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達繪畫藝術巔峰,揚中華國畫傳統——中國知名畫家鄒建源

達繪畫藝術巔峰,揚中華國畫傳統——中國知名畫家鄒建源

鄒建源,號滿芽子,出生於1957年,湖南湘潭人,知名畫家,現任中國農業出版社美術編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連環畫研究會理事、中央國家機美術家協會理事、渤海大學客座教授。

年少風華

詩意嚮往,筆耕不綴徜徉藝術

鄒建源出生於南方,曾有過數年農村勞動的經歷,多年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給了鄒建源生活的積累,更給了他踏實的性格。更重要的是,鄒建源在勞作的生活中,沒有忘記對於藝術的渴望。他嚮往著詩意的藝術生活,對於繪畫的熱愛,讓他即使在辛苦的工作中也未曾放下手中的畫筆,無論寒暑,均筆耕不綴。

1980年,鄒建源畢業於湖南省輕工業學校陶瓷美術專業,並在湖南省株洲市陶瓷廠從事藝術設計,在藝術的世界裡徜徉越久,鄒建源對於繪畫的渴望便愈深,而為了更好地習畫,鄒建源更決心負笈北上。1985年,鄒建源進入了中央美術學院深造,四年的時間,讓鄒建源進行了更加系統的藝術學習,而他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被分配到農村讀物出版社,專門從事美術編輯工作。

探索之旅

明心致遠,積累生活精湛技藝

1980年,鄒建源的作品《嘗》獲得了湖南省第二屆青年美展一等獎,並參加全國第二青年美展;1988年,他的《二十四節氣》參加第四屆全國年畫展;1989年,另一幅作品《虎虎如生》亦參加了第七屆全國美展。而鄒建源也憑藉著他源源不斷的作品,和精湛的繪畫功底,成為了中國當代知名青年畫家。

鄒建源多年來在農村的生活,讓他積累了大量的生活閱歷,而他尤其對江南的農村生活十分熟悉,有著深厚的感情。觀看鄒建源作畫,總能見他全神貫注、十分投入,而正是這份投入使得他將真情實意融入作品之中。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從1983年到1993年,鄒建源在這十年間甘居斗室,歷經寒暑,面壁苦作。他的畫作充滿了現代民俗氣息,他用一支畫筆描繪出當代中國大眾的生活,記錄人們真實而富有色彩的日常。

但鄒建源獨特的繪畫視角,並不能被所有人接受。他的繪畫被一些人認為「俗氣」,而他數年來堅持所做的事情,更被人稱為「傻氣」。面對這些聲音,鄒建源並沒有改其心智,他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情,從未懷疑,從未動搖。一直到今天,鄒建源依舊不隨波逐流,不追時尚,寂寞地從事著自己奉為神聖的事業。「十年辛苦不尋常」,這使得他的畫作,愈加顯現出感人的藝術效果。

傳承經典

演繹民俗復興繪畫

鄒建源最典型創作有《二十四節氣圖》百米水墨人物長卷、《二十四番花信風》工筆人物花鳥長卷、《中華第一街一長安街》山水人物60米長卷等。而鄒建源還獨創了張家界山水畫風格和技法,並將獨特的創作技法,運用到山水畫創作中,創下了諸多精品。

中國人物畫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歷代畫家創作了不少以民間風俗為題材的作品。傳統中國農業民俗是最重要的題材之一,描繪農業勞動的《耕織圖》之類畫作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自明清以後,由於文人繪畫成了中國繪畫的主流,山水、花鳥繪畫大興,人物畫漸趨衰落,以民間俗事為題材的作品則更遭冷落了。直至近百年,這種狀況才有所改變,中國人物畫重新呈現出復興的態勢,但注重描繪社會勞動生活的畫家仍然不多。鄒建源以十年時間艱苦努力,完成了的《二十四節氣圖》、《中華第一街一長安街》等巨幅中國畫作品,是對於中華繪畫傳統的傳承,是人物畫的再次復興!

