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林:新聞報道中的「標籤暗示」

曹林:新聞報道中的「標籤暗示」

導 讀

「標籤暗示」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和負面強化,標籤越負面,越不會出現在正面新聞中,然後變得更負面。

最近,福建莆田一老人過斑馬線時,向停車禮讓的車主脫帽鞠躬的視頻走紅網路。當事老人、88歲的閔慶昌說,車停下等候讓他很感動,說「謝謝」怕聽不到,所以脫帽鞠躬,這樣內心比較平衡。網友被這個老人觸動了。有的說,雖然鞠躬的少,但心存感激的人很多,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我這篇文章不是想評論「老人鞠躬傳遞的暖意」,而是想談媒體在新聞報道中一種無意識的標籤習慣,對同樣的人,在不同的新聞語境中,會使用不同的標籤,我把這種習慣稱作「標籤暗示」。

媒體在報道這條新聞時,都是這樣強調的:福建莆田一老人過斑馬線時,向停車禮讓的車主脫帽鞠躬的視頻走紅網路。——車主是什麼人呢?仔細看相關視頻會發現,車主是一個女司機。後來這個女司機還接受了媒體採訪,並受到了當地交管部門的表彰。很有意思的是,媒體在報道這條新聞時,幾乎沒人使用「女司機」這個標籤,而是很模糊地稱「車主」。

不強調車主性別不是很正常嗎?這裡也沒必要強調車主是「女司機」,有什麼問題呢?我想說的是,如果這是一條負面新聞,很多媒體在報道的時候會強調「女司機」身份。比如,如果一個88歲老人經過斑馬線的時候,車主沒有禮讓,而是橫衝直撞過去,這事兒被媒體報道了,媒體會習慣性地突出「女司機」標籤。一場交通事故,如果肇事者是男司機,記者不會在標題中強調「男司機」;可如果肇事者是女司機,記者可能會刻意強調「女司機」。

記得成都女司機被打事件發生時,新聞發生了反轉——其實並不是事實有什麼反轉,而是標籤反轉,一開始人們從視頻中看到一個男人打一個女人,人們習慣性地站在女人一邊,譴責男人。可當後來傳播標籤變成「男司機與女司機發生衝突」,女司機身份被議題設置強化之後,人們習慣性地站到了男司機那一邊,認為問題肯定出在女司機身上。

「標籤暗示」已經固化成這樣的想像:女司機總與壞新聞聯繫在一起,好新聞中不會有女司機。於是,當一個女司機在斑馬線為一個88歲老人禮讓停車時,受到固化標籤思維影響,記者潛意識中認為應該是一個男司機。讀者也受到了這樣的暗示,當我在評論中提到「這個女司機」時,一個讀者留言說:「難道不是一個男司機嗎?」可見標籤固化之深。好人好事的正能量新聞中,基本看不到女司機的身影。是女司機不會做好事嗎?當然不是,從這條新聞所使用的標籤看,很多時候她們在好新聞中被習慣性地沉默和淹沒。這樣的「標籤暗示」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和負面強化,這個標籤越負面,越不會出現在正面新聞中,然後變得更負面。很多標題黨特別喜歡碰女司機的「瓷」,從新聞事實看,當事人確實是女司機,個案是真實的,可好事從不提女司機,壞事必提女司機,就形成整體上的失真,變成對一個群體的新聞「碰瓷」。

老人的標籤也是以這種方式被污名化的。如果是年輕人做了什麼奇葩事,媒體不會強化「年輕人」這樣的標籤,可如果是老人,必然會突出「大爺如何」「大媽如何」「老人如何」等年齡符號,這種強化形成了「老人」與負面事件的符號捆綁。其實,如果嚴格按年齡劃分,無論是橫向比還是縱向比,與老人相關的負面新聞不會比其他年齡段的多,甚至可以說,多數負面新聞的主角是年輕人或中年人——但人們在媒體報道所塑造的擬態鏡像中,很少看到「年輕人」「中年人」這樣的年齡新聞標籤。

隨意選擇了某門戶網站「社會新聞」頻道的一些負面新聞,比如:男子診所內捅殺名醫,因要求再次治療遭拒後報復;男子酒駕被抓女友大罵:喝一杯啤酒難道還犯法? 3名男子亂丟垃圾被曝光,市委書記要求他們道歉;男子路遇查酒駕,將4歲兒子丟車上棄車逃跑。這些新聞都夠奇葩的,但媒體在報道這些新聞時,不說「年輕人」,而是用沒有年齡識別性的「男子」或「女子」描述。

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主要是媒體報道所塑造的,時時要提醒自己,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透過媒體這隻濾鏡所看到的「擬態世界」。媒體到底是「放大鏡」還是「偏光鏡」,抑或是「哈哈鏡」,需要觀察者有自己的媒體鏡像意識。

(作者為中國青年報編委)

【文章摘自《青年記者》9月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記者 的精彩文章:

TAG:青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