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建國|南京牛首山風景區東入口遊客服務中心|2017年8期

王建國|南京牛首山風景區東入口遊客服務中心|2017年8期

抬升的建築和場地

南京牛首山風景區東入口遊客服務中心

設計單位/ 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築師/ 王建國

地點/ 江蘇南京

設計/ 2013-2014年/ 竣工/ 2015年

業主/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 朱淵、吳雲鵬、姚昕悅、張航、王曉俊、任仕新、艾迪

基地面積/6.99 h㎡

建築面積/9.17萬㎡

結構形式/混凝土框架結構+鋼框架-支撐結構(屋蓋)

攝影/許昊皓(除標註外)

局部鳥瞰(攝影:張明)

雪景

構架與水池(攝影:張明)

檐下空間

室外局部(攝影:王建國)

摺疊的屋面(攝影:王建國)

局部鳥瞰

茶室

總平面

一層平面

二層及夾層平面

剖面

南京牛首山風景區東入口遊客中心設計隨筆

王建國?朱淵?姚昕悅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

1 東南向鳥瞰(攝影:許昊皓)

牛首山風景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北部,是以佛文化為主題,集休閑度假、風景遊覽、文化體驗、生態保育四大功能,融歷史人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全國知名山地文化旅遊景區。2012年,經過宗教界、文化界和政府部門的多次協商,有關部門決定將南京大報恩寺地宮遺址出土的唐代舍利、阿育王塔等珍貴文物安放到牛首山,以良好的自然景觀為文物營造靜謐神聖的環境氛圍。為此,牛首山上開始興建佛頂宮建築群,並為配合其觀瞻,需要在牛首山與城市主要交接的東入口位置興建遊客服務中心。通過政府組織的東入口遊客服務中心的國際設計競標,我們的方案中標並成為實施方案。

1啟發於歷史背景

由於場地擁有的歷史文化內涵,設計重點考慮了建築應該成為特定文化意蘊表達的載體,因此建築的總體布局、功能組織、形式建構、空間生成、材料選擇等技術層面的設計都與此相關。

舍利遷移安放是一件具有重大文化內涵的歷史事件,建築載體通過一種恰如其分的意義闡釋和文化表達來與之相關就變得至關重要。特定的人文歷史積澱直接啟發了建築設計在文化意象上的考慮,由於建築規模較大,我們根據地形標高變化,採用了在平面和體形上連續摺疊的建築體量布局;在審美意象上,設計抽象擷取了簡約唐風,以及江南靈秀的建築氣質,回應了大眾的心理預期,化解了社會各界對牛首山新建建築形式選擇躊躇不定的焦慮。

牛首勝景、盛唐遺風、一池聖水、星雲廣場、風鈴祈福的場景視覺預設以及「輕」「透」「逸」的設計意象,表達了與山上佛頂宮建築群所建立的一種「和而不同」的關聯。佛頂宮建築以最直白具象、通俗而喜聞樂見的建築形式和空間語言,向香客和觀光客敘述佛寺的公眾「集體記憶」,而本項目則採取較為質樸、間接以及抽象的建築文化環境表達方式,建築本身既個性鮮明、特點彰顯,又與山頂上歷史建築和佛頂宮等新建建築在形態上有所呼應。

2 啟發於場地環境

「牛首煙嵐」是歷史上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曾經上過國家的郵資明信片。「牛首煙嵐」描繪了在江南經常性的濕潤氣候環境暈染下,牛首山丘陵地貌呈現為若隱若現、雲霧繚繞的自然景色;「春牛首,秋棲霞」描繪了南京郊野人文景觀的最佳觀光季節,其中「春牛首」說的就是牛首山絕佳景色主要體現在瀟瀟春雨中那種略帶霧氣的朦朧山水畫面。

