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難道百分之66的癌症是隨機突變?真相是這樣

難道百分之66的癌症是隨機突變?真相是這樣

「為什麼是我?」

腫瘤患者最為困擾的問題。

日前,一篇《66%癌症發生是因為「運氣不好」》的文章在網上熱轉,稱世界頂級期刊《科學》刊登文章指出,66%的癌症發生是由於基因複製隨機差錯導致。其後證實,這一驚人結論是媒體誤讀。

《癌症霉運排行榜》 據新華網

實際上該文指出,發生在不斷進行分裂的正常人體細胞周期里的DNA隨機修復錯誤,占腫瘤基因突變發生的66%,是導致腫瘤基因突變發生的主要原因,而胚胎時已經攜帶突變的遺傳性腫瘤基因的幾率可達5%。因此科學家預判:通過對DNA錯誤修復和遺傳性腫瘤基因的準確監測就可以有效地預防癌症的發生。

今年2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遺傳諮詢門診啟動,據悉為國內首家掛牌成立的腫瘤遺傳諮詢門診。這在國內仍屬新生事物。記者了解到,腫瘤遺傳諮詢門診提供的服務不止於腫瘤基因檢測,更在於通過了解個人身體狀況、個人及家族成員病史,建議是否接受腫瘤遺傳基因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提供腫瘤發生風險、預防策略、早發現策略、生育策略等等。

專家提醒,小於50歲的低齡腫瘤(特別是乳腺癌、卵巢癌、結腸癌、子宮癌等)患者及家屬、同系家族成員中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患有同種癌症、雙側同種癌症患者,腫瘤為遺傳性的可能性較高,建議進行腫瘤遺傳諮詢。

解讀:

檢測結果解讀技巧影響基因攜帶者心理

據悉,基因組檢測技術現在已廣泛應用於腫瘤的發生、診斷、治療、預後、隨訪跟蹤、緩解、惡化、複發、耐葯9個不同重要環節的臨床基因組檢測評估。

但腫瘤遺傳諮詢門診不僅是為腫瘤病人提供基因檢測,在諮詢過程中,遺傳諮詢師會幫助腫瘤病人及其家屬理解、接受遺傳因素在腫瘤發生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其對治療、心理和家庭影響。通過對家族史的分析,評估家族成員在不同年齡段發生遺傳性腫瘤的風險,對準確選用腫瘤基因檢測及其結果解讀等給予指導。對於未找到病因的患者,腫瘤遺傳諮詢或許也能提供線索,讓醫生「抽絲剝繭」找出病因。

南方醫科大學客座教授、美國臨床細胞基因組遺傳診斷專家陸國輝指出,腫瘤遺傳諮詢是臨床腫瘤醫師與患者及其家屬間不可缺少的橋樑,缺少腫瘤遺傳諮詢,會導致腫瘤基因組診斷走彎路,給病人及其家屬帶來誤導和各方面的損失。

得知自己攜帶腫瘤遺傳基因,大多數人會有背上了個「不定時炸彈」的心理負擔。陸國輝介紹,這就需要有遺傳諮詢的技巧,而遺傳諮詢的技巧與對腫瘤基因型的專業性了解密切相關。「比如,在A先生確定攜帶SDH基因後,我首先告訴他,SDH基因分為a、b、c、d四個類型,相對幸運的是他是a型,發生這個腫瘤的風險比b型低,一旦發生腫瘤,進展也比較慢。這樣一來,A先生從一開始就能以比較放鬆的心態去接受諮詢。」諮詢最後,A先生感嘆:「陸教授,我明白了,查出了有這個基因,其實是好事啊!我可以有針對性地去預防,出了問題也更容易早發現。」

分析:

乳腺癌、卵巢癌遺傳性病例佔比達10%

日前,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癌症數據指出,全國每天約1萬人診斷癌症,每分鐘約7人確診患癌。上述發表在《科學》一文則指出,胎兒時已經攜帶突變的遺傳性腫瘤基因導致的腫瘤高達5%。陸國輝介紹,不同種類的腫瘤中,遺傳性腫瘤所佔的比例也不同。