《二十四節氣圖》以生動的畫面,描繪不同節令期間不同的生產勞動場面,如挖筍、種樹、插秧、蒔田、收麥、割稻、摘棉、采桔、鏟菜、修渠等;畫中穿插著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如春節舞獅、立春打春牛、清明上墳等;再加上不同畫面上書寫的民間諺語,使作品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觀者如親臨其境,與畫中人物共同經歷農業勞動的艱辛,共同分享豐收的喜悅和節日的歡樂。

農業勞動必須注意氣候的變化,「不違農時」是祖宗留下來的古訓。古人根據氣候的變化,將全年劃分為二十四個段落,每段約隔半月,分列在十二個月當中,即為二十四節氣。人們根據不同的節氣,及時進行農業生產勞動;圍繞著農業生產勞動,形成了不同的歲時節令風俗,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民間節日,最早都與這些節氣以及農事活動有關。傳承至今,這些節日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最有特色的重要內容,維繫海內外炎黃子孫血脈親情的心理紐帶。

《二十四節氣圖》是長100米、高1.8米的巨幅畫卷,畫中描繪男女老少共有360人之多,每個人物都接近真人大小。這樣規模的作品,在中國繪畫的歷史上實屬罕見。《二十四節氣圖》以長卷的形式,展現出既連貫,又獨立的不同畫面,這是中國傳統繪畫具有民族特色的形式。畫家採用傳統中國人物畫的造型手法,又結合西方繪畫的表現技法,塑造出眾多的普通農民形象,既注意真實地描繪出他們的容貌,更著力於傳達出他們的神情,力求形神兼備、栩栩如生。一位年輕的畫家,駕馭如此宏大的場面,塑造如此眾多的人物,詳盡周密、態度從容,顯示出深厚的藝術功力,十分難能可貴。

藝行天下

廣受認可,各地參展獲獎無數

經過多年的繪畫研習,鄒建源的作品受到了眾人廣泛的認可。1995年,鄒建源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個人畫展;同年8月,又參加了中國藝術博覽會;9月,在藝海實業總公司舉辦個人畫展;1997年8月,他的百米巨幅水墨人物長卷《二十四節氣圖》參加了中國藝術博覽會;10月,參加大連首屆華夏藝術博覽會;1998年10月,在可創藝苑舉辦個人畫展,受邀赴美國舉辦個人畫展;1999年《樂園》參加第九屆全國美展,《鋼筋鐵骨築長堤》更獲得了中央國家機關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展優秀作品獎;2002年5月,《張家界山水》參加了全國書畫大獎賽獲優秀獎;2006年,《戀蝶》獲中央國家機關書畫美術攝影作品展一等獎;2007年,《張家界金鞭溪》參加當代名家邀請展2007年到韓國首爾參加中韓藝術交流畫展;2009年,《張家界第一橋》山水獲「第三屆正氣歌全國書畫大獎賽」二等獎;2010年,在日本東京參加「第三屆中日友好文化藝術交流展」,並被授予「當代傑出藝術家」稱號。

近幾年間,鄒建源的作品更是獲獎無數。2011年,《張家界山水——超越》獲「中央國家機關書畫作品展」三等獎;2011年,《張家界農田》山水、《同源——記毛澤東和齊白石》,參加第三屆中國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全國書畫作品展;2013年8月,鄒建源在嘉玉關輝煌美術館舉辦了個人畫展;2014年3月至5月,他又到加拿多倫多、蒙特利爾和美國紐約、華盛頓進行文化藝術交流考察;2014年,作品《晾紅椒》參加中國美麗鄉村書畫展。

發揚傳統

促進中華藝術復興

鄒建源的作品是中國傳統畫作的代表,他用自己的行動和創作,達到了藝術境界的頂峰,更將民俗傳統畫逐漸傳播到國外,實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揚。他的數百多幅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及美國、加拿大、法國、瑞典、日本、奧地利、香港、台灣等友人收藏。同時,鄒建源的部分作品還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日報》等報刊發表 ,並出版了《鄒建源畫集》、《圖說二十四節氣》及數套連環畫畫冊。

《二十四節氣圖》創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央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北京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法國環球新聞電視及《光明日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圖片報》等分別報道了百米巨幅水墨人物長卷《二十四節氣圖》的創作經過和體會,傳略被收入《中國美術年鑒》、《中國青年當代名人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華人物辭海》、《世界文化名人辭海》、《世界人物辭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大全》。

作為當代藝術家,鄒建源並未止於繪畫的創作,他的繪畫作品不僅在國內外聲名遠播,還帶動了更多人的繪畫熱情,促進了中華繪畫藝術的興盛發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鄒記福 的精彩文章:

七夕相逢,勝卻人間無數,喝相愛友鄰福,把醞釀的情話說給ta聽
酒說天下 六福人生

TAG:鄒記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