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生孩子還痛的體驗,就在前方不遠處

比生孩子還痛的體驗,就在前方不遠處

20多年來,我一直有個疑問,有個耿耿於懷的困惑,估計這也是我同時代的很多女性將要面臨的一個考驗和挑戰,據說,比生孩子疼多了。

生孩子有多疼?

有很多版本的描述:5級、12級、54級,最疼級,什麼級的說法都不足以準確說明;同時6根、12根、20根肋骨斷裂,多少根都比一根疼啊------

個人感受,肯定比6根肋骨同時斷裂要疼。

——就是20根肋骨同時斷裂,你不也得忍嗎?!

幾千年都忍過來了,忍——唄!直到10幾年前的一個晚上,看一個女明星的訪談,她說,我順產的,打麻藥了。

哎喲,太驚奇了。順產打麻藥?怎麼可能?打了麻藥不就沒知覺了嗎?還怎麼使勁兒?不使勁兒孩子怎麼生出來?女明星說錯了?這還能錯?剖腹產肯定得打麻藥,這我們都知道,原來順產也能打麻藥啊!那時還不知道,這叫——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上世紀80年代就在雜誌上看過,說的是外國的水中分娩等等。但也沒見在身邊普及呀,生孩子只有兩種選擇——順產或剖腹產,現在叫剖宮產。

女人,只要懷孕了,面臨的就是疼,沒有別的選擇。生,怎麼生都疼,無痛分娩還只惠及少數人;不生,流產也疼。

要想把那個小得都看不見的受精卵移出體外,或者長成胚胎移出體外,都不再像做一枚快樂少女那樣月明風清就圓滿解決了。疼,避免不了。

即使是無痛分娩,也是在開了兩、三指之後才打麻藥的。為什麼?為什麼在疼痛襲來之前不打?肯定不能在疼之前打,因為不知道什麼是起始點啊!您想,怕疼,估摸著快開骨縫了,打吧!打了8個小時,還沒動靜,葯勁兒都過去了。醫生也不幹啊,所以得確定開了二指以後,才能打。——這也就是說,一點兒不疼的生孩子,基本沒有。

基本沒有,不等於沒有。20年前廊坊這兒有個叔去世,家裡嫂子們都來了,守了半夜都不睡,我熬不住,身子在床鋪邊,腿在地上,閉上了眼。一個床鋪上,坐了10幾個人。

南院大嫂子說,「你看看,人家她多想得開,還睡著了」。她們興緻勃勃聊到了生孩子的話題。

大嫂子說,「你說人家我哎,懷老大時候兒,一點反應沒有,胃口特好,一頓兒仨大饅頭。生的時候,前前後後就疼了半個小時,就生下來了,還是頭生兒呢,特別疼就10分鐘」;

「哎喲,原來生孩子這麼舒服啊!就特別想馬上生第二個。想起生孩子,就饞得慌。」

「在衚衕里看見挺著大肚子的小媳婦兒,我這個饞得慌啊,生孩子怎麼這麼好,怎麼就一點不疼呢!生老二的時候,也是照模兒一樣,一頓兒倆大饅頭,生的時候連疼都不帶疼的。要不是計劃生育啊,我得生個10個8個的,他不疼啊!倍兒舒服,你說」。

我閉著眼睛,一絲睡意也沒有,就是困得腦袋疼。人比人,氣死人,那時我剛生了4年多,想起那種暗無天日的疼還心有餘悸。我心裡也說,要不是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我還真為難,那麼疼得要死,要是許生倆,到底他娘生還是不生啊?

疼的,肯定是絕大多數。

前幾天,榆林產婦跳樓的新聞,讓人震驚,很快,「無痛分娩」成為霸屏的熱詞。要是生孩子都不疼了,那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疼的?也太美好了吧!——且慢,無痛分娩並不涵蓋所有的產婦,只有夠順產條件的,才能用,剖腹產不包括。

