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起底iPhone 8新產業鏈:爭獨家競爭激烈,行業洗牌蘋果供應商風光不再

起底iPhone 8新產業鏈:爭獨家競爭激烈,行業洗牌蘋果供應商風光不再

[摘要]如無意外,作為蘋果手機面世十周年的獻禮,也是重新激活中國市場的拳頭產品,iPhone 8於美國時間9月12日正式發布。

時代周報記者 陸一夫 發自廣州

如無意外,作為蘋果手機面世十周年的獻禮,也是重新激活中國市場的拳頭產品,iPhone 8於美國時間9月12日正式發布。市場調研機構Fluent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有79%的iPhone用戶打算購買另一款iPhone來取代目前的手機,其中約有40%的人準備選擇iPhone 8。

但據時代周報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由於組裝工藝較為困難,此前iPhone 8的良品率只有35%,接近新品發布會前夕才提升至接近50%的水平。上述業內人士透露,預計10月底至11月初,iPhone 8的良品率才會達到80%以上,這意味著短期內iPhone 8的出貨量將出現明顯的缺口。

這對於國內的蘋果供應商而言顯然是一個壞消息。考慮到iPhone 8的缺貨情況嚴重,而同一時間華為的Mate 10和三星Note 8上市在即,iPhone 8的潛在消費者可能將被二者分流。

事實上,成為蘋果供應商對於國內企業依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為了能夠持續獲得來自蘋果的訂單,國內的供應商不得不跟上蘋果的技術標準,來自iPhone的海量訂單極大地倒逼了這些企業進行自我改革。

不過,擺在他們面前的現實問題是,iPhone的銷售量增長已經大不如前,反觀國產手機廠商的崛起帶來了更多的機遇。面對智能手機行業的深度洗牌,這些蘋果概念公司該何去何從?

轉向獨家供應商

根據蘋果披露的2017年供應商顯示,在主要的200家供應商里,美國、日本、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囊括166家,佔總供應商的83.42%,呈現四強稱霸的局面。其中美國、中國台灣和日本的供應商數量為46家、45家和44家分列前三,而中國企業(含香港)今年新增五家廠商,以31家的成績位居第四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位居第五大供應商的韓國在今年的iPhone新品中地位超然,甚至對iPhone新品的價格起到決定性作用。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iPhone 8將採用柔性OLED面板和OLED觸控面板,而目前智能手機OLED市場中,三星顯示屏佔據了97%的市場份額。此外,iPhone8使用的NAND快閃記憶體相當一部分是由佔據世界市場份額第1位的三星電子和第4位的SK海力士提供,其所採用的雙攝像頭組件大部分是由韓國電子零件製造商LG旗下子公司LG Innotek生產。

而中國供應商則主要向蘋果提供聲學器件、外殼、柔性基板、放水部件和代工組裝等服務,但利潤率卻相當低。2013年由Financesonline繪製的一副蘋果供應鏈信息圖表中顯示,一部iPhone中85%是在中國組裝,原因是從組裝效率來看,中國工廠(如富士康)招工極其容易,且數量龐大,只要稍加培訓,便可在流水線上做重複勞動。

儘管如此,中國代工廠所分享到iPhone利潤卻極為微薄。根據加州大學和雪城大學三位教授合寫的論文《捕捉蘋果全球供應網路利潤》分析,2010年蘋果每賣出一台iPhone就獨佔58.5%的利潤,而中國大陸的勞工成本只佔了1.8%。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近年蘋果在中國的供應鏈出現了新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減少了供應商的層級,轉而傾向於採用獨家供應商。「以前蘋果的做法是保證供應穩定,貨比三家,因此國內有多級供應商。但現在盡量是獨家供貨,這意味著iPhone的訂單競爭將更加激烈。」不過蘋果公司方面未向時代周報記者證實這一說法。

由於此次iPhone 8對供應鏈的要求更加嚴格,其良品率不足以應付目前龐大的需求量。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新iPhone選用的OLED屏幕生產過程出現問題,延誤1個月,故可能延遲交付,從而影響初期銷售。

「蘋果模式」

一部售價接近1000美元的iPhone 8,大約需要500個零部件組成,這由200家主要供應商提供。但蘋果對這200家供應商的管理堪稱極致,其要求了解每一個元器件的來源、研發、生產、測試等過程,完全控制手機生產的每道環節。此前時代周報曾報道過,蘋果一直將大量手機工程師下派到元器件工廠,共同開發,「就算富士康只是個組裝工廠,但蘋果仍派駐了近2000名工程師」。

蘋果對供應鏈的無縫把控,被業內友商稱為「蘋果模式」。除了嚴苛的保密協議和工序要求,蘋果在零件議價上具備相當強的能力,特別是以前iPhone銷量穩步增長的時期,蘋果較其他手機廠商更具成本優勢。

但面對蘋果的高規格刁難,國內供應商並沒有知難而退,相反在跟隨蘋果的路上越走越遠。2012年蘋果在全球擁有156家官方的產品和零部件供應商,當時中國有8家上市公司入圍,包括A股中的安潔科技、環旭電子、比亞迪、歌爾聲學等。

時至今日,中國的蘋果供應商規模已經擴大至31家,如生產前置鏡頭模組的歐菲光、生產屏幕玻璃的藍思科技、無線充電的立訊精密和信維通信、生產電池的德賽電池和欣旺達、從事生產聲學模組的歌爾聲學、檢測設備生產廠商光韻達、顯示屏加工設備生產廠商精測電子、激光加工設備生產廠商大族激光等等。它們被譽為是站在巨人蘋果之上的新興公司,iPhone的出貨量為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以大族激光為例,因為蘋果新品對精密製造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帶動了整體上游供應鏈激光及自動化設備全面升級,使得激光加工設備生產廠商大族激光從中獲得更多訂單。今年上半年,大族激光的蘋果訂單就確認了25億-26億元,預期三季度蘋果相關的訂單也有望達到10億-15億元。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成為蘋果供應商不僅僅只是訂單和經濟利潤,而且還包含著其他隱性的好處,例如公司管治的現代化、技術創新的領先優勢,以及躋身世界一流供應商之列的巨大榮譽感。

