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用3年時間,他就讓自己的軍隊擴員20多倍,毛主席聽後喜出望外

只用3年時間,他就讓自己的軍隊擴員20多倍,毛主席聽後喜出望外

文/王凱迪

69年前的今天,遼瀋戰役打響,這標誌著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吹響了與蔣介石政府進行戰略決戰的號角。

這場戰役之前,中國共產黨指揮的人民軍隊已經成功抵禦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與重點進攻,並將戰場由解放區轉移到了國統區,實現了戰略反攻的階段性勝利。遼瀋戰役清滅了蔣介石軍隊四十七萬餘人,解放了東北全境。這一勝利,使解放戰爭整個戰局形勢「進入一新的轉折點,即戰爭雙方力量對此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圖/遼瀋戰役

東北龍虎鬥

若說整個解放戰爭中最居有傳奇色彩的軍事典故,莫過於林彪將軍用僅僅三年時間,就將一支僅有幾萬挺步槍的東北民主聯軍打造成了重武器齊全的八十萬東北解放軍虎狼之師。

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初,國共兩黨就對沃野千里的東北大地展開了爭奪。二戰結束後的東北本來是由大敗關東軍的蘇聯紅軍代管,但是斯大林對於直接插手這片土地似乎缺乏興趣,他更希望用這塊土地作為掠取自己戰略利益的交易品(用同意移交東北脅迫國民黨政府同意外蒙獨立,同時對林彪率領的部隊並不進行排斥)。

圖/《建軍大業》中林彪的扮演者與林彪早年照片

從1945年下半年到1946年半年,在國共兩黨的和平談判期間,東北大地就已經開始了暗流涌動。自平型關戰役後長時間沒有掌兵的林彪率領華北一帶的八路軍部隊突入山海關,在當地民眾與民主武裝的配合下迅速進入東北各地,而國民黨軍隊卻在美國海陸軍的協助下也迅速佔領東北各大城市。

兩股軍事力量最終在1946年4-5月爆發了著名的四平保衛戰,一方是戰略戰術才能卓越的中共名將林彪,一方是在由孫立人與杜聿明率領的國民黨主力新一軍,龍虎相爭,民主聯軍雖然小勝,但不得不放棄四平撤退。新一軍追著林彪的腳步從遼北追到吉林,又從吉林追到了松花江,直到蔣介石下令停止進軍方才作罷。

四平保衛戰後,東北解放區面積大大縮水,除了基本位於松花江以北的北滿外,大部份陷入國軍之手。這時,東北民主聯軍除留第3、第4縱隊於南滿地區堅持鬥爭外,主力部隊大部轉到北滿地區進行休整,原歸軍區指揮的野戰部隊大部分劃歸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直接指揮。

圖/四平保衛戰中的國軍

反攻的號角

四平保衛戰之後,林彪痛定思痛,重新對整個東北戰略進行了調整。在國民黨軍隊兵強馬壯的形勢下,他決定充分發動人民的力量,採取「螞蟻吞象」的靈活戰術,對戰線逐漸拉長的國民黨部隊進行襲擾與逐個擊破。

從1947年5月開始,東北民主聯軍開始渡過松花江發動夏季、秋季、冬季三次反攻,對國民黨在東北大城市的據點進行分割包圍。林彪靈活運用圍點打援戰術,發揮野戰優勢,在運動戰中大量的消耗了東北地區的國軍有生力量。截止1948年3月,整個東北的數十萬國民黨軍隊都被圍困於瀋陽、錦州、長春等十幾個大城市中,東北戰場的形勢已經逐漸明朗。

圖/遼瀋戰役示意圖

東北地區的生死戰終於在1948年9月12日打響,就在300年前關寧軍與八旗軍對峙的戰場上,又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戰鬥拉開序幕。更名為東北野戰軍的林彪所部採用關門打狗的戰略,搶先攻佔錦州,切斷遼西走廊(當年皇太極誘降祖大壽也是因為該地過於重要),並派遣軍隊死守塔山,抵擋國民黨從海陸運輸的增援部隊。

錦州一滅,東北大振。廖耀湘軍團(新一軍主力)為主的國軍妄圖從營口海路逃竄,但為時已晚,黑山一役,國民黨東北主力盡喪。隨後,黃埔生鄭洞國在周恩來的勸導下回歸人民,長春和平解放。遼瀋戰後,天下大勢已明,人民的勝利即將到來!

參考文獻:陳釗,《遼瀋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叢書

【想獲得閱讀歷史有哪100本經典書籍,請關注公眾號「歷史研習社」(ID mingqinghistory)】

GIF/387K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研習社 的精彩文章:

世說新語:一部「懟人寶典」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出現了哪些黑科技?
中文裡有哪些日語詞?
高僧看了要吐血,「奶奶廟」到底有多離經叛道?
2元紙幣取消的真正原因,你不知道吧!

TAG:歷史研習社 |