例如,乳腺癌、卵巢癌中,遺傳性病例可以高達10%,而其他諸如結直腸癌、視網膜母細胞瘤、子宮內膜癌、神經纖維瘤等病例,遺傳性病例所佔比例則相對較低。

癌症與外界環境的關係及主要風險因子 (節選自Nature)

內外因素對癌症的貢獻權重(節選自Nature)

每種遺傳性腫瘤的發生都與其特異性基因變異相關。變異遺傳性腫瘤基因在同一家族裡可以從上代往下代傳遞,導致腫瘤發生在不同輩分的多個家族成員當中,而變異遺傳性腫瘤基因攜帶者一生中罹患腫瘤的風險遠遠高於普通人群,例如,攜帶BRCA1突變基因的個體在70歲時罹患乳腺癌的幾率高達85%以上。

他介紹,具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小於50歲的低齡腫瘤患者及家屬,同系家族成員中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患同種癌症的,雙側同種癌症(如雙側乳腺癌、雙側卵巢癌)患者,已檢測出遺傳性腫瘤基因檢測陽性者,以及關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的人群是腫瘤遺傳諮詢的適用群體。通過腫瘤遺傳諮詢和腫瘤基因檢測,不僅可獲得連續性心理諮詢服務,專家還會根據遺傳性基因檢測結果和家系分析解讀家族史,對個體和家族成員進行患癌風險評估。除此之外,必要時可開展家屬成員的基因檢測,有效提供治療和預防性諮詢,制定家庭健康管理計劃。

提醒:

並非所有腫瘤多發家族成員都需基因檢測

陸國輝提醒,並非所有腫瘤多發的家族成員都有進行基因檢測的必要。有一位諮詢者D女士,其丈夫患肺癌,其父親有四兄弟。D女士的大伯下一代有6人患上腸癌,而除了大伯之外,包括D女士父親在內的其餘三兄弟及後代都沒有腸癌患者。D女士想知道,自己是否需要進行腸癌相關的遺傳性基因檢測。

「經過詳細分析後發現,D女士大伯是從D女士的奶奶處遺傳了相關癌症變異基因。在D女士的父輩這一代,只有大伯家族有必要進行基因檢測,其他的則沒有必要。」陸國輝表示,如今的基因檢測市場出現了一些亂象,一看到家族裡有多人患有腫瘤就需要整個家族的成員都要進行基因檢測,而實際上,經過遺傳學分析,可能該家族只有某一分支的成員需要基因檢測,也有可能完全不需要檢測。這一分析過程,也體現了腫瘤諮詢區別於單純基因檢測的價值。

另外,除非有可疑癥狀,不主張18歲以下健康人群進行遺傳性腫瘤基因檢測。未成年人對腫瘤的認知不足,腫瘤基因檢測會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而影響成長。

「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是細胞內與細胞增殖相關的基因,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每個人體內均含有原癌基因。」陸國輝解釋,正常情況下,原癌基因被抑製表達,但是當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包括基因突變、疾病、不良外環境和不良生活習慣等,原癌基因就會被激活,從而產生不受控制的癌細胞。

他指出,除了腫瘤基因變異外,新近研究發現了基因組的拷貝數變異(CNV)可發生於自然體內孕育的胚胎中。值得注意的是,拷貝數變異可以引起癌症等一系列嚴重疾病。據估計,在健康人群基因組中,大約存在4.8~9.5%的拷貝數變異。此外,腫瘤基因結果嚴格保密,確保病人隱私,也是進行腫瘤遺傳諮詢的重要原則之一。

如何識別癌症徵兆?如何預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實時快訊 的精彩文章:

這樣吃花生可以治病,你都知道嗎?
生活在地球上感覺真的好幸福!
你說要是外星人來襲擊地球!世界各國會怎麼樣?
以前古人認為五星連珠是吉是凶?歷史上多次出現,2040年將再次發生!
牛頓和愛因斯坦,你心中覺得哪個更偉大!

TAG:環球實時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