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賽場內外,他們格外美麗

賽場內外,他們格外美麗

他們是高校里的學生、教師。在天津剛剛落下帷幕的第十三屆全運會上,他們多了一個特殊的身份:志願者。

他們利用課餘時間,甚至犧牲整個暑假進行訓練,只為了把最美好的形象、最精彩的表演、最優質的服務呈獻給來參加、觀看這一體育賽事的所有人。

他們用汗水和微笑寫下四個大字:無怨無悔。賽場內外,他們格外美麗。

8月27日21時,全運會開幕式文藝展演部分開始,水滴體育場6萬名觀眾座無虛席。第一篇章第三個節目《龍舟競渡》,演員們氣勢磅礴的表演贏得雷鳴般的掌聲。作為全運會唯一一名高校青年教師志願者,天津師大服裝表演專業教師高振宇毛遂自薦,參加了這個節目的訓練。

高振宇清晰地記得,大家第一次進水滴體育館排練時的興奮心情。然而,他們沒想到,前方阻力重重。龍舟開動時,演員們根本無法控制重心,更別提做動作了。後來,道具工作人員把龍舟刨了一個個「坑」出來,這樣大家可以坐在龍舟上,腿固定在龍舟下面的金屬杠上。但是,龍舟座位與腿相接觸的地方非常粗糙,一次訓練下來,大部分男生的小腿肚子都被硌出了血痕。為了節目的效果,大家咬著牙堅持訓練,幾乎每個人的大拇指根都被磨掉了一層皮。

然而,當站在全運會開幕式表演場地上的時候,一切痛苦的記憶都煙消雲散。龍舟節目第一個動作划下去後,觀眾的吶喊聲給演員們帶來神奇的力量。那天晚上,高振宇發了一條朋友圈:「當看見數萬名觀眾沖著我們的方向歡呼,全身都充滿了無限的能量……」

與表演志願者不同,後勤志願者都是幕後英雄。

後勤志願者、南開大學學生孔航的一天是從等待開始的。每一天的清晨和傍晚,孔航和他的後勤夥伴們提前把物資搬到訓練場,等待著演員大部隊的到來。晚上10點排練結束,演員們陸續離開,他們再把水桶、簡易飲水器收起,把操場清理乾淨,在夜色中回到寢室。

場地承擔著南開大學、天津大學2000餘人的訓練任務。「我們沒有人抱怨過酷熱和辛苦,後勤就得給同學們解決問題。」孔航說這番話時,儼然一副「時刻準備著」的模樣。

保證賽場上運動員的發揮不受或者少受外界影響,是全運會場地誌願者的職責。

天津大學研究生任彬是一名場地誌願者。在海河教育園體育中心,他與另外24名同學主要負責體操館的場地控制。每天,他們要在每場賽事開始前一個小時左右到崗,從運動員入場、比賽到賽後疏導,25名志願者分為三組協作控場。

「要控制場內人員數量,對運動員、帶內場證的志願者及工作人員進行嚴格限制,每隊教練不超過三人進入內場;還要控制媒體記者的採訪,不能讓他們影響運動員發揮。還有一項工作內容是賽後頒獎儀式,我們需要在比賽完導播切換不到3分鐘時間內,將頒獎台在體操館布置好,這是比較考驗團隊協作的一項工作。」

比其他志願者幸福的是,場地誌願者在完成工作的同時,能相對近距離地觀看比賽。正因為這樣,對於運動員的努力、賽場的緊張,任彬有了真切體會。「運動場上的勝利,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勝利。」任彬說。

作為媒體志願者,天津理工大學學生王旭媛的工作是記錄。當時間的指針指向21點,場燈關閉,體育場逐漸寧靜。只有一間靜得只有點滑鼠敲鍵盤聲音的房間,燈還亮著,媒體志願者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無私奉獻」,是志願者們共同的精神坐標。正如一名攝影志願者所說:「畫面里沒有我,但我知道相機後面那個人是我,我把他們的狀態都留在了相機畫面中,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我很自豪。」(本報見習記者 陳欣然)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2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引導中職生上好第一門思政課
優化專業預警機制中的權力配置
大山裡播種夢想
「法學」+「信息管理學」首迎新生
新工科應嵌入地方發展大格局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