被人举报多占了400顷封地(相当于4万亩),结果丢了乌纱帽。

想当年,少年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他白天必须干活,挣钱糊口,晚上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可是,他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没法看书了。匡衡心痛时间都白白浪费了,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穷人,就挖苦他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啊!”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回到家中,匡衡想了个办法。他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够,还必须看更多的书。可到哪里去弄书看呢?正好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只要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就这样苦读下来,匡衡终于考取了功名,当上了太原郡的文学卒史。由于他对《诗经》理解深刻,得到了还是太子的刘奭的好感。几年后,刘奭(汉元帝)即位,年轻的匡衡一路升迁,直到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汉元帝,总理全国政务,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为官期间,匡衡的确做过不少铲除奸佞,为朝廷尽忠的好事。但是,随着加官进爵,匡衡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当时有个规定:凡被封侯者,都要赐予封地。匡衡应该得到封地3100顷,可在丈量时,不知是执行的官员失误,还是有意巴结贿赂,就多给匡衡圈出了400顷。事后,家人向他报告了此事。面对突然多出来的“便宜”,匡衡一下花了眼,把持不住私欲,干脆将错就错,占有了多余的土地。而地方官员发现后,因畏惧匡衡的权势,也未敢多言。

可纸里终究包不住火。不久,有人向汉成帝(此时汉元帝已经病故,汉成帝继位)举报了匡衡侵占土地之事,加之平时与之不睦的官员在汉成帝面前说项,使得汉成帝大怒。他马上派人调查此事的真伪。经查属实后,依照国法、民意,匡衡被撤职法办,贬为庶民,封地也被收回,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匡衡返回故里不几年,就病死于家乡山东邹县(今山东省邹城市)。

奇趣历史秘闻原创投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作者:不老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汉朝 的精彩文章:

历史揭秘|世界军事史上不为人知的秘密,汉朝收编过古罗马军团
此朝男人一打“光棍”官府就派一种人来解决,女性不结婚全家连坐
这些文学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一)
汉朝这帮黑道兄弟真会玩!组队远征中亚,回国后1100多人封侯拜爵
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就从这枚2000年前的金印开始

TAG:汉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