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CSP2017-鄧紅教授:精神復元,有望還是無望?

CSP2017-鄧紅教授:精神復元,有望還是無望?

2017年9月7日-9日,中華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精神醫學學術會議暨第七屆海峽兩岸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學術會議於浙江省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本次會議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主辦,浙江省醫學會承辦,主題是「關注治療,促進康復」。

本次會議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的鄧紅教授為大家帶來了《精神復元,有望還是無望?》的精彩演講,談及重型精神疾病的代表——精神分裂症治療和預後的問題,並講述了復元的十個基本要素。

CSP2017-鄧紅教授:精神復元,有望還是無望?

雖然精神分裂症基礎臨床研究有了很多發展,但是一些研究提示,病程10年之後,仍有50%的患者不能恢復或顯著進步。如何優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療結局始終是擺在患者與醫生面前的最現實問題。

鄧教授首先向大家講述了一個正在住院治療的病人提出的問題,即:為什麼有9年病史,經過各種藥物治療病情得不到緩解的前提下,住院治療20多天,病情就有了轉機?作為醫生知道其中的奧秘,這在於巧妙應用精神復元的理念給予引導與干預。讓患者意識到自身擁有的與眾不同的潛質,發現復元的希望,如同點燃患者主動配合治療康復的發動機。所以在治療每一個患者與家庭的時候,怎麼才能為他們多做一步?怎樣才會為他們的治療、預後和長遠的幸福給予更多的支持?這也是精神康復團隊的老師長期思考與實踐的內容。

在這一案例中,患者在短短的20天,不斷被醫生啟發、認可,重複提醒他的特點,比如聰明、學習能力極強,以及患者在參加康復後的一些積極反饋也提示患者具有很高的領悟能力。父母對患者潛質的發現與病友對患者才幹表現的欽佩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所以,他意識到自己仍然是一個有特別價值的人。而經過對家屬的教育,他的親友也認為他是一個有用的人。因此,換一種角度,從患者的視角看周圍的世界,會讓患者得到從未有過的支持。這些與精神康復密不可分。

精神康復理念的進步

精神「康復」 領域有一個詞叫「復元」,精神康復(Rehabilitation)的一個方向就是復元(Recovery)。復元與傳統的精神康復不同之處在於,精神康復重視缺陷,希望能彌補缺陷,恢復功能。而復元不太強調缺陷,而是重視長處,強調發現個人的潛質。即:在接受現實不完美的同時,努力發現生命新的意義,過一種有幸福有貢獻的積極人生。

與傳統的康復或精神藥理學的復元相比,康復領域的復元理念更加強調個人經歷中的一種過程,涉及建立希望、自我安全感與自尊、支持性的人際關係、被賦能、社會融入、應對技能以及生命的意義,讓患者有機會重獲有意義的人生。

關於「復元」

? 「Recovery」 is a process, a way of life, an attitude and a way of approaching the day』s challenges. It is not a perfectly linear process. At times our course is erratic and we falter, slide back, regroup, and startagain…

--Patricia Deegan,1998

? 復元是一個過程,一種對待日常挑戰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前進的道路路並不一帆風順,有時候會迷茫、後退,但是,我們會隨時振作起來,重新開始…

? 「…The need is to re-establish a newand valued sense of integrity and purpose within and beyond the limits of the disability; the inspiration to live, work, and love in a community in which one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Patricia Deegan, 1998

? …對待殘障和局限,我們必需重新建立一種新的、有全麵價值感的目標。對待生活、工作與愛的激情將成就我們對社會的重要貢獻。

復元的十個基本要素

? 希望

「希望」帶來了未來會更好的顛覆性訊息,給予個體克服障礙動機;在朋輩家庭社會專業等的支持下實現希望;希望是復元過程的催化劑、發動機;

? 責任

患者負有自我照顧與復元前行的責任。採取具體步驟去實現目標需要巨大的勇氣。患者需要努力理解他們的經歷並且賦予積極的意義,認識到這些應對策略與醫治過程對於促進他們健康的意義。

