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針灸,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關於針灸,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針灸

起源 遠古

針灸,分為以銀針刺穴的「針法」,和以艾草燃熏的「灸法」。她們是中醫文化的重要一隅,是古人療養生活的仰賴。中醫遵循道家五行之法,針灸亦是調和陰陽的重要手段。

針術,源自遠古以砭石錘擊筋骨的解痛之術。戰國之書《內經》又稱《黃帝內經》,為針學之宗本。灸法起自北方寒荒之地,在人體穴位燃熏艾草,以驅體內濕寒。

《黃帝內經》分「素問」「靈樞」二部

針灸的工具頗有講究。古時細針以鐵製成,近代改為銅絲,現以金銀、合金代之。古今細針的類別也有不同,過去有九種針式,如今只分長短豪針、放血棱針與淺刺之皮膚針三種而已。

古代的九種針式

現代的三種針式

灸的用具是艾草,其味芬芳,其質易燃。將艾草纖維製成艾絨,置於患處點燃,能達到舒經活血之效。為減少灼傷,人們將不同材料墊於艾草與皮膚之間,就形成了各路灸法。還有將艾絨置於針柄上點燃的針灸配合之法。

隔姜灸法

溫針灸法

針灸是中國自古的傳統。秦有扁鵲、華佗的針灸之道,《左傳》《史記》對其略有記載,後世將托為扁鵲所著的《難經》與《內經》並稱。晉代皇甫謐擅研醫理經典,著有《針灸甲乙經》,是現存最早的針灸專著。

唐王朝於太醫署設針灸專門學科,醫家與醫著層出不窮,以甄權的《針方》和孫思邈之《千金方》為代表。范仲淹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便有大批儒士轉投醫門,王唯一奉仁宗之命鑄造立體銅人模型,同時生出「子午流注針法」。

經絡穴位是針灸的基礎理論。孫思邈在甄權的基礎上統一了經脈腧穴圖。元代滑伯仁歸納了陰陽十二經和任督二脈,稱「十四經」,為後世沿用。

陰陽十二經示意圖

針灸於古時為醫療手段之大宗,小到感冒、發燒,大到到癲癇、癱瘓,各類病痛皆要靠它醫治。如今,它已不似過去風光,但也能常常發揮些作用。它可被用於治療失眠、頸椎病、腰痛、近視、甚至老年痴呆,還能有效對抗當代人的亞健康狀態,在美容、減肥、戒煙方面也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鑒真東渡時,針灸被傳播到日本、朝鮮,現如今,更是遠播世界各地。歐美國家將之看作新潮,非洲國家也受其裨益。可見,一種文化固然要經歷沉浮起落,但只要它有價值,就總會發光發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遺小棧 的精彩文章:

聲色動人,古琴曼妙
欲將心事付瑤琴,只待有緣人
每一段愛情都是最好的禮物

TAG:拾遺小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