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斬草除根,ICO是真騙局還是央行不懂數字貨幣?

斬草除根,ICO是真騙局還是央行不懂數字貨幣?

央行終於對ICO出手了,即便是P2P亂象橫生的那幾年,央行也沒有這麼決絕過。按照慣例即便是要取締某個行業,至少也要一個導火索,「出事了」才出手,這次可見央行態度的堅決。相信央行已經暗中觀察很久,忍無可忍才決定採取「團滅」。

當一個人要徹底滅掉一樣新生事物時,會有兩種心態,一是不喜歡,二是看不懂。

相對於不喜歡,ICO令央行更不安的是看不懂。

央行都看不懂的事物,數據猿也沒有道理一定要看懂,不過經過對業內人士的採訪,我們還是整理出一些脈絡,希望能幫大家撥開一些迷霧。

在進入正題之前,先深入淺出地介紹一下一些相關概念,當然我主要負責淺出。

去中心化——假如我們的世界沒有了馬雲

區塊鏈技術簡而言之就是把加密數據(區塊)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疊加(鏈)生成的永久、不可逆向修改的記錄。特點是分散式記賬,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

當前我們仍處在一個權力和資本都高度中心化的時代,就像張瑞敏所言,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無疑支付寶和微信就是中心化時代的產物。

現在要為大家建構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去中心化生態。設想有這樣一個封閉的村子,村長是馬雲,村民之間資金的借貸往來都要通過他。因為他是村子裡最富有的人,也是最有威信的人,他手中的賬本記錄可以作為信用中介為大家證明資金的流向。

而有一天區塊鏈技術出現了,村民們突然發現,原來資金的流轉不需要經過馬雲的賬本也可以得到證明了。村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賬本(分散式記賬),當村子之間任意兩個人之間發生資金轉移,只需要在村口喊上一句「甲借給了乙500塊錢」,然後全村人都在自己的賬本上記下這句話,這樣就解決了甲乙之間任意一方想賴賬都不可能的問題。

不久之後村民發現在這個系統里,在村口喊一句「甲借給了乙500頭豬」大家也是可以記錄的,喊話的內容是什麼並不重要,只要村民之間認可這個東西就行,哪怕是個數字串,這樣比特幣的概念便浮出水面。

但很快大家又發現了新的問題,並不是所有村民都很守法,有個村民在村口喊了句「甲借給了乙500個比特幣」,而實際上根本沒有這回事,如果這個時候大家都記下這句話,就意味著在系統里憑空多了500個比特幣。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人們決定為自己的話打上標記,每個村民在村口喊的話,都是統一的格式,也就是所謂的區塊,區塊里包涵的內容是上一個村民的喊話記錄、本次交易記錄和此次區塊編號。

但是不是所有的村民都能一直按時守在村口聽喊話來記賬,很多時候兩個村民之間的記錄會有時間差。為解決這個問題,大家規定要在每個交易區塊上蓋上時間戳,形成不可逆的鏈條,稱之為區塊鏈

這樣即使兩個村民之間,即使記錄的完整度不同,也能通過檢查雙方的區塊編號高度同步交易數據。例如村民甲的區塊高度是1000,村民乙的區塊高度是1010,那麼只要向乙請求同步10個區塊即可。

村子裡並不是每個村民都那麼勤快,因為會有人想,憑什麼有人在村口喊一句話我就給你記賬,難道筆不用錢嗎?怎麼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能?簡單一句話,記賬有獎勵。記賬者的獎勵就是,獲得所生成區塊新創造出來的比特幣!並且,廣播交易尋求記賬的交易者們可以選擇支付給記錄者一定的辛苦費。

每一次的記賬就意味著新比特幣被創造出來—這個過程被稱之為挖礦。生成一個區塊可以創造的比特幣數量被規定每4年減半一次,2009年1月第一個區塊生成時,世界上有了第一批50個比特幣,而2012年12月之後,每生成一個區塊只會創造出25個比特幣,以此類推不斷遞減,到達2140年將不再有新的比特幣生成,屆時全世界比特幣的總量為2100萬個,這也是為什麼比特幣總量為2100萬的原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假如兩個村民同時在村口聽到喊話,搶到了記賬權該怎麼算?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系統規定交易平均每隔十分鐘才能進行一次記賬,十分鐘的時間裡誰能更快跑向村口,誰就獲得這次記賬權,決定誰能更快跑向村口的因素就是演算法。演算法能力的強弱取決於強大的計算機器,也就是俗稱的挖礦