設計構思時,我們首先意識到這組建築所要依託的自然環境並不是人們容易想像的名山大川。牛首山不是那種壁立千仞的高山,也不是群峰參天、山丘屏列、雄渾厚重的崇山峻岭,而是特定的氣候風土所形成的丘陵自然基質,山靈水秀可以說是其環境的基本審美特質。在風景旅遊區和佛教聖地觀光參拜的序列中,我們認為建築應該表達特定地貌條件所呈現的「牛首煙嵐」環境氛圍,建築應成為環境中的「風景」,也即風景建築。在與環境的關係中,設計既要有體現建築主體價值的概念表達,更要有建築融於環境的全局駕馭。因此如何使建築與環境建立恰如其分的關係就成為本案設計的基本出發點。

有關風景建築的設計策略,歷來有很多大師和先例的探索:如賴特的「有機建築」強調建築在與自然環境相伴時首先應該是融入自然,建築內生的空間秩序應建立在與外部環境秩序共生的基礎上;楊廷寶和齊康先生早年在做福建武夷山風景區建築設計時曾提出「宜低不宜高、宜土不宜洋、宜散不宜整」的基本原則;莫伯治、尚廓等先生在南方建築設計方面也有過不少成功探索。

建築與自然的關係也並不總是協調或者甘當配角,有時,適度表現建築自我,採用積極姿態的對話也是一種常見的設計策略。安藤忠雄認為:「建築之力必須適應於自然之力,建築的目的永遠是創造一種能讓建築之力和自然之力在矛盾之中共生的環境」 。經由建築中介實現人與自然的不可分性是安藤設計的基本宗旨,其中包括了建築中儘可能多地關注對人的關懷、採用模數制的框架結構、建築與周邊環境的相互滲透、自然通風采光等。

在理解和汲取風景建築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我們認為,自然環境處在不斷的進化過程中,當其不可避免地與人類活動相關時,人們及其所營造的建築也可以積極介入這一過程。雖然我們必須通過幾何學建立建築與人的身體、建築空間和周圍環境的秩序,但卻可以使其產生更加人性化的「第二自然」。風景建築的設計策略首先應關注其所處場地的環境尺度和景觀敏感度。當建築規模尺度較小,建築基本上應該去服從和適應於自然秩序,進而去妝點自然,成為自然的配景。而當建築規模和尺度較大、建築功能比較複雜,建築就應以更加積極的方式與自然對話,建築本身可以抽象自然、引入自然,或者用介入的方式表達自然的意義,建築與自然之間保持某種對峙和對話的張力是必要的。

由於實際功能的需要,本案建築面積僅地面上就近1萬㎡,加上建築和廣場下滿鋪的地下室,總面積達到9.5萬㎡。因此,如何在牛首山東麓緩坡安排好這組建築,化解建築的整體體量,並形成建築與自然的積極對話就是設計的首要挑戰。出於對特定低丘起伏地形和景觀的協調和對應,在設計伊始就確定了建築採取坡頂、檐廊、大面積蓮池,以及採用屋頂、牆柱和基座三段式處理。建築的建造形式、材料和色彩選擇可以說是對建築所處地域的響應,但在設計上我們仍然堅持現代建築的抽象理念,審慎地將屋頂、牆體、立柱、門窗等獨立的建築元素在設計和現場建造中建立起整體性。風鈴塔及其建築形式則來自我們團隊設計過程中比選方案,蓮池中矗立的風鈴塔通過對場地的空間關係研究確定其位置,成為城市進入景區的東西向空間軸線佛城西路的對位地標。

2 牆身軸測(圖片來源:項目組)

3 屋面排水溝蓋板比較(攝影:姚昕悅) /4 外落水設計(攝影:姚昕悅)

5 幕牆小樣(攝影:任仕新) /6 淺水池柱腳處理(攝影:許昊皓)

建築總體布局既來自於方案構思起始時的「萬」字吉祥海雲的形態,也是特定地形地貌特點和建築功能幾何學組織的自然生成。由於採用了兩組縱向連續轉折延展、形體分散、高低錯落的坡頂建築,同時又採取了較多的空透和建築的虛體化處理,所以建築能夠在視覺上較好地融入環境。同時,兩組建築鬆散地圍合出一個具有較大環境容量的禮儀性參禪公共空間,該空間統領了建築群和人流組織的整體秩序,並由此建立起層次感、識別感、包容性、人流活動和休憩的愉悅感。從場地東南端鐫刻有佛教吉祥圖案的圓形廣場開始、經由導向性的地面鋪裝和燈光設置逐漸進入,所有這些都進行了精心安排,其空間序列都是通過單純的建築基本元素的層次安排得以實現的。

