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度剛剛撤軍,印高官就來求中國!無恥!

印度剛剛撤軍,印高官就來求中國!無恥!

你絕對不會想到,剛剛撤軍不久的印度,竟然會對我們中國提出這種要求:

9月9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東盟經濟部長會議期間與中國商務部長鐘山會談,呼籲更多的中國公司對印度進行投資,並「提供包括經濟特區在內的促進性措施」。

據印度教徒報9月9日報道稱,在上一財年,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510億美元,為了減少這一巨大的貿易逆差,印度政府正尋求更多的來自中國公司在包括以出口為主的經濟特區進行投資。

不得不說,這臉變的真快。

既然說到經濟,我們就簡單說說印度「解放後」的經濟吧,為了方便理解,我拿我們中國做個對比。

1947年印度獨立,1949年新中國成立,兩方起始時間差不多,但不同的是基礎。

印度繼承了大英帝國留下的遺產,英國殖民地雖然眾多,但是印度的地位一直是比較高的,所謂帝國皇冠上的明珠,不是說著玩的。

我們來看看1949年兩方工農業的主要指標對比:

我選取了一部分,全部寫出來沒什麼必要,而且,也太長了。

1、農業(以1949年為例)

糧食總產量:中國糧食總產量11318萬噸,印度6285萬噸。

棉花總產量:中國棉花總產量44.4萬噸,印度51.8萬噸。

糧食,印度佔了中國的約56%;

棉花,印度佔了中國的約117%;

印度並不比中國差,人均下來,兩邊差不太多。

中國雖然喊4萬萬人,但實際上應該在5億人多一點兒,而印度人口是3.6億,所以,人均下來,大家都在200公斤左右,印度是175,中國是215,相差不大。

2、工業(以1949年為例)

生鐵產量:中國25萬噸,印度164萬噸。

粗鋼產量:中國15.8萬噸,印度137萬噸。

煤炭產量:中國3243萬噸,印度3220萬噸。

焦炭產量:中國54萬噸,印度191萬噸。

原油產量:中國12.1萬噸,印度25萬噸。

發電量:中國43.1億度,印度49億度。

水泥產量:中國66萬噸,印度214萬噸。

化肥產量:中國0.6萬噸,印度2萬噸。

汽車產量:1955年,中國汽車產量100輛,印度2.2萬輛。

之所以提出這些指標,是因為基本代表著工業革命的主要指標,鋼鐵、發電、煤炭、水泥、化肥,單獨提出的是汽車,這是低等級的工業品。

從指標可以看出,印度基本碾壓中國,除了煤炭以外,其它,基本不到印度的50%。

另外,單獨提出一個——鐵路,1949年中國鐵路里程約為2.1萬公里(其中清政府修了0.98萬公里,北洋和國民政府一共修了1.12萬公里),印度約為5.28萬公里。印度還是全面碾壓我們。

從1949年到現在,一個甲子過去了,各項數據對比我就不多列了。基本情況是倒過來的,印度很少有能到中國50%的產能。

鐵路里程還是能到的,印度是6萬多公里,中國12萬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速鐵路里程達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對比雙發的運行速度,只能是呵呵了。

值得單獨提出來的是糧食產量:

2010年印度是2.16億噸,人口約12億;

2010年中國是5億噸,人口約13億;

人均糧食,印度是180公斤,中國380公斤,我真的不知道印度是怎麼生活的,還能出口糧食。

中國封閉了稻米出口,導致了世界稻米價格大規模漲價,巴西曾經數個月時間稻米一天漲1%。

這點兒人均,沒人說印度餓死人,實際低於中國60年代和今日之朝鮮。

好吧,民(鬼)主(扯),呵呵。

下面說說個人對中印兩國發展的看法,不當之處,歡迎指正:

印度和中國都有五年計劃,只不過中國在不斷實現,而印度在不斷計劃。

1、中國

中國自1950年代以來,實行計劃經濟,一直努力的進行工業化,從蘇聯要了一套工業體系。

關鍵是還要了人力資源,大約近3萬蘇聯專家來到中國,幫助中國建立了工業體系,並且,同時中國向蘇聯派了約3萬留學生。

兩者相加是6萬人,這6萬人會直接影響到約200萬人(以1人帶領一個30人的研發學習團隊計算)。歐美歸國專家大約千人,這是頂級專家。

也就是說,中國人力資源很快組成了由頂級專家領導,由蘇聯培養人才實施的結構,時至今日,中國很多軍工產品都可以同時看到歐美與蘇聯的影子。

而這些人是中國工業化的骨幹力量,加上最高領導層的領導,使中國很快進入了工業化的發展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國重點發展了一系列的產業,主要資源集中在重工和科技這兩方面。

圖為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2、印度

而同時期,印度雖然也實行了計劃經濟,但是資源並不集中,實際上是紙面計劃與實際生產完全脫節。

印度都是紙面計劃,從未與實際資源調配相合過,所以,兩國產生了巨大的差距。

雖然,印度經濟發展緩慢,但紙面速度不慢,或者說想快就快,想慢就慢。

印度整體上我個人認為是粗放的,既不是蘇聯式的計劃經濟,又不是歐美的干預式市場經濟,而是一堆高官在說啊說,經濟自己在玩啊玩,兩者沒有結合。

有人會說,中國得益於改開,因為到1980年兩邊差距並不大,實際上到了1980年,中國各項指標均超越了印度。

這是從不到印度的50%完成的超越,而且,中國到1980年完成了兩彈一星、核潛艇為代表的科技研發,代表著中國科技研發能力和產業鏈條站在了世界最前端。

這意味著中國擁有了相當好的技術研發和工業的人力資源,這是改開的基礎,但是人不等於人力資源。

綜合以上,印度在1947年建國以後,實際上實行的既不是計劃經濟,也不是干預式的市場經濟,而是一種完全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

這種模式造成印度至今在工業歷程上猶抱琵琶半遮面,別說工業化,就是種姓這種最基本的社會問題都沒有解決。

印度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艱難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陸空軍事 的精彩文章:

烏克蘭送來動力怪獸,即將登上遼寧艦!
剛剛,中國又一重大突破,首次實現!再也不怕能源戰!
中國駐孟買前總領事:撤軍被俘和被殲 三個選擇印度自己選
僅用4天就能完敗解放軍?印度拋出的戰爭方案讓中國人笑了!
今天,中國做到了!此技術領先全世界,俄羅斯也從中國購買!

TAG:海陸空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