還沒有交易公司即可上市?沒有監管的ICO瘋狂生長

這些概念基本上已經介紹完畢,接下來可以進入正題了。

ICO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融資手段,晨暉創投投資經理孫騰跟數據猿介紹說:「融資的主體可以是公司,也可以只是一個項目,甚至一個概念。背後不需要實體經濟的支撐,理論上要發行ICO只需要一個白皮書,一個概念一個團隊就可以了,沒有任何規則上的限制,當然前提是別人要認可你的貨幣。」

作為投資人,需要用法幣購買比特幣或者以太坊,這兩種貨幣是目前市場公認權威度較高的數字貨幣,用比特幣或者以太坊才能到企業官網或融資平台去購買項目的代幣。整個ICO完成後企業得到的是投資人手中的比特幣或以太坊,投資人得到是企業發行的代幣。

當投資人得到項目的代幣後,等融資完成,大概幾周過後就可以上數字貨幣交易所,進行代幣交易。

看到現在可能你會有點疑問了,ICO怎麼看著有點像上市?

某種意義上ICO使得一個公司剛創立,甚至還沒有產品交易、現金流水,就有了「上市」的能力,而且還不需要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查。

同時ICO還打破了融資的圈子限制,降低了資金流動的門檻,因此吸引了大批資金的注入。根據Autonomous ICO報告統計,2017年上半年,通過ICO募集的資金超過12億美金。

而讓ICO真正走向大眾視野的,就是那些猶如天方夜譚一般的高倍回報率。以太幣發行三年翻了五百倍,小蟻幣、量子鏈等企業通過ICO獲得了百倍的增長,這些瘋狂的新聞不斷衝擊人們的眼球和理解能力。

再瘋狂的漲勢都不如人心的瘋狂,儘管專家不斷大聲疾呼要預防泡沫風險,但被房地產市場教育了十幾年的中國投資者現在只相信一件事,面對已經噴薄的市場,最大的風險就是什麼都不買。

瘋狂的ICO,誰在控制升與跌

ICO的發行平台往往都是還沒有盈利的企業,甚至很多還只是一個概念,背後根本沒有任何實體經濟作為支撐,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虛擬經濟。

孫騰介紹說:「目前『幣圈』還比較小,基本上就是由李笑來薛蠻子等大V和一些『嗅覺比較靈敏的人』組成的,很多事件都是被他們炒作起來的。」

儘管李笑來也因為EOS、PressOne兩個項目飽受質疑,但是由於他通過ICO實現了財富自由,他的言行在投資者心中無疑就是權威。什麼區塊鏈、白皮書、底層代碼,投資者根本不在乎,與其說是投資,到不如說是在賭博。到了賭場如果你自己不會賭牌,就跟著全場贏最多的人一起下注。

當然,炒作只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如果要追究更深層次的原因,跟當前的大環境也是離不開的。

原鉅派投資集團研究員畢良寰對數據猿解釋說,區塊鏈技術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為什麼到現在才開始呈爆發趨勢,尤其是今年以來在中國的爆發?這可能是跟宏觀經濟大環境是離不開的。實體經濟一直保持低迷的增長,現在二級市場比較熱的都是一些金屬類的資源型股票,或者雄安新區這種政策型的股票,完全沒有感受到實體經濟自發性的繁榮。

另一方面,16年政府開始實施金融去槓桿政策,在金融市場收緊監管,比較典型的就是互聯網金融領域。今年以來政府又大力控制樓市,老百姓發現好像能投資的方向越來越少。

而ICO的出現正好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在高倍回報率的刺激下散戶開始大規模入場。從原來的極客到普通大眾,ICO的生態也發生變化,意味著容易被騙的人開始變多了。