7 立面透明度與功能、環境的關係分析圖示

由於建築部分朝向東西方向,檐廊的設計可以遮陰避雨,有助於調節和優化遊客所體驗的氣候感受,同時也弱化了建築的體量感。

建築室外的景觀也做了細緻設計,在設計優化過程中,從最早的星雲廣場設計構思轉變成比較簡約的「七星指路」,並增加了較多的場地綠化,加強了外部空間的人性化。

3 啟發於特定功能

牛首山風景區東入口遊客中心建設用地東臨寧丹路,用地東南角為60m寬的寧丹路與40m寬的佛城西路交叉的丁字路口。遊客中心主要承擔去佛頂宮等景點參訪的人流組織。

設計伊始,我們對比了西安法門寺、無錫梵宮拜謁舍利和一般遊覽的年、月、日遊客流量,以此測算本遊客服務中心的日接待量、亦即正常高峰日(周末)平均1萬人次/ 天。東入口遊客服務中心作為牛首山景區和牛首勝境的主要入口,將承擔60%的接待量。

其功能主要包括售票、展覽、茶室、售賣、小型放映廳及地下停車庫等。由於是旅遊區運營後的主要接待入口,需要解決團隊、散客、貴賓等各類遊客從進入景區,到步行或轉乘電瓶車上山,再到下山後離開景區的一系列流線問題,因此設計在交通上主要考慮大巴、私家車、電瓶車的流線設計,以及與寧丹路、景區內部道路的交通銜接。

8 室內外關係(攝影:許昊皓)

9 售賣區夜景(攝影:許昊皓)

與山上原有的宏覺寺歷史建築群、新加建的舍利展示佛頂宮相比,入口處的遊客服務中心的功能無疑是一個配角,在「起、承、轉、合」的風景區觀覽的空間序列中,它所扮演的是「起」和「承」的門戶角色。遊客上山經由此地的通過性和下山返程時能否「流連忘返」,均為設計需要考慮的。

4 總結和討論

遊客服務中心建築是未來「牛首勝境」世界禪宗文化聖地的東大門。基地與「牛首勝境」核心建築「大佛頂宮」在視線上相互貫穿,是建設遊客服務中心的絕佳選址。

建築設計最突出的關注就是如何將一座較大體量的公共建築融入到具有高度環境敏感度的場地脈絡中,同時在場地規劃、設計策略、人流組織、場所營造、形象策略上如何表達出與山頂佛頂宮建築主體彼此之間奢與儉、繁與簡、具象與抽象的對峙關係。這次得益於舍利供奉禮佛活動場所——佛頂宮的社會意義和獨特價值,我們的設計構思、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以及中建八局現場施工的品質和時間進度都得到了較好的保證,也是我們近年設計完成度較高的建築之一。一些微小但卻重要的細節需要設計師的耐心和無數次嚴格的修改和精簡,重複工作甚多。例如鈦鋅板屋面因斜面單位面積太大而必須採取分區排水、因此必須綜合考慮功能、構造和視覺效果的關係;再如落水管安排,從整體效果考慮,設計不希望在建築立面外設置落水管,為此與相關廠家進行過很多次討論、一起研究過很多比選方案,最後確定在外廊立柱內側設置落水管、落地引流至室外排水系統的方案。此外,地下和地上標高的配合、景觀設置、由於體型複雜而導致的屋面鋼結構搭接及其外包轉印木紋鋁合金材料後的最終尺寸等也是反覆研磨,不過比較令人煩惱的是建築功能在施工過程中由於招商運營要求經常變更,好在最後我們都還算比較合理地處理了這些問題。

(正文完。原文刊載於《建築學報》2017年8期,總第587期,如轉載須在篇首註明作者及出處。更多詳圖細節請見紙刊。)

建築學報

本期微信編輯:曹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建築學報 的精彩文章:

TAG:建築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