? 尊重

社會與周圍對患者的接納與欣賞,包括:保護他們的權益、消除歧視與恥感是復元的關鍵。自我接納與重拾信心至關重要。只有尊重才可以確保患者參與到他們生活的每個方面。

? 朋輩支持

相互的支持,包括:分享知識技能與社會學習,這些在復元過程中是無價的。 患者的相互激勵為彼此提供歸屬感、支持性關係、有價值的角色與共同的社區。

? 強調優勢

復元強調價值與建立多種能力、彈性、天賦、應對能力與個體先天的價值。通過建立這些優勢,患者脫離了過去有障礙的生活方式而進入了新的生活角色(比如:伴侶、照顧者、朋友、學生、僱員)。復元的過程通過與他人支持、信任的互動獲得。

? 起伏中成長

復元的過程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植根於持續成長、有時的障礙挫折、與經驗中學習。 當個體覺察到積極的變化是有可能的,復元就開始了。而這種覺察可以促使患者全面進入復元的工作。

? 全人的

復元強調個體的全面生活,包括:精神、身體、心靈與社會。復元涉及生活的每個方面:居住、就業、教育、精神健康與治療服務、免費的社會文化服務(比如:娛樂服務、圖書館、博物館)、成癮治療、屬靈服務、創意活動、社會網路、社會參與、患者抉擇的家庭組織機構系統等的支持,這些對於給患者提供持續的有意義的機會至關重要。

? 賦權

患者本人有權做各種選擇,並且參與各種決定,包括:影響其生活的資源分配,還包括可以被教會或者支持性地從事這些事情。他們有能力參與其他消費者之間的合作,為他們自己的需求發聲。通過賦權,個體獲得了掌控他們生活的方向以及影響他們生活中的技能與社會構成的掌控能力。

?個體化的與以人為本

基於個體獨特的優勢與特點、需求、經驗經歷、文化背景的復元有多種方式。 每個人的背景都是多樣化的。每個人也會通過各自最適合自己的不同道路獲得自己的復元理想與健康狀態。

? 自我抉擇

患者通過自主選擇引領、控制、練習選擇、與決定其自我的復元道路,獨立地、自願自主地獲得其自我決定的生活。復元的界定就是:復元一定是個體通過自我抉擇自主確定其生活目標,並且涉及其獨特的方式達成這些目標。

華西醫院在康復領域做出了喜人的成就。華西醫院與成都市青羊區殘聯合作建立的「希望之光」社區精神康復平台為患者提供了向社會正常生活過渡的專業精神康復服務項目,通過「國際精神康復會所項目」、「復學康復項目」、「治療性個案管理」、「復元365」、 「CBT、SCIT小組」、「遠程康復項目」等為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服務,是一個歸屬與支持氛圍的「學習、工作」職業康復平台,在患者能夠勝任後就可以逐漸進入社會。

CSP2017-鄧紅教授:精神復元,有望還是無望?

CSP2017-鄧紅教授:精神復元,有望還是無望?

CSP2017-鄧紅教授:精神復元,有望還是無望?

精神復元,就在下一個路口。

專家介紹

CSP2017-鄧紅教授:精神復元,有望還是無望?

鄧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教授;重型精神障礙及精神康復亞專業負責人;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分會精神康復醫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華精神醫學會精神分裂症專家協助組副組長;四川省西部精神醫學會心身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四川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項目專家組副組長;華西醫院與成都市青羊區殘聯合作「希望之光」社區精神康復實踐基地負責人;長期致力於精神分裂症的臨床治療與社會心理康復的服務與研究。

CSP2017-張寧教授:抑鬱症認知行為治療概述
CSP2017-陸林教授:沈漁邨院士與《精神病學》
CSP2017-王傳躍教授:合理用藥,至臻至簡

TAG:大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