孫騰介紹說,「一些項目的代碼都是互相抄來抄去,業內人士一眼就看能看出來,但是大眾投資者既看不懂又根本不在乎這個問題。」

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煜全先生說:「這裡有個典型的博傻理論,創業者利用新投資人的錢向老投資人支付高額回報,然後大肆宣傳,以此營造高回報的假象,吸引旁觀者參與。」

在老投資人眼中,後來者不過是高矮不一的韭菜,而新進入的投資者卻相信後面總會有人出更高的價格,以此陷入內心慾望的循環,但最後總會有人淪為接盤俠的地位。

這種老人坑新人的模式是不是很像一種違法經濟行為—傳銷?沒錯,現在市面上已經開始大規模出現打著區塊鏈、新技術的幌子進行包裝,進行傳銷的活動了。

央行及時出手,很大程度是為了防止違法犯罪的大面積蔓延。但是這種一刀切的方式是否是最恰當的解決方案呢?就在文件下發的幾天前,區塊鏈公司幣安剛獲得了千萬美金的融資,幾天前意氣風發的創始人何一,現在也只能無奈的表示要暫緩發行,更直言現在腦殘才會發行新幣。

央行對ICO釜底抽薪,但善後的事並沒有太多提及,畢竟這個鍋不是自己的。市場上不斷傳來公司跑路投資人資金難追回的消息,曾經風光一時的萊特中國,近日被央視曝光,疑似攜2億巨款跑路。

比特幣到底是什麼,央行表示。。。

很多朋友會有誤區,以為央行也一併禁止了比特幣的交易,實際上央行對比特幣並沒有採取行動,但是規定了其屬性——一種可以交易的商品。

隨著ICO的落幕,比特幣的價格也應聲跌落。9月1日下午,比特幣價格再創歷史新高,最高達每枚30799.67元。而就在9月4日下午的一小時內突然下跌2000元,最低下跌至26000元/枚,較日內最高點跌去3000元。據全球虛擬貨幣統計網站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在18個小時的時間裡,全球虛擬貨幣總市值蒸發了16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045億元),跌幅高達10%。。

「央行其實也看不懂數字貨幣。」孫騰向數據猿反應道。

認為比特幣僅僅是一種可以交易的商品是不夠準確的,它具備全球流通的能力,而且實際上也不乏作為貨幣的功能,用來進行商品交易。而由於其匿名特性,很多組織和個人都在利用比特幣進行洗錢和黑市販賣槍支毒品等交易。

當然比特幣也不是貨幣,因為它沒有抵押物,況且數量恆定,難以跟實體經濟進行互動。

那要如何看待比特幣的價格曲線呢?

實際上比特幣的價值有兩個維度的評判標準,一個是由挖礦成本決定,主要是挖礦所花費的電費以及設備的費用。隨著算力的提升,現在挖出比特幣所花費的電量,差不多等同於一個一百萬人口的城市所消耗的數量。

「而現實世界中比特幣的價格,則是由一套另外的規則來決定,至於規則是什麼,可能要比中國的樓市還難看懂。」孫騰表示。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比特幣的定義,有人認為這是未來全球流通的唯一貨幣;有人認為它不過是跟古董字畫一樣數量恆定的收藏品;有人認為它是規避金融風險最好的方案等等,不一而足。

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對待新生事物的態度一向比較開明,摸著石頭過河,基本上採取的策略是早期任其野蠻生長,自己在一旁暗中觀察,最後立法規範。技術不是騙子,真正作惡的永遠是人,ICO有其獨有的存在價值,此次央行是否是永久禁絕,也是未來值得關注的問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據猿 的精彩文章:

大數據周周看:微軟與臉書共建開放式神經網路交流格式
大數據24小時:騰訊推出「微眾卡」,你的餘額寶提現了嗎?
乾貨分享:優勢企業如何做一個好的入境營銷?
大咖周語錄:當大數據成為思維習慣時,產業發展才算成熟
大數據24小時:臉書「神童」跳槽谷歌,「量化派」擬赴美上市

TAG:數據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