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韓企在中國經營叫苦不迭,遭遇罕見「滑鐵盧」!

韓企在中國經營叫苦不迭,遭遇罕見「滑鐵盧」!

由於今年上半年的「薩德」事件,韓國企業在中國的發展陷入苦戰,如今,韓企大多數都經營慘淡!

韓企市值大規模跳水

據韓國《亞洲經濟》10日報道,自「薩德」事件發生後,其影響波及韓國股市,10家韓企市價總值「跳水」,14個月蒸發了約17.7萬億韓元(約合1.016千億元人民幣)。

截至9月8日收盤,韓國綜合股指市場上與中國市場關係較為密切的10家企業市價總值共計44.89萬億韓元。與部署「薩德」前相比,蒸發了近17.7412萬億韓元,減幅為27.2%。

這10家韓國企業涵蓋化妝品、娛樂、電子產品、酒店、遊戲等領域。其中,愛茉莉太平洋(4.260, 0.03, 0.71%)股價在這10家企業中縮水最多,從去年7月7日的44.1萬韓元跌至目前的26.75萬韓元,跌幅為39.3%;YG娛樂公司跌幅也達33.9%;而希傑E&M公司因網石遊戲上市,拉動股價上漲8.7%,是10家企業中唯一一家股價上漲的企業。

除了這10家企業外,現代汽車與中國合作企業的矛盾日趨尖銳,成為受薩德影響較大的股票。數據顯示,在現代汽車集團旗下11家子公司中,有9家股價同時下跌,導致現代汽車市價總值一天內蒸發了2.592萬億韓元(約合149.6億元人民幣)。

「易買得」全線撤出中國市場

文章最開始說的韓企慘淡經營,就9月8日爆出:易買得正在就拋售中國國內5家門店,與泰國CP集團進行協商。並且為了順利撤離中國市場,正在商討多種方案,拋售相關事宜尚未確定,但預計年內完成撤離。

也就是說韓國新世界集團旗下超市品牌「易買得」將全線撤出中國市場。

據了解,近幾年「易買得」在華巨額虧損,虧了大概11.51億元人民幣,不得已轉向投入泰國等東南亞市場。「易買得」時隔20年的撤出,背後隱含意味可以說是十分豐富。

首先,「易買得」的退出可以說是韓國企業在華經營不景氣的一個縮影。韓國頂尖企業如三星電子、現代汽車等在華經營都面臨著同樣的窘境。繼去年三星「爆炸門」後,三星全球召回250萬台新機,市值蒸發了將近220億美元,引發了國人對三星品質的強烈擔憂。,近五年來,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曾經高達19.7%,超過了美國蘋果公司。但2014年後,其市場佔有率就逐年下滑,今年一季度竟然跌至3.1%。相反的是,我們的國產手機卻迎頭趕上。據調查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排名前十的手機廠商中,有八家為中國本土企業,佔有近九成的市場份額。和手機命運一樣,三星電視同樣在中國市場份額一落千丈,僅為3.9%,排名靠前的均是我國本土品牌。

韓系車在華市場也持續低迷。2012年韓國現代起亞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為8.6%,但截至上半年卻跌至3.8%。同期,我們的本土汽車行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佔據了46.1%的市場份額。

這樣就不難理解有些專家說:「中國企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並對以家電和汽車行業在全球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韓國企業帶來威脅。」這些東西我們中國自己可以生產了,而且可以生產的更好,似乎就沒有那麼大的必要買進口產品了。

其次,從韓企在華銷售不景氣中,我們可以看到很重要的一點:我國企業更具有競爭力了。中國曾經一度被韓國視為「進軍海外的橋頭堡」,「韓流」裹挾著大量韓國製造湧入中國市場。但隨著中國本土企業革新生產體系,加強自己的品牌開發,競爭力大幅度提升,品牌不僅在國內大放異彩,也逐漸走出國門與歐美企業展開競爭。技術實力的不斷增強,縮小了中國與別國的技術差距。

這樣說來,韓企在華銷售不佳,也能夠理解了。

想更詳細地了解國際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可評論參與金融班試聽課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代華商商學院 的精彩文章:

行業格局巨變,餐飲成為新主場
知識付費:硬的尷尬,軟的大方

TAG:時代華商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