「蘋果是全球最優秀的消費電子品牌,能成為蘋果公司的供應商並在相關產品供貨中佔到巨大份額,這應該是我們的驕傲。」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群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與蘋果合作之後,她便開始考慮向湖南擴張生產基地,「沒有遠景規劃,做不好這麼大的一個客戶。」

唇亡齒寒

然而好景不長,iPhone的銷量增長放緩來得比想像中更早。

受到全球智能手機增長放緩影響,iPhone的增長空間也接近天花板。根據「互聯網女皇」摩根士丹利分析師Mary Meeker發布的最新年度互聯網趨勢(Internet Trends)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互聯網用戶達到34億,滲透率為46%,與此同時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僅增長3%,遠低於2015年的10%。

再加上近年新款iPhone的創新力度不足,消費者更換iPhone新品的意願也在降低。以iPhone 7為例,市場分析公司 CIRP 公布的數據顯示,基本類似iPhone 6s設計的iPhone 7讓更多的消費者選擇購買舊款機型,而不是最新的iPhone 7。

在中國市場,iPhone遭遇到國產手機廠商前所未有的大圍剿。根據IDC發布的公告稱,去年中國智能手機的總出貨量為4.67億部,同比增長8.7%,但與此同時蘋果的出貨量下降了23.2%,總計只有4490萬台。而華為、Oppo和Vivo佔據了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前三強的席位,出貨量分別為7620萬部、7320萬部和6320萬部。

由於中國市場增長乏力,iPhone去年全球出貨量下降了約7%。因此iPhone 8將具有決定性意義,分析師普遍預計擁有無線充電、面部識別等重磅功能的iPhone 8將會帶來一個超級更新周期,從而提升iPhone的銷量。孫燕飆亦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今年新推出的三款iPhone中,預計iPhone 8將承擔起60%的銷售量。

iPhone銷量的下滑,直接影響了上游供應商的市場選擇,甚至可能意味著死亡。2014年10月6日,蘋果公司的藍寶石屏供應商GTAT宣告破產,當日股價暴跌90%,原因是GTAT的藍寶石屏幕的整體良品率只有30%左右,無法實現量產,這導致其失去了來自蘋果數十億美元的收入。

GTAT僅僅一周後,台灣第二大觸控面板生產商勝華科技也由於業績惡化而宣布破產,原因在於當時的iPhone 5放棄了原來iPhone 4以及iPad所需要的觸摸屏,而選擇了更薄的內嵌式屏幕,勝華科技因此而遭遇滅頂之災。

擺脫蘋果依賴症

成也蘋果,敗也蘋果,GTAT和勝華科技的結局敲響了警鐘,越來越多的國內供應商不再將籌碼只押注在蘋果身上,而是選擇分散投資,向多元化方向擴展。

以藍思科技為例,這家從10年前就開始為蘋果提供玻璃防護屏的中國供應商,在2015年起就不在年報中提及蘋果,即使蘋果一直是藍思科技的第一大客戶。

與此同時,藍思科技加快了擴張和轉型的步伐。今年藍思科技宣布全面發力開啟3D曲面玻璃生產項目,其不但首創四面彎曲3D玻璃的加工方法,而且還實現了對VIVO、華為新機型四面彎曲3D玻璃面板及後蓋的獨家供貨。

此外,藍思科技在今年上半年還耗資18億元在國內外購置新廠房和設立子公司,業務版圖將從單一的出貨屏幕蓋板玻璃向「屏幕蓋板玻璃+後蓋玻璃+金屬中框+生物識別模組+觸控屏幕貼合」五項業務轉型,這一思路與歐菲光的擴張路徑相似。歐菲光在觸摸屏業務穩固的基礎上,從2014年起重金快速切入顯示模組與全貼合加工,然後再投建攝像頭、指紋識別模組,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超過30倍的增長。

而一直為蘋果提供聲學部件與觸控馬達的瑞聲科技,也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下半年公司將繼續加大資本投資,大概有50%都會投向非聲學領域,其中光學業務將是新的增長點。

「雞蛋不應該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是供應商的普遍共識。」在孫燕飆看來,國內供應商無法分享到蘋果生態圈的更多利潤,「iPhone的銷售量在放緩,但蘋果依然可以通過軟體層面的服務維持營收增長,這是供應商及時轉向的關鍵原因。」

隨著國產手機廠商的崛起,供應商的服務對象不再局限於蘋果,華為、OPPO和小米等品牌的出貨量增長抵消了蘋果訂單減少的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經受住蘋果嚴格的供應鏈把控考驗後,這些供應商有更好的經驗去滿足國產廠商的需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國內供應商對蘋果的依賴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實現擺脫,目前在蘋果的上游供應鏈里,前30家供應商營收來自於蘋果的收入佔比均在40%以上,這意味著iPhone新品尤其是iPhone 8的銷量將對其未來一年的營收有著重大影響。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hone 的精彩文章:

可笑可悲可談!路透社表示iPhone 8太貴 中國人買不起
為iPhone X鍍金吧 奢華定製商已接受預購
蘋果十周年旗艦機不叫iPhone 8而叫iPhone X
新一代iPhone亮相在即 高端機型iPhoneX或售1000美元
郭明錤:iPhone X日產量僅1萬台發售初期將嚴重缺貨

TAG:i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