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能不能學好說話,保護和提高聽力是關鍵

寶寶能不能學好說話,保護和提高聽力是關鍵

媽媽們總喜歡把寶寶開口說話當做是他成長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但很多媽媽常會忽視一點,寶寶「說」的能力,其實和他「聽」的能力的發展息息相關。

當寶寶還蜷縮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能聽到外界的聲音了。但寶寶什麼時候能分辨出媽媽的聲音呢?多大才能回應媽媽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寶寶在不同月齡的聽力發展。

寶寶出生時,聽覺已經發育成熟。1個月時,他就能識別出一些聲音。當你跟他說話時,他會扭頭看向你。

(1)2-3個月,當你說話時,寶寶會對著你笑,還會嘰嘰咕咕發出一些「啊」「哦」之類的母音。

(2)4-7個月,當寶寶聽到聲音時,會尋找聲音的來源;他能根據你的聲調分辨你是開心還是生氣;當你說話時,他會專註地看著你的嘴巴,試圖模仿你說話的聲音,開始牙牙學語。

(3)8-12個月,寶寶會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能聽懂一些日常用語。1歲時,可能會叫「爸爸」或者「媽媽」。

保護和提高聽力有訣竅

你家寶寶聽覺能力與同齡寶寶相比落後了?不要著急,寶寶有自己的發育步調,不一定都要按照育兒標準來。不過,想讓寶寶聽覺更靈敏些,媽媽們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寶寶能不能學好說話,保護和提高聽力是關鍵

(一)保護是基礎

寶寶的耳朵還很脆弱、敏感,要避免小耳朵收到傷害。

避免將異物放入寶寶耳中。可用棉簽清潔外耳廓,不要伸進去掏耳朵,以免耳朵受傷損害聽力。

不要讓寶寶長時間暴露在噪音下,否則聽力會受損。如何確保音量合適呢?你可以觀察寶寶是否有不適反應,比如哭鬧。

呵護耳部健康。對小寶寶來說,感冒、平躺著喝奶都很容易引發中耳炎。所以媽媽們平時要增強寶寶的抵抗力,避免寶寶感冒。中耳炎常常會造成疼痛,如果寶寶扯著自己的耳朵哭鬧(尤其在吃奶的時候),或是發現寶寶的耳朵有任何異樣,一定要趕緊看醫生。

(二)多聽是關鍵

我們要儘可能地製造機會,讓他接觸各種不同的聲音。

多和寶寶說說話。比如告訴他,他現在正在做什麼,手裡拿的小玩具是什麼顏色的,摸起來感覺怎麼樣。不用擔心寶寶太小聽不懂。

多放音樂(注意控制音量)。播放的音樂的種類可以多元化,你喜歡的音樂也可以放給寶寶聽。還可以藉助一些器物逗寶寶玩,如搖鈴、撥浪鼓、音樂盒。等寶寶大一點,可以引入安全的音樂玩具,比如玩具鼓、玩具琴等。

聆聽生活中的聲音。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外出,當寶寶聽到一個聲音時,向他解釋那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

給寶寶讀繪本,講故事。給寶寶讀繪本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能幫助他積累辭彙、提升專註力、培養閱讀習慣等,還能拉近你們的距離,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寶寶能不能學好說話,保護和提高聽力是關鍵

(三)聽力受損要警惕

新生兒在離開醫院前都會做聽力篩查。雖然大多數寶寶的聽力不會有問題,但感冒、耳朵感染、聽到巨響等很多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寶寶的聽力。所以媽媽們一定不能掉以輕心,要多留意觀察。如果寶寶出現以下情況,就說明他的聽力可能出現了問題,需要儘早就醫。

(1)寶寶1個月大還不能對大聲的刺激做出反應,4-6個月大還不能轉向發出聲音的方向。

(2)叫寶寶的時候,他總是沒反應。

(3)7個月大的時,寶寶仍然沒有開始牙牙學語,或者嘗試模仿任何聲音。、

寶寶擁有了靈敏的聽力,才能在日後的語言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更加順利。避開那些會傷到小耳朵的「坑」,同時創造機會,讓寶寶多多聆聽不同的聲音,才能讓寶寶擁有兩隻「慧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