同時看到一個新聞,兒媳婦控訴萬惡的婆婆,非讓順產,結果被醫生慘無人道、慘絕人寰地給側切了兩刀。

是我們太能忍了?還是寫文章的記者太大驚小怪?在我們那時候,側切,幾乎是順產的標配啊!是醫生為協助順產好心給的一剪刀。

我生的時候,是朋友給找的護士長,但那位護士長好幾天沒上班。

助產的醫生一遍遍審問,「你認不認識**燕?認識就給你等」,「認識,認識」。

「真認識嗎?不認識就給你側切了!」「認識,認識」。

「你會使勁兒嗎?你使的也不對呀!不會使勁兒,給你側切了!誰給你老等著!你到底認識不認識**燕?」「認識,認識,再等等吧!」

「煩死了!等著吧!」

在順產中,側切、縫針、打破傷風------都是直接往肉上切、縫,不打麻藥。因為跟生孩子的疼比起來,這些也算不上什麼疼。

疼,只是疼,疼死了,也許真的不算什麼。看《產科醫生》,那麼多的疑難雜症,有的媽媽面臨死亡,有的懷了半天,孩子保不住。光疼已經很幸運了。

疼算什麼?好歹還落個孩子。流產、引產,同樣疼半天,p都落不著。把產婦叫「病人」甚為不妥,她們懷著對新生命到來的渴望,健康,自然現象,還真不是病人。

現在的生一個或兩個孩子,極大地抑制了人的生育能力。據說越發達的國家,生育率越低。那麼,避孕,就成了半輩子的事情。

我們同時代的女性,被使用了一種長期的避孕方式:上環。

比上輩女性幸運多了。我們家搬到姚么以後,正趕上40歲婦女做絕育,我媽很不幸,虛歲40。

在公社裡做了絕育,疼得腰都直不起來,扶牆走。整個公社,可能都沒有一家是男人去做結紮的。當時規定了,女的、男的做都行。

鐵的、金屬的東西,不能一輩子放在體內吧?!多年前,就聽我媽說過,我大嫂,從東北辦事回來,勞累了,就導致了大出血,就因為帶著環------

去年上網,偶然看見了一篇文章,寫了取節育環的痛苦,大為震驚。幾十年,時間太長,節育環都跟肉長在一起了,往下摘,就是往下撕。「生孩子的疼,過去就忘了。摘環的疼,一輩子忘不了」。

不取行嗎?長時間在體內,會長銹的,會導致各種病痛。

什麼時候取?絕經以後。

既然粘連了,早取不是還少粘點嗎?可是,絕經之前取,晚要懷孕了呢?50歲,他娘生還是不生?

帶著吧。不去碰,就假裝一切安好。有無痛分娩,就有無痛摘環吧。到時候再說。

想想舊時代的女性,雖然生了6個、8個很辛苦,但不用這麼麻煩地避孕,而且卵巢時不常地就能休息幾年,婦科病很少得。

有篇小說,寫村邊的大黃牛,肚子癟了又鼓,鼓了又癟,很慘,就像村裡的女人。

其實,多生與少生,各有各的不容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婚姻的地方,就有生孩子,避孕。一輩子沒有被傷害過的女人,就是最幸福的女人。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城外的人,只看到婚姻中美好的一面,當然想衝進去;城裡的人,已經審美疲勞,而且體驗到了婚姻的瑣碎無奈和殘酷,就走了逃離的想法。

現在,情況變了。婚姻還像圍城,但城外的人不想進來,城裡的人不想出去。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遭遇催婚,就是不想進城嘛;城裡的人有多少滿意現狀的?大多數人還不是寧願湊合也不出來。

從大前天,晚間黃金時段被兩大電視劇霸屏,一個是孫儷陳曉領銜的《那年花開月正圓》,一個是沙溢徐梵溪領銜的《平凡歲月》,因為年代關係,這兩部戲的愛情都有問題。

《那年花開》的問題,是「沖喜」,男方的爺爺、爹、本人重病,要娶媳婦來「沖喜」,婚姻被賦予了「治病救人」這樣的重大意義,幾乎沒有給女方沖喜的,女方沒那麼重要吧。

《平凡歲月》的問題,是「強買強賣」,本來張朵朵是給李大寶救急,是好心幫他,李大寶的姑奶奶和工友,卻死乞白賴地慫恿幫助李大寶,去女方家放鞭炮撒喜糖,告訴所有人「我和張朵朵結婚了」。李大寶是對張朵朵一見鍾情了,在機器纏住張朵朵長發的時候救了她,但在人家幫忙結婚的情況下,假戲真做,到處強行散播,太不地道了吧!就連起初讓張朵朵幫忙跟他結婚,都「沒安好心」,哪有讓人那麼幫忙的?「我是因為愛,愛她」,那也不能「恩將仇報」讓人家在眾人面前現大眼呀!

愛情是兩顆滾燙的心的相互碰撞,但是幾千年來,沒多少人體驗過她的那份情投意合的美好。

10年前,我買過一雙361的旅遊鞋,一直捨不得穿。頭三五年,是捨不得,後六七年,可能就是,越撂,就越不想穿了。

蔡國慶就說過,「想結婚,就三年之內趕緊結,過了三年,就越來越不想結了,沒那種渴望了,被歲月磨沒了」。

在最想的時候,最愛的時候,做最想做的事吧!生孩子、避孕、摘環、被迫流產,只是愛情婚姻的一部分,更是生活中佔比例很少的一部分。

人生中的疼,何止這些?

生離死別,懸崖邊起舞,在籠子里困著,一輩子活不成自己,不疼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葦海風荷古窪夢 的精彩文章:

TAG:葦海風